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艾滋病社区网格化管理

艾滋病社区网格化管理

  • 字数: 2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常战军 许迎喜 石彩晓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9019216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18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艾滋病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与历史使命、新的组织设计与管理技术的一种崭新的艾滋病管理范式。本书从相对宏观的社会分析的视角出发,以郑州市艾滋病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为例(项目编号:132102310386),重点梳理和思考艾滋病的社会文化起源及艾滋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社会建构其社会文化意义。本书的理论建构将为从事艾滋病防控理论和实践的公共卫生管理者和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学术参考。
作者简介
常战军,1962年生,工学博士,现任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医学信息学、公共卫生信息学、公共卫生社会学。主要学术成果有:《公共卫生社会学》(主编)、《医院信息化》(主编),《HomeDoctor》(合译)等著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在靠前和靠前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许迎喜,1963年出生,管理学硕士,现任郑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公共卫生管理学。主要学术成果:主持课题"基层部队心理应急干预机制"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编写《训练伤防治手册》《卫生新装备训练教案》《心理疏导教育机制》等多项军队训练教材,在靠前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公共卫生管理学术论文30余篇。
石彩晓,1969年出生,护理学学士,现任郑州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护理学组委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院品管團联盟护理组副主任委员,郑州市护理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郑州市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研究领域为护理管理学。主要学术成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获得河南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在靠前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艾滋病的流行情况
第一节 国外艾滋病流行情况
一、艾滋病概述
二、艾滋病流行概况
三、艾滋病社区管理概况
第二节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及特点
二、艾滋病管理概况
第三节 中国各地艾滋病防控特色经验
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11”农村艾滋病防治模式
二、江苏省苏州市:MSM社会组织助力模式
三、海南省澄迈县:“三位一体”戒毒模式
四、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综合防控模式
五、云南省大理市:“一站式”随访管理模式
六、河南省郑州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第二章 社区网格化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社区理论
二、社区管理
三、网格概述
四、网格化管理
第二节 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
一、网格化管理产生的背景
二、网格化管理研究现状
第三节 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方法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理论
第三章 艾滋病报告管理
第一节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一、艾滋病防控的原则
二、艾滋病综合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制度
一、组织领导
二、传染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
三、艾滋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制度
四、艾滋病报告信息分析与应用制度
五、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制度
六、疫情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七、疫情管理及直报系统维护技术指导制度
八、节 假日疫情值班制度
第四章 艾滋病社区综合管理
第一节 社区艾滋病综合管理要求
一、建立工作网络
二、治疗、随访工作指标
第二节 社区艾滋病综合管理内容
第三节 社区随访与管理
一、组织实施
二、追踪管理
三、定期随访和管理
四、开展CD4+细胞检测
五、预防机会性感染
六、提供转介服务
第四节 药品管理
第五节 转诊
第六节 督导评估
一、组织管理
二、日常技术支持和督导
第五章 社区艾滋病检测
第一节 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一、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对象
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目的
三、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内容
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要求
第二节 艾滋病社区快速检测
一、快速检测试剂
二、样本采集
三、检测策略及流程
四、实验记录
五、结果报告与告知
六、快速检测质量控制
七、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
第三节 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监测
一、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三、HIV-1抗原检测
四、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
五、HIV-1耐药检测
六、CD4+T和CD8+T淋巴细胞检测
七、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六章 艾滋病社区高危干预
第一节 高危行为干预基线调查
一、基线调查的目的
二、基线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三、组织工作程序
四、进程计划
五、数据收集、录入、整理和传输
六、质量控制
七、伦理学问题
第二节 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方案
一、实施原则
二、职责任务
三、干预策略
四、信息管理
五、经费保障
六、督导评估
第七章 社区艾滋病患者健康教育
第一节 健康教育管理的基本内涵
一、健康教育对象
二、健康教育目的
三、健康教育要求
四、健康教育内容
五、健康教育流程
六、健康教育方法
第二节 郑州市社区健康教育实践
一、开辟一个宣传阵地
二、实施一个工程
三、培育一支队伍
四、推广一种用品
五、开展一项活动
六、建设一个网络
七、实施一项策略
第八章 艾滋病社区网格化管理——郑州模式
第一节 郑州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现状
一、郑州市基本情况
二、郑州市艾滋病流行情况
三、郑州市艾滋病防治情况
四、郑州市艾滋病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第二节 郑州市艾滋病社区网格化模式
一、郑州市艾滋病社区网格化模式的提出
二、郑州市艾滋病网格化管理“一二六三”模式
三、郑州市艾滋病网格化管理内容
四、郑州市艾滋病网格化管理制度
五、郑州市艾滋病网格化管理效果
第三节 郑州市艾滋病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
一、管理方式创新
二、组织结构创新
三、工作流程创新
四、运行机制创新
五、社会管理创新
第九章 艾滋病社区干预实践的思考
第一节 社区理论与艾滋病社区干预实践模式
一、艾滋病社区支持理论
二、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
第二节 艾滋病社区干预实践路径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单中心”主导型社区实践困境
二、艾滋病的社区文化推动型社区实践困境
三、艾滋病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实践困境
第三节 艾滋病社区干预实践的对策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
二、提升社区文化认同
三、促进社区居民参与
第十章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及社会文化意义
第一节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文化分析
一、社会建构理论视角
二、社会文化的视角
三、社会学的视角
四、经济学视角
五、艾滋病的社会阶层选择
六、艾滋病的社会性别选择
七、艾滋病的民族文化生存选择
八、艾滋病的社会歧视
第二节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及意义
一、艾滋病的政治定位
二、艾滋病的理论建构
第三节 艾滋病问题推进中国社会重组进程
一、政治层面的社会重组
二、社区层面的社会重组
三、民间组织的社会重组
四、“流动人口”的社会重组
五、青少年群体的社会重组
附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