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向上的纬度

向上的纬度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古岳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2250621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感天动地的抢险救灾,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在苍茫高原汇成无疆大爱,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强大的国家力量,铸就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系《共和国青海记忆丛书》之一。书稿真实地记录了玉树地震后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作者用温暖的文字、真情的表达,热情地讴歌了在党的领导下,党员干部带领各族人民同舟共济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建家园的感人故事,高度赞扬在危难时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伟大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是波澜壮阔而又感天动地的一段历史,是生与死的悲壮史诗,是这个时代动人的中国故事。不仅创造了人类救灾目前的一个奇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世所罕见的凝聚力和新时代中国强大的国家力量。
作者简介
古岳,又名野鹰,本名胡永科,藏族,不错记者,自然书写者,中国作协会员。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已出版作品《谁为人类忏悔》《写给三江源的情书》《黑色圆舞曲》《玉树生死书》《生灵密码》《坐在菩提树下听雨》《巴颜喀拉的众生》《雪山碉楼海棠花》等十余部。
目录
序歌
第一章 葬礼进行曲
玉树死亡报告
第二章 悲歌与叙事
那个远去的康巴汉子
第三章 颁辞与叙事
一个牧人的灾难记忆与家园挽歌
第四章 叙事与素描
发生在玉树的中国故事
第五章 牧歌与叙事
牧人、房子、村庄、城市和玉树之树
第六章 颁辞与叙事
生命极地上的援建大军
第七章 赞辞与慈悲的咒语
嘛呢石·风马——精神家园的舞者
尾声
摘要
     “她叫什么名字?”我问。 “抱歉!我没法告诉你。”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们不提亡人的名字。从那以后,她的名字只在我心里。” “对不起。”我一边向他表示歉意,一边懊悔自己怎么会提出这样一个愚蠢的问题。其实,我很清楚这样的禁忌。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也不提亡人的名字。 坐在我对面,跟我说话的这个人叫久扎西,今年39岁,瘦高个儿,一个浓眉大眼的年轻男子。他戴了一顶遮阳帽,帽檐压得很低,使那两道长长的眉毛只露出了一小段,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边上戛然而止,像两只停在湖边的鸟儿。 他的准确身份是玉树县规划办主任兼发改局副局长。我在听说他的故事之后,过了很多天才跟他联系的。是否真的要见他,并听他讲述那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我一直犹豫不决。因为,对久扎西来说,讲述这段故事无疑是一次痛苦的折磨。 他痛苦是因为,这段故事太过于甜蜜。以至于时间过去三年之后,他还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他至今都不敢相信那个悲渗的结局。对任何人来说,回忆已经失去的幸福时光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对久扎西来说,更是这样。 这是一个令人沉醉而又心碎的故事。久扎西坚信,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爱情故事。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巧合,我与久扎西见面的那一天正好是他爱人的生日。整整一个下午,我们一直在静静地交谈。到晚饭时候,我们的交谈还在继续,我提议找个安静的地方一边吃饭,一边继续我们的谈话。 久扎西一口拒绝了,他坚定地说:“今天不行。今天是她的生日。我曾发愿,每年的这一天都做三件事情:一件是到寺院为她点一盏灯;一件是到江边放生为她祈福;还有一件是到敬老院为每一个老人送一点钱,为她积德。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过得很幸福。” 他说,这一天,因为工作上有很多急事要忙,前两件事自己没顾上,是朋友们去做的,剩下的这一件事,他必须自己去做。然后,他还要到与爱人经常去的扎曲河边走一走,坐一坐。要不,他会很不安。 说起他与爱人相识的经过时,久扎西显得很激动,他觉得这就是缘分。 他记得很清楚,那是1998年8月19日。那时,他还在玉树县仲达乡工作。县上要在他们乡实施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抽调了八名干部负责此项工程。其中有一个姑娘,就是他后来的爱人。 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第一眼看见她的那一刻,他就觉得,这个姑娘就是他的爱人。他在心里,已经等待了很久,今天终于见面了。他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他们两个人甚至还没有说过话。可是,他已经幸福得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9月8日,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和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开始恋爱了。原本没有说破的话都已经说开了。 2000年10月27日,经过两年时间的热恋,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之所以选在这一天举行婚礼,是因为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已经走过和将要来临的每一个日子好像都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每一个愿望。他们幸福极了。 久扎西毫不掩饰地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两个人。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们更幸福的人。那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婚后,久扎西还在仲达乡,而新娘却已经回到县上。虽然,从县城结古到仲达乡并不遥远,但毕竟还是有一段距离,不是任何时候想见就能见的。他们彼此约定,每个星期至少要见一面。一般都是久扎西想办法到县城与爱人会面,遇有特殊情况时,他爱人就会想办法到仲达乡赴约。 即使这样,他们依然觉得见得太少,还有很多话要相互倾诉。可是,那个时候,仲达乡还不通移动电话,联系不方便,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写信。可是,仲达乡也不通邮路,怎么办?他们就将写好的信,让路过的人想办法捎给自己的爱人。 结古到仲达,虽然只有不到70公里路,也有一条简易公路,但通行仍然不大方便,没有通达班车,每次赴约,只能找便车前往。仲达乡在结古上游通天河谷地,地处闭塞。有时候,一整天都不会有一辆车经过那里。于是,这两个新婚恋人的赴约之路就显得非常艰辛。但是,它丝毫没有动摇过他们坚持赴生命之约的决心。 中间,有几个星期,乡上有一些事缠住了久扎西,他无法如约去见自己的爱人了。可是,他爱人好像预感到了一样,到乡上与他相会。有几次,她从那么远的地方打了一辆摩托车就赶来了。还有一次,她打了一辆出租车,可是,没走多远,听说是要去仲达,司机说什么都不肯前往。无奈之下,她给久扎西一个有车的朋友打电话,让他送一下。朋友倒是很痛快,但是,车开到半道上出了点事故,走不了了。她又找另外的朋友帮忙,费尽周折才到了仲达。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