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散文中国精选:为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
字数: 15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杨献平 编
出版日期: 2013-01-01
商品条码: 978720107905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23.4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杨献平主编的《为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散文中国精选)》讲述了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散文中国精选)》精选美好散文,熨帖心灵。
目录
正月里来/陈守湖
本草杂识/陈守湖
注定的行程/李存刚
草药生活/李存刚
想念二寸/李存刚
泥土的一生/李天斌
乡村物事/李天斌
乡村俗语/李天斌
村庄:非物质构成/李新立
梦:与村庄有关/李新立
村庄往事/东湖
后院/东湖
雨停了/陈瑶
四层楼/陈瑶
在敦煌/方健荣
观察史/青年河
四个故事及其意义解析/杨献平
所谓“南太行”/杨献平
生存态度或俗世哲学――以暴发户、一般人家、光棍群体为例/杨献平
我在莲花谷的大致经历及个人影响/杨献平
远景与近景/杨献平
虚构的旅行/杨献平
红与灰/我的沙漠故事/杨献平
花朵上的沙尘暴/杨献平
唇齿之间的痕迹/杨献平
论坛/杨献平
北方瓷都的叹息/赵立春
摘要
正月里来
陈守湖
1.守田坎
我童年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点的是煤油灯,有时逢到供销社没有煤油,就只能烧山里劈来的枞膏照明。但年三十晚上,无论如何是要坐个通宵的。
吃过年夜饭,母亲收拾好碗筷,就架了家里优选的铁鼎罐到“青架”(三角铁圈架子,安放于火塘中,用于架锅鼎)上来煮牛潲。过年了,人是吃过了,那劳累一年的牛也要吃的。腊月里,牛的青饲料吃得不多,尽吃干稻草,真的是难为它了。除夕的早上,母亲安排我去竹林割了竹叶来给牛吃,过年了,牛食要“见青”才好。那牛也像知道过年了,看到青绿的竹叶,抬起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充满了感激。母亲常说,牛在三十夜是会哭的。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不过我相信母亲的话。过了年,牛的苦日子就要来了。明天早上,要喂它牛潲,好好地让它吃一顿,让它也有个盼头。
牛潲在火塘上煮着。昏暗的油灯下,我们三兄弟在打扑克。父亲陪爷爷在玩“点子红”。这是一种在湘黔边境广泛流行的纸牌游戏,长方形的牌,上边印有梅花状的点。
我们才开始打一会儿牌,二爹就推后门进来了,他带了些水果糖给我们兄弟几个。我们恨不得当时就放进嘴里。但那个时候糖多么金贵啊,母亲帮我们收好,放在碗架里。母亲说,一岗岗(意同“一会儿”)再吃。我们嘴里吞了下口水,又开始发牌。二爹来了,爷爷他们三个人就正好一桌了。两个人打起来不太顺手。我们围着两张小桌子在火铺上打牌。母亲拿出她的鞋底来纳,一会儿抹些黄蜡,一会儿又抹些黄腊,以保持麻线穿过鞋底的滑顺。
打牌终究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一会儿父亲就走下火铺,从火铺底下取了两根木炭来,拿出过年前才新买的土炉子,他要架火锅,与二爹喝几杯。两兄弟性格迥异。二爹是个木匠,没有多少文化,但当掌墨师建木楼,根本不用画什么图纸,只凭头脑中的柱、瓜、枋、檩,就指挥一大群木匠建了起来。父亲是60年代初的高中生。本来是个吃皇粮的命,那个年代高中生都算得上是文化人了,因为爷爷的成分问题,被从城里叫回生产队参加生产。或许是觉得命运的捉弄吧,他竟然对于命理相学有着浓厚兴趣,他说我肯定会吃“国家粮”,也不知道是他的希望,还是真的命理书上告诉他的。酒一喝起来,爷爷,父亲,二爹,他们父子三人就有门子摆了,从民国摆到包产到户,从蒋介石摆到,就着酒,沉默的父亲就会话多起来。
