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白日梦

白日梦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 作者: 张书林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4642700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语言感觉,人物摹写,是需要天赋的,萧红有这样的天赋,小说里的每一个字,都浸着自己的骨血,像北方的冻土,硬生生给你摔过来,不做作有质感。她是上苍安排来做人生见证的使者,在浮华人世做苦行,把前世的人因轻浮油滑所欠下的债,在此世一一偿还。因此才有萧红苦厄的畅快,悲情的透彻。我倒是觉得,其实张书林是一个有天使气质的人,她的世界既在此岸,也在彼岸,在她的身上有一种精灵古怪的感知和能力,她可以在古绣品里让生命复活,也可以在白日梦里让人物再生。时代出版社隆重推出张书林新作《白日梦》,谁能阻挡,她的未来不可以是萧红呢?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白日梦》以貌似荒诞、实则深刻锲合现实的命运布局,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小城、隐遁于月光之下的小人物:一个住在树上、停止了生长的女孩在等她永远等不来的姐姐;一个狂热的奇装异服爱好者想租一间店铺,她不承认自己是裁缝,而是一个艺术家;一个编蚂蚱为生的知识分子;一个讲故事的独眼男人和他惊心动魄的历史……他们像天空的飞鸟,飞过时间的天空,他们是这芸芸众生里来历不明的人,他们的命运构成了《白日梦》互相缠绕而休戚相关的七个篇章,但它们又独立地生长出了自己的故事逻辑。这并不是一次向卡尔维诺或马尔克斯的致敬,这只是作家张书林在《寻绣记》的绣片余丝里,抽离并编织出来的七个具有魔幻色彩的故事。隐约的夜黄城,似曾相识的人物,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正在走向你意想不到的命运终局……
作者简介
张书林,女,湖北人,汉族,现居北京。 成都作家协会会员,服装设计师,中国民间老绣收藏家,老绣应用于现代服饰的开创者,楼上的拉姆、阴丹士林的品牌创始人。 张书林用近二十年时间,跑遍了云、贵、川、湘、晋、秦、冀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历经千辛万苦、耗尽家产,收集了明、清、民国等时期的老绣片近二十万张,抢救与保护了部分珍贵绣种,为老绣研究领域提供了部分实物资料依据。
目录
第一回 小裁缝
3名叫后的房东
15吐出一条黄龙
20情和义,值千金
24你就是花
31甜雾
41优选的时光
第二回 罗不不
53放鹰才是世界上优选的乐子
59河边的故事
66罗不不
70核桃园的一个下午
75她想搞身份歧视
第三回 皮日休
85我是个艺术家
93小偷公司
……
摘要
     名叫后的房东 很久以前,当夜黄城还是夜黄镇的时候,凤起街的裁缝养过一只虎纹花狸猫,名叫小裁缝,虎头虎脑,一身虎纹小皮草,四蹄踏雪,走起路来小身子一扭一扭,肉浪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如长江之水。冬季它爱眯眼睡在仓库堆积如山的布料堆里。屁股上像糊了502胶水,打也打不走。春天里它最爱睡在屋顶上,眯着眼儿让三月的小风吹着,一动不动趴在瓦片上面,让人以为它死了。这小家伙弹跳力还惊人,跳桌跳树跳墙均不在话下。受惊的时候,胖尾巴竖成一根旗杆,呼啦啦朝人扑过来,却在快贴上人鼻子的时候一个急刹车定住。小裁缝生得一脸富态,全然不似它主人的清淡凉寡,牙口好,胃口也好,一顿饭能吃一只三两重的老鼠。有一回夜里捣了墙脚一个老鼠窝,趁着薄秋乍寒,一口气吃了人家母子三口,盐巴都不放,吧唧吧唧,吧唧吧唧,嚼得那叫一个香啊。 