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胡塞尔同感现象学研究

胡塞尔同感现象学研究

  • 字数: 22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罗志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565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少有的研究现象学之父胡塞尔同感理论的学术专著,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罗志达副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出版成果。 本书通过聚焦于同感问题,希望能对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理论给出一个新的、原创性的解释;与许慈的“世间性”立场相对,本书希望能为胡塞尔有关他者的超越论立场提供辩护;本书还希望能阐明人际理解的多维性,以便说明身体之能动性、身体之导向性、他人之身体表达性等在日常的同感经验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罗志达,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哲学搏士。研究专长为欧陆哲学与现象学,研究主攻同感现象学、社会认知和具身认知。译有《现象学的心灵》,在《哲学研究》,Husserl Studies,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论:胡塞尔同感现象学及其系统性定位
第一章 具身性与同感
第一节 功能性身体与潜在的他异性
一、身体在感知中的共同构造
二、身体的自身构造与视角性问题
第二节 身体的二元显现与相似性问题
一、身体及其整全的构造
二、身体相似性问题:批评与回应
第三节 意义传递与他人身体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 情境化的同感——他异感触与同感转向
第一节 感触与他人的处境化出现
一、感触的发起:处境与对照
二、前课题化的相遇与他人的被动构造
第二节 同感转向与被动意向性
一、被动意向性与身体动觉
二、被动意向性与前对象化转向
第三节 唤醒作为一种初始的同感形式:一个预备性的澄清
一、联想结对
二、联想结对:前述谓相遇中的相互性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当下化与双重同感意向性
第一节 对同感感知的预备性说明
一、术语的预备
二、同感感知:当下拥有与当下化
三、同感感知作为一种意向融合
第二节 同感意向性:胡塞尔的第一个方案
一、胡塞尔对同感与回忆当下化的类比
二、他人的他异性:一个反思
第三节 当下化与图像意识:胡塞尔的第二个方案
一、胡塞尔论图像意识
二、当下拥有与当下化的意向融合
三、真切的他异性
第四节 当下化与同感意向性的二重性
一、胡塞尔论同感当下化
二、同感当下化的拟态特征
三、胡塞尔论同感与图像意识的类比:一个检讨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指示与身体表达
第一节 《逻辑研究》“第一研究”中的指示与身体表达
一、指示与表述
二、身体行为作为一种指示
三、胡塞尔的指示与身体行为理论中的问题
第二节 指示与身体表达:一个修订
一、指示:作为“通道”的本真符号
二、身体表达作为本真指示
第三节 身体表达性及其亚稳定结构
一、身体表达性及其逻辑悖论
二、身体表达性及其构成要素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他异化,还原与伦理
第一节 自身构造与他异构造
一、同感作为导向性相遇
二、同感作为感触性相遇
三、他人的被给予性样式:一个构造问题
第二节 胡塞尔论超越论还原与源初还原
一、胡塞尔论超越论还原
二、胡塞尔论源初还原
第三节 他异化与质询
一、他人与他异化
二、列维纳斯论质询
第四节 结论:现象学还原及其伦理学意涵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