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国通史(第2卷)信仰分裂时代(1500-1648)

德国通史(第2卷)信仰分裂时代(1500-1648)

  • 字数: 4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孙立新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2142152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六卷本德国通史的第二卷。记述从德意志王国到德意志邦联时期的德国社会状况。在这个时期,农业经济、等级社会、贵族统治和基督教宗教神学仍在德国社会中占地位, 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制度已经出现,市民和资产阶级开始兴起,思想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初露
目录
前言
编 宗教改革的发端
章 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国家概况
节 疆域变迁和人口增长
一、疆域变迁
二、人口增长
第二节 经济繁荣与社会分化
一、经济繁荣
二、社会分化
第三节 政治制度与政治局势
一、皇帝与教皇、皇帝与帝国等级的二元制
二、哈布斯堡家族对帝国统治权的争夺
三、马克西米连一世的内政外交
四、帝国改革
五、诸侯邦国“国家化建设”的兴起
第四节 宗教和教会状况
一、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
二、反教权主义和大公会议至上主义
三、帝国教会与大众虔敬
四、神秘主义和“共同生活兄弟会”
第五节 大学教育、经院哲学和人文主义
一、大学教育
二、经院哲学
三、人文主义
四、罗伊希林、伊拉斯谟和胡登
第二章 宗教改革的兴起
节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开始
一、生存危机与神学突破
二、赎罪券之争
三、路德宗教改革三大檄文与教皇的破门令
四、皇帝的惩罚与诸侯的保护
五、路德隐居瓦特堡
第二节 胡尔德莱希?茨温利的改革
第三节 激进派宗教改革
一、概念解说
二、维登贝格的骚乱
三、托马斯?闵采尔的宣传鼓动
四、洗礼派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骑士暴动
第五节 普通人革命
一、概念辨析
二、1524―1526年的普通人革命
三、路德与普通人革命的关系
第二编 信仰的分裂
第三章 宗教改革与帝国宪政的斗争
节 卡尔五世执政初年的内政外交
一、当选罗马人国王
二、皇帝与帝国等级在帝国层面的权力争夺
三、卡尔五世的对外战争与哈布斯堡家族势力的东扩
第二节 诸侯阵营的分化
一、天主教诸侯
二、福音教诸侯
第三节 邦国教会的建立
一、路德教邦国教会的形成
二、城市福音教共同体的建立
三、抗议宗的诞生
四、宗教改革阵营内部的冲突
第四节 施马尔卡尔登同盟的成立
第五节 明斯特洗礼派王国
第四章 反宗教改革与第二次宗教改革
节 卡尔五世的对外战争
第二节 耶稣会的成立与特伦托大公会议的召开
一、耶稣会的成立
二、特伦托大公会议的召开
第三节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第四节 路德晚年
第五节 施马尔卡尔登战争与《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签订
一、施马尔卡尔登同盟的扩张
二、天主教纽伦贝格同盟的建立
三、施马尔卡尔登战争
四、卡尔五世加强皇权的企图
五、诸侯暴动与《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签订
第三编 三十年战争
第五章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德意志国家概况
节 疆域变迁和人口增长
一、疆域变迁
二、人口增长
第二节 经济衰退与社会危机
一、经济衰退
二、社会危机
第三节 帝国机构、皇帝和邦君
一、帝国权力机构
二、从费迪南一世到费迪南二世
三、邦国君主专制的滥觞
第四节 教育普及
一、学校教育的复兴
二、梅兰希通、施图尔姆和耶稣会士的办学活动
第五节 图书出版与学术发展
第六章 教派化与三十年战争
节 教派的形成
一、作为主导概念的“教派化”
二、路德教派(信义宗)
三、加尔文教派(归正宗)
四、天主教派
第二节 福音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成立
第三节 波希米亚事件
第四节 三十年战争始末
一、波希米亚―普法尔茨战争
二、丹麦―尼德兰战争
三、瑞典战争
四、法兰西―瑞典战争
第五节 《威斯特和约》的签订
附录
一 地图
二 大事年表
三 参考书目
四 译名对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