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侧看民国
字数: 134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李伶伶,王一心 著
出版日期: 2018-03-01
商品条码: 9787546170930
开本: 16开
页数: 1577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19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李伶伶、王一心著的《侧看民国(共5册)》不从正面对民国人物做完整叙述,而是选取某个截面,反映民国的一个侧面,一代人的热血青春:看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他们仗剑天涯的精神气韵;文化情感碰撞下的榜样力量和侠骨柔情。
作者简介
李伶伶,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着有“京剧四大名旦传记丛书”、《梅兰芳和孟小冬》《杨宪益传》《齐康传》《鲁迅地图》《胡适地图》《沈从文地图》等,先后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长篇)奖、江苏省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1993年—2003年江苏报告文学奖一等奖、第四届金陵文学奖一等奖、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等。
王一心,南京师范大学研究馆员。着有传记《惊世才女张爱玲》《丁玲外传》《苏青传》《林语堂》等,历史小说《太平天国》。获南京市第五届文学艺术奖(政府奖)银奖、南京市文联第六届金陵文学奖荣誉奖、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金陵文学奖报告文学大奖等。
目录
《武器与素手(张爱玲苏青胡兰成)》
序
祖辈
父母亲
求学
婚姻
刊缘
出走
三角
男女
互看
自传
周氏
幽默
唾雨
胆性
换笔
晚景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模样(走进民国大学图书馆)》
序言
第一章 蜕变:从书院藏书楼到大学图书馆
一、书院藏书楼:大学图书馆的前身
(一)公立、私立、教会:民国时期的三类大学
(二)盛宣怀、梁启超、李端?、孙家鼐:早期大学图书馆的推动者
二、书院――大学、藏书楼――图书馆
(一)大学多由传统书院发展而来
(二)大学藏书楼略具近代图书馆性质
第二章 沉浮:民国大事件中的大学图书馆,
一、辛亥革命
(一)三所公立大学图书馆的进步与落后,
(二)六大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的升级改造
(三)辛亥革命后停办的大学和图书馆
二、新文化运动和新图书馆运动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新文化运动中传播“主义”的场所
(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新图书馆运动第一站
(三)齐鲁大学图书馆:国学研究助其增加藏书
(四)沪江大学图书馆:扩充中文图书运动
(五)中国化:教会大学的新生
三、抗日战争
(一)轰炸、偷盗、掠夺、内迁是图书大量毁损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图书馆在颠沛流离中的生存和发展
(三)挪用与社会服务:战时大学图书馆的战时特别功能
四、解放战争
(一)复员回迁,重建图书馆
(二)馆中馆:政治的产物
第三章 乐章:民国大学图书馆的建筑艺术
一、中西合璧是民国大学图书馆最普遍的建筑形式
二、外国设计师是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中的主力军
(一)教会大学图书馆建筑中的外国设计师
(二)墨菲:大学图书馆是中国传统复兴建筑的代表
(三)公立大学图书馆建筑中的外国设计师
三、中国设计师是公立和私立大学图书馆建筑不同风格的主要推手
(一)第一代中国设计师将西洋建筑风格作为优选
(二)杨廷宝: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的代表建筑师
四、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的地域性特色
第四章 灵魂:民国大学图书馆学人
一、校长:大学图书馆定位与走向的决定者
(一)直属于校长:大学图书馆行政地位提高的表现
(二)校长的图书馆理念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
二、馆长:大学图书馆运行和发展的直接引领者
(一)图书馆学专门人才是大学图书馆馆长的主要来源
(二)非图书馆专业学者任图书馆馆长的贡献
(三)教会大学图书馆的外籍馆长是时代的缩影
后记
《摇晃的梦想(徐志