作为小裁缝的主人裁缝则差矣,她遇到毛呢男人的那一年正值35岁,早年高中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去省城学了半年裁剪,从此便以缝制衣服为生。家里曾经给她订过一门亲事,男方是住在七一街23号的何是光,她母亲闺蜜的儿子。可惜他俩从小就两看相厌,直到有一天那个倒霉的家伙的腿瘸了,娃娃亲总算有了解除的理由。她生得干瘦清冷,牙不好,胃也不好,吃饭数米——这是她的房东大婶后的说法:人家一碗饭吃下来,一杯茶的工夫,你吃一碗饭都能把米数清楚了,一粒、一粒、一粒地吃,天!后吐出“天”这个字眼,必定是要配一个惊骇表情,两眼朝上瞪着,好像白日见了鬼。自从有一回去裁缝铺子里收租金撞见裁缝正在吃饭,一粒一粒地往嘴里扒拉着,动作单调,缓慢得像挑衅,眼皮也不抬起来瞅一瞅房东后,后深受刺激,唠叨了很久。 “你说说,这都什么人啦,人古怪,缝的衣裳也古怪,天晓得能不能卖掉哇,她要喝风屙烟呀,这个样子好不正常,能挣到钱吗?肯定不能!我都替她愁死了,应该学学人家皮日休,衣服好看又好卖。”后每回对人讲完对租客的观感,必定是要在结尾处补上自己的忧思,连比带画,手指在空中挥舞,着急得很。然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过去了,裁缝铺子始终没有倒闭,还有愈来愈红火之势。后美美地收着租金,年年去涨一回钱,先前签署的合同等于废纸。 哎呀,裁缝的脑袋坏掉啦。 后就是这么认为的。为什么坏掉了呢?你看,裁缝一生没出过几次远门,穿得却比大城市来的人还不老实,走到哪儿都是一身粗糙的麻布灰袍子,从头罩到脚,像一只布口袋,自脖子处挖了个洞,脑袋勉强钻出来,胳膊从左右两侧的窟窿里钻出来。整个人打扮得像一个稻草人,别有意味,又莫名其妙。冬天粗呢绒麻布袋子,春天铜氨丝麻布袋子,夏季薄亚麻麻布袋子,秋季混纺棉布麻布袋子。咱们本地人有这么穿的吗?没有,咱们本地人是正经人。按理只能是皮日休这样不正经的外地女人才会穿得像个疯婆子。皮日休以为自己是个艺术家,其实也是个裁缝,她从大城市来,铺子开在同一条街。与裁缝不同的是,一个爱把衣裳做得绚烂多彩,一个爱把衣裳做得颓败破旧。同行是冤家,二人彼此互不搭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裁缝个子不高,却偏生要这么打扮,鬼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生得也不美,头发稀薄地浮在脑袋上,四方脸,还耷拉着腮,活像别人欠她钱不还;两眼无神,且分得太开,总觉得一不小心就生到脑袋两侧去了。 啧啧,一直没结婚。 十八岁开裁缝铺子度日,到了三十五岁还没嫁掉,街坊对她的称谓从“小裁缝”到“裁缝”一路变迁过来,裁缝的话越来越少,脸越拉越长。一年又一年,爱神的箭没少射,反正就射不到她。 啧啧,脑子坏掉了。后叹惜。 裁缝的脑子到底坏没坏,后在心里其实是不确定的。 后像大多数衰老将至的人一样,习惯把所有自己人生经验里没有过的东西简称为“坏掉了”。起初,当太阳尚未丢失之前,她在四方街卖菜——那时候的四方街是可以卖菜的,不似现在,成为夜黄城的中心地标,只允许路过、约会、问路、照相。太阳丢了之后,夜黄小城骤然出名了,街上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游客,慢慢地越来越多,电视、报纸纷纷报道。后开始学习赚游客的钱,在自家门前支起小摊卖汽水。卖着卖着,攒了些钱,索性把自家的宅院简单装修了,开始挂牌“木槿花客栈”,雇了一个乡下小姑娘木金花当服务员。客栈隔壁一处小偏院落也是她的祖业,租给了裁缝开店。客栈的营生每况愈下,服务员木金花干了两年便跳槽到隔壁裁缝铺帮忙去了,后本来就想炒掉她,听说被自家的租客挖了墙脚,乐得合不拢嘴,每回见到裁缝就要道谢一回:要不是你收了我家的废物,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我一时还不晓得咋办哩,谢谢喽。把裁缝气得直翻白眼。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