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价值再造研究 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价值再造研究 以"锡雕"生产性保护为例

  • 字数: 23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娄芸鹤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533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锡雕”生产性保护企业代表“荣盛达”和世界优选的锡制品企业“皇家雪兰莪”的比较性研究,诠释了在数字技术时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现代文化、社会、经济价值等属性,从而得到永续传承的可借鉴路径;并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涵及理念的历史衍变的梳理,探讨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创造性需要在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及文化政策引导策略的支撑下,才可以慢慢培育出来,进而才能上升为民族文化创造的自觉性和文化发展的自觉性。
目录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历史衍变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实践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二、国际组织(WIP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
三、其他国际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措施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实践概述
一、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二、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三、法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四、意大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五、英国和美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六、其他国家(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概述
第三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及法律实践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措施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保护形式
一、建立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体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于社会实践中的保护形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以“锡”解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
第一节 永康锡雕的历史渊源
一、追本溯源“锡古锡今”
二、永康锡雕的传统技艺形式
三、永康锡雕匠人的传统习俗
四、永康锡雕的多元价值
第二节 永康锡雕生产性保护实践
一、对永康锡雕传承人的访谈
二、永康锡雕传承人
三、荣盛达的永康锡雕生产性保护实践
第三节 永康锡雕生产性保护问题梳理
一、过度保护问题
二、保护不足问题
三、创新能力不足
四、传承人培养困窘
第四节 永康锡雕生产性保护的政府实践
一、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的访谈
二、永康锡雕生产性保护政策环境
三、永康锡雕生产性保护价值取向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锡”为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路径——以马来西亚皇家雪兰莪为例
第一节 皇家雪兰莪百年岁月
一、技艺初成,南渡谋生
二、贤妻持家,创业艰辛
三、夫妻相偕,雪锡重生
四、雪锡国际,国际雪锡
五、世纪雪兰莪,雪兰莪世界
第二节 皇家雪兰莪产业实践
一、皇家雪兰莪员工及访客访谈实录
二、皇家雪兰莪产业发展轨迹
三、皇家雪兰莪文化魅力
第三节 皇家雪兰莪经验借鉴
一、皇家雪兰莪家族成员访谈
二、传统技艺百年传承
三、以不断创新形成永续传承
四、以“再创造”提升文化价值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生产性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价值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审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人类学、社会学领域呈现的研究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国际文化贸易领域呈现的经济价值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价值转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价值辨析
二、适应国际文化贸易规则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化”
三、善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以“再造”拥有资源价值转换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文化价值再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则更新
第一节 以“再创造”为基点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
第二节 以“再创造”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适用性
一、法律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法律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力客体和主体
第三节 以“再创造”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动力
一、以“再创造”模式为传承人提供权力保障
二、以“再创造”模式增强传承动力
第四节 以“再创造”实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则的更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