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原乡人系列·远去的河畔

原乡人系列·远去的河畔

  • 字数: 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作者: 傅菲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61886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故土和亲情蕴藏着对这个世界的救赎 这是一条淹没我一生的河流 是我所有道路的终点 清寂,慈爱,容纳万物,永不相别"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饶北河系列中的一本,集中展现了作者的故乡枫林村中各色人物的命运起伏、生活遭际、困苦与精神受难,悲伤与温情交织,仿佛一幅幅旧日画卷,氤氲着绕北河上的雾气,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文字优美,散发着淡淡的哀愁,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傅菲,江西上饶人,专注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 文写作,出版散文集《深山已晚》《风过溪野》 《鸟的盟约》《河边生起炊烟》等 20 余部, 曾获三毛散文奖、百花文学奖、江西省文学艺 术奖、储吉旺文学奖、方志敏文学奖等以及多 家刊物年度奖。"
目录
星空肖像
渊薮
顶粪筐的人
父土
宗谱的荒野
河漫漫
枫林渡
水声淹没
瓦屋上的星辰
河,河,河
旧痕
远去的河畔
个人饥饿史
草帽下的雨季
后记 生命气场是散文的第一要素
摘要
     星空肖像 时光夹裹着无际的黑暗而来,缓慢而磅礴,深深塌在祖父的脸上。这是祖父的另一种沦陷。他脸上堆叠着时间的褶皱,呈波浪形,覆盖了他灰白色的记忆。他明白,人生终究是一次单程旅行,路上众人喧哗,而最终的旅程是孤身一人。他躺在厢房的平头床上,睁开凹陷的眼睛,看着黑褐色的瓦垄。祖父已经卧床两年,背上长出了褥疹。厢房光线黯淡,一扇木格窗对着一片田园,馥郁青葱的植物气息浮在空气中,被一阵微风带进祖父虚弱的鼻息。这时,祖父会对我说,你扶我到后院去坐坐。 后院有两棵枣树、一棵柚子树,有两排瓜架搭在矮墙上。南墙是南瓜架,北墙是黄瓜架,初夏时节,肥厚宽大的南瓜叶和细长粉黄的黄瓜花,给院子增添了闹意。与院子毗邻的是禾苗茂盛的田园。祖父坐在枣树下,有了复苏的感觉。枣花粉细地白,压在树丫上,一层叠着一层,像一顶编织的花冠。每天傍晚,祖父都会在后院里小坐。晚霞褪去了绯红,化为一片片缠绕飘忽的白云,不远处的山峦青黛如眉,天空澄蓝如洗,爆出三两颗星星。祖父的衰老是从两条腿开始的。他是罗圈腿,过了八十岁,双腿已经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他说,人的衰老就像一栋倒塌的旧房子,屋漏一阵子,墙颓败了,柱子坍塌,荒草从厅堂里长了出来,整个儿成了一片废墟。 是的,祖父平静地迎接(而不是屈从)自己身体的坍塌。在卧床的两年时间里,他从不呻吟,也从不抱怨。他慢慢等待沉寂时刻的到来(像厚重泥土的覆盖)。有几次,祖父一个人在厢房里,突然爆出一句:“你是谁,为什么站在我的床前?”我听到质问声,连忙跨进厢房,只见灰尘在木格窗的光线里悬浮,密密的,闪着恍恍惚惚的光泽。祖父说,刚刚有一个穿黑衣的人站在床前,高高大大,手上拿着桃木手杖,不说话,咧嘴笑着。我说,那是你的幻觉,我们村里没有拿桃木手杖的人。祖父说,噢,你去拿酒来,我想喝一口酒,好几天都没喝了。我说,你早餐还喝了小半碗呢。 烧酒、麻子倮、肥肉、辣椒,是祖父一生的至爱。麻子馃我吃不了三个,他却能吃一大盘。一块巴掌大的炖肉,两口就能吃完。他的嘴巴把肉包住,一口咬下去,肥油从嘴角两边噗呲溅出来,他用手抹一下嘴,说,烧酒肥肉老婆,是三件宝啊。在后山的菜地,他种满了朝天椒。我吃朝天椒,嘴唇都辣肿起来,祖父却一口一个。新谷归仓了,他选上好的谷料挑到酒坊里,对酿酒的师傅老四说,出酒的时候叫上我啊。 打开后院的柴扉,拐过两条田埂,弯过一个荒冢,就到了酒坊。酒坊在一座宅院里,乌黑的苍蝇在宅院的上空嘤嘤嗡嗡,酒糟的香气四散。出酒的那天,祖父肩扛一个大酒缸,我手提两个大锡壶,早早到了酒坊。锡壶是装头酒和尾酒的。我坐在石灶前,负责添火。大铁锅上罩着一个两米多高的木甑,木甑上压着一口盛满水的铝盆。一根细长中空的竹管从木甑很好的切口上连接到酒缸。祖父端来小圆桌,摆上腌辣椒、酱蒜头、南瓜干等小菜,坐在酒缸边,喝一口酒,摇一下头,说,辣口,辣口,这样的酒喝下去,再辣的太阳也扛得了。蒸汽弥漫了整个酒坊,酒香引来四邻的酒客,小桌围满了人,有的站着,有的坐在灶墩上,品着刚出炉的热酒。祖父酒量大,很少醉。假如他说话有些结舌了,脸色酱红,不时地摸自己光光的脑门,手势略显夸张,说明他已经微醺了。 矮小,强壮,宽厚的脊背像一堵墙—一塞是我年幼时记忆中的祖父。吃过午饭,祖父端一条板凳坐在屋檐下,叫我:“给我刺刺水泡。”每到夏天,他的脊背上冒出密密麻麻的酒疹。酒疹有一个个细小的水泡,水泡破裂,疹水流过的皮肤会在第二天冒出珠泡。我用酒在他的背上抹一遍,再用竹签把珠泡剔破。酒疹溃烂,有腥臭味。但我不怕,刺水泡仿佛是我的一种乐趣。我并不知道,祖父终身都被酒疹所折磨。他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是打赤膊的,穿一条宽大湛青色短裤,光着脚,腰上别着一个油亮亮的布烟袋。他坐在板凳上,躬起身子,像一面牛皮鼓——由此我认识了男人的身体,健壮如牛,结实如泥,浑身有着瓷缸的釉色。 一个死人,三十二年后,仍然冰凉在我的记忆里。他是我的邻居和尚老爷。他七十多岁,自然死亡。我母亲说,和尚老爷死了,我带你去拜拜,他会保佑你的。那年我六岁。我拽着母亲的衣角,推开邻居厚重高大的木门,看见门后的躺椅上盖着一块白布。母亲把白布掀开,露出一张七十多岁的男性脸孔。或许是光线阴暗的缘故,脸孔发黑,颧骨高耸,嘴巴张开,露出不规则的牙齿。我吓得号啕大哭,夺门而逃。恐惧的记忆具有一种压迫感。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