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博物志(全新点校插图版)

博物志(全新点校插图版)

  • 字数: 32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 作者: 【西晋】张华 撰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70511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山川风貌,千古奇书堪称包罗万象仙俗怪诞,删订十卷充满神思遐想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的不二佳作继《山海经》后的又一部奇书典籍堪称中国古代博物类典籍开源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西晋文学家张华编撰的一部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也是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全书现存十卷,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多取材于古籍,包罗博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也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还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等等。书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如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鉴于《博物志》原本阙佚极多,次第紊乱不成章节,本书特以清代刻本作为底本,并结合史料进行全新点校,同时精心遴选数十幅古代画作作为插图,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著《博物志》传世。
目录
编者按卷一地理略,自魏氏日已前,夏禹治四方而制之/003地/014山/017水/019山水总论/023五方人民/026物产/030卷二外国/035异人/041异俗/046异产/049卷三异兽/057异鸟/063异虫/064异草木/069卷四物性/073物理/079物类/081药物/085药论/088食忌/091药术/093戏术/095卷五方士/103服食/108辨方士/111卷六人名考/119文籍考/123地理考/125典礼考/131乐考/134服饰考/134器名考/136物名考/137卷七异闻/143卷八史补/161卷九杂说上/179卷十杂说下/191
摘要
    地理略,自魏氏日已前,夏禹治四方而制之①【原文】
     余视《山海经》及《禹贡》《尔雅》《说文》、地志②,虽日悉备,各有所不载者,作略说。出所不见,粗言远方,陈山川位象,吉凶有征。诸国境界,犬牙相人。春秋之后,并相侵伐。其土地不可具详,其山川地泽,略而言之,正国十二。博物之士,览而鉴焉。③【注释】
     ①此标题大意为:存郧默所编《中经》中的地理略类之前,夏禹在治理四方时就已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了。
     原稿“魏氏日”当作“魏氏目”。魏氏,指三国时期魏国秘书郎郑默,他曾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名为《中经》,地理略是《中经》内目录分类之一,故称“魏氏日”。
     已:通“以”。
     ②地志:地理类著作。此句中所提的《山海经》《禹贡》《尔雅》《说文》,均为占代介绍地理知识的著作典籍。
     ③这段文字为《地理略,白魏氏日已前,夏禹治四方而制之》的小序,为解读者疑惑,特注说明。【原文】
     《河图?括地象》日: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①。地部②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南流人中国④,名日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④布绕之,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是奸城⑤也。【注释】
     ①原稿“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晋代郭璞注《山海经?海外东经》:“《诗?含神雾》日:天地东西二亿二万一千千里,南北二亿一千五百里,天地相去一亿五万里。”
     ②地部:现当作“地坻”。《诗?甫田》:“如坻如京。”注云:“坻,大坂也。”
     ③泉:原稿疑有误,当作“白水”。《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洪兴祖《补注》引《河图》云:“其白水入中国,名为河也。”白水,是神话传说中源出昆仑的一条河流,相传饮之则不死。中国:指中原地区。
     ④城:古时通“域”,这里指州县。
     ⑤奸城:现当作“好城”,可理解为美好的地方。【原文】
     中国之城,左滨海,右通流沙①,方而言之,万五千里。东至蓬莱,西至陇右②,右跨京北③,前及衡岳,尧舜土万里,时④七千里。亦无常⑤,随德劣优也。【注释】
     ①流沙:指我国西北沙漠地区。
     ②陇右:泛指陇西地区,约当今甘肃六盘水以西、黄河以东一带。
     ③右跨京北:据《太平御览》当作“后跨荆北”。后,指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故称南面为“前”,北面为“后”。荆北,疑似指荆山以北地区,荆山在今河南灵宝市南。
     ④时:这里指商汤时期。 ⑤亦无常:据《太平御览》,当作“此后亦无常”。常,固定。【原文】
     尧别九州①,舜为十二②。【注释】
     ①尧别九州:据《尚书?禹贡》,当为“禹别九州”。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充、青、徐、扬、荆、豫、梁、雍。
     ②十二:十二州。《尚侈?舜典》:“肇十有二州。”九州既定,舜在禹所置九州基础上分出幽、并、营三州,故称十二州。【原文】
     秦,前有蓝田之镇①,后有胡苑之塞②,左崤函③,右陇蜀④,西通流沙,险阻之国也。【注释】
     ①蓝田之镇:指蓝田关,秦时名蛲关,因临蛲山得名。蓝田关是占都咸阳东南的门户,为古代用兵要地。
     ②胡苑之塞:胡人边塞要地。胡苑,胡人牧养禽兽的苑囿,指胡人地域。塞,边界上险要的地办。
     ③崤函:指崤山和函谷关。
     ④陇蜀:指陇西地区和四川。夏、周时期,这里均为古蜀国之地。【原文】
     蜀汉之土与秦同域①,南跨邛笮②,北阻褒斜③,西即隈碍@,隔以剑阁,穷险极峻,独守之国也。【注释】
     ①蜀汉之土与秦同域:意思是蜀汉与秦国都地处中国的西部。
     ②邛笮:也作“邛?”。汉时西南少数民族部落邛都、笮都的并称;约在今四川西吕、汉源一带,后泛指西南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