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报告文学史论

报告文学史论

  • 字数: 1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黄菲菂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45659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简单梳理了中国报告文学百余年发展的基本脉络,该文体在时代变化中显示了自身坚实笃定的轨迹,获得了丰硕的创作实绩。本书试图以百年来的文化语境为背景,探讨报告文学文本精神向度的演化,以此从其自身出发,深度考察报告文学的文体价值,反过来又为认识一个世纪以来的时代精神脉络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
李炳银,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编委会文学专家组组长,多年担任《中国报告文学》主编。著有《中国报告文学流变论》《小说艺术论》《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国学宗师——胡适》等,编著近百种。
黄菲菂,文学博士,副教授。在《当代文坛》《中国文学研究》《中南大学学报》《小说评论》《文艺报》等核心及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主持省社科基金1项,主编教材2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报告文学学会副主席,《湖南报告文学年选》主编,长期担任“湖南报告文学年度综述”撰写工作。
目录
绪论 百年报告文学——以精神向度为中心
第一章 近现代启蒙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社会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第三节 与启蒙相呼应的发生期报告文学
第二章 “革命化”书写:“左联”时期的报告文学
第一节 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报告文学的无产阶级属性
第三节 经典化与群众化:1936年报告文学的文体史意义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报告文学:波澜壮阔的时代史诗
第一节 政治化语境、《讲话》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
第三节 20世纪50-70年代的报告文学
第四节 文艺大众化: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第四章 启蒙向度的宏观呈现:以新时期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为中心
第一节 启蒙思潮与“文学的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成为文学主潮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第三节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问题意识
第四节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文体品格
第五章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20世纪90年代报告文学的沉寂、坚守与新变
第一节 启蒙落湖与20世纪90年代的报告文学现象
第二节 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第三节 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与现实指归
第六章 21世纪报告文学的国家叙事及新的写作现象
第一节 21世纪初的文化语境与报告文学
第二节 国家叙事:主旋律、社会问题及史志书写
第三节 问题与机遇:颂体报告·组织与邀约写作·报章体报告文学
第四节 值得关注的写作现象:非虚构写作
第七章 新时代报告文学:“中国故事”的纪实书写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文艺导向
第二节 民生文学:中国经验的表达与时代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家国岁月:苦难与辉煌的历史征程
第八章 报告文学理论发展略论
第一节 早期艰难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伴随文体成熟形成的理论自觉
第三节 理论领域的细化与深耕
第四节 走向学理的系统化理论建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