我们兄弟几个盼着的是吃糖果,剥瓜子,啃甘蔗,这些东西平时哪里舍得钱去买哦。每摸一张牌,弟弟就说一回饿。母亲就笑着说,那和公他们吃肉嘛。弟弟就说,太腻了。隔一会儿,弟弟又说饿了,母亲又笑他,那烧糍粑嘛。弟弟就说,还要够得等。母亲笑着放下手中的鞋底,我就晓得你们几个饿的是糖嘛。就去房里取了瓜子、糖果,我们牌也懒得洗了,看到糖就像看到命。爷爷他们是不吃的。他们说,这是娃崽吃的。我不晓得他们真的不想吃,还是留给我们吃。反正他们装着没有看见糖的样子。
吃着糖,剥着瓜子,夜已经深了。母亲突然想起:哦,去柴房找根“梅弄”来烧嘛。“梅弄”是地妹侗话,说的是山樱树。地妹的侗族人家除夕这晚有一种风俗,就是要烧一节梅弄柴,说是这样来年鸡崽就孵得旺,不容易孵“寡蛋”。“梅弄”是年前才砍来的,还是生的。放到火塘里,升腾起一股湿气,不过烧了一会儿,皮一卷起来,就有一股香气在屋子里弥漫。这香气让我有些昏昏欲睡。母亲就说,莫睡叻,睡着了,明年大水就要冲垮田坎的。湘黔边境侗家人的守岁就叫做“守田坎”,说是不守的话,明天就会水毁田坎。听母亲一说,我又醒过来了。我去房里找连环画来看。那个时候,我对罗成、李元霸、岳飞这些名字真是熟悉得很。我不喜欢看《红楼梦》的连环画,看起来一点也不精彩。
天微微地见亮了。二爹说,我回家去“摆老老”(意为祭祖)了。父亲从房里拿出鞭炮,递给我们兄弟三个,去放炮吧。我扔下手中的连环画,接了鞭炮就出门去。对门寨不知道是哪家的鞭炮在响了,比我们放得还早。正月第一天的早晨,鞭炮声响彻了地妹这个小小的侗族村庄。
等鞭炮声散去,天就大亮了。母亲把我们叫进屋说,吃碗甜酒,去山上拿点新年柴来。我们欢天喜地,因为拿一根小小的柴也算数,就是图个吉利嘛。二爹刚出门时说了,今天晚上在他家吃初一的饭。他在贡溪街上买了好吃的饼子糖,这种糖,我那个时候最喜欢吃了,一听到就会咽口水。
2.当官亲
五龙要讨婆娘了。五龙在地妹人看来,就是一个泼皮货,没有个正经。爷爷说他,五龙啊,你一天吊儿郎当的,哪个妹崽肯嫁给你呢。他却说,伯啊,命里有来终须有,命里无来终是无。爷爷对父亲说,不要看五龙一天浪来浪去的,他还是有数的。真的是给爷爷说中了,五龙二十八岁那年,人家就在湖南一个寨子上说了一门亲事。丈母娘中意这个女婿崽得很,催着就要办婚事。
去接新嫁娘的日子定在正月初八。过了除夕就要选官亲了,听说娘家送的东西很多,交代要多去些人。我没有想到五龙竟然要我也去做官亲,我说,怕不行吧。五龙说,有什么不行?那年我才十四岁,我觉得当官亲应是大人的事情。我问母亲,母亲说,你去看热闹嘛,又不要你抬嫁妆,公陶也要去的。听说公陶也要去,我就比较高兴了。公陶是我们寨里的秀才,最会摆门子了。这样,我做了平生的专享一次官亲。
正月初八一大早,二十多人的官亲队就出发了。年前下的雪还没有半点化的意思。雪天走路又不能太快,走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才到接亲的寨子。
公陶对女方父亲说,舅,我们来接妹去享福了哦。舅在侗家是一种尊称,侗谚说“娘亲舅大”,舅家人是特别受到尊敬的。女方父亲憨厚地笑笑,并不回话。旁边是新娘的伯父,之前就认得公陶,插进来说,舅,我们的妹崽要去给你们添麻烦了,一路上累了,进屋洗把热水脸,吃杯热茶吧。官亲队被迎进家。火铺坐不了这么多人,公陶与几个年长者在火铺上坐,年轻人就在堂屋的八仙桌旁围着坐。
主家早已看了时辰的,要卯时出门。卯时?就是五点到七点。三子说,我们今晚就听人家唱陪嫁歌吧,没有地方睡的。入夜就开始哭嫁了。我们坐在堂屋听。开头全是姑娘唱,她们的歌声真脆啊,像是嫩嫩的春笋。唱的都是与这个即将出嫁的姑娘的情谊,唱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做针线,一起唱山歌……姑娘们一首接着一首地唱。哥友说,咦,五龙的新嫁娘还忍得住呢,没有听到哭声。三子说,要哭的,要哭的,要哭才吉利哟。一会有人唱起了要与父母兄弟分别的歌,这样的歌在侗乡广泛流传,连小孩子都会唱几句――“西风吹来枫叶黄,枫叶飘飘落门塘。今晚父兄同屋坐,明朝天亮各一方”。新嫁娘再也控制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然后就有人唱安慰的歌,说嫁到夫家是如何的幸福,劝慰新嫁娘不要悲伤。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