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季民国时期的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典藏版

  • 字数: 47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章清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801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从清季民国时期的新型传播媒介及读书人新的生活形态考察近代中国发生的思想巨变。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思想界”及其他“~界”“~~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现,乃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写照,既意味着近代中国形成国家与社会新型的对应关系,也映射出告别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与身份的探求。正因为此,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也有特定的内涵,主要涉及与之关联的两极——一是新型传播媒介,一是走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聚焦“思想界”,是期望探讨这两个要素的交互作用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此可以看出,清季民国时期由新型传播媒介营造的思想环境有哪些特征,形成了怎样的“思想版图”;而读书人与此的互动,又如何导致其写作方式、生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目录
引言作为“场域”的“思想界”:新型媒介与读书人
一援西入中:报章与晚清社会
二初识报章:“上下通”与“中外通”
三作为“场域”的“思想界”
第一章“合群”的诉求:“思想界”形成的背景
一作为“合群”载体的报章、学会及学校
二报章作为“合群”的要素
三互为代派:报章销售网络的建立
四“自改革”:与官方的互动
第二章“思想界”的浮现:社会重组下的“亚文化圈世界”
一晚清对“思想界”的表述
二从“省界”到“业界”——“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
三“中等社会”及其阶级意识的萌芽
四“思想界”与中国社会的重新组织
五“思想界”的潜流:来自官方的反应
第三章由隐性走向前台的“思想界”:“思想版图”的拓展
一民国时期报章所呈现的“思想版图”
二“思想版图”的结构与节奏
三隐然已存在的“思想界”
第四章“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学术
一“学战”意识下对“报章”的认知
二分科观念左右下的“报章”
三西学汇编资料中的“报章”
四大学·刊物·社会:报章的另一种“生意”
五“学高于政”:“思想革命”的流行
第五章“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政治
一读书人的组织与“思想冲突”的加剧
二“思想界”的“主义”
三政治势力如何借重“思想界”
第六章书局·报章·读书人:共同的“生意”
一作为“生意”的报章
二书籍与报章的关联
三另一种“生意”:新式书局与读书人
四读书人的“生意经”
第七章“思想界”的另一面:读书人表达方式的转变
一作为“三不朽”之“立言”
二新型媒介与表达方式的转变
三围绕报章文字的争辩
四笔走偏锋:“思想界”的另一面
第八章阅读报章:读书人“晋升的阶梯”
一“阅读公众”的培育:上下的互动
二由邸报到新式报章:阅读的转向
三报章与新知:科举改制引发的冲击
四阅读报章:读书人通向社会之阶梯
五中心与边缘:不同的阅读体验
结语“思想界”:清季民国时期的“公共舆论”
一新型传播媒介与文明的建构
二“思想界”成为解析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三“思想界”:延续不绝的反省与批评
四何为“公共”?谁的“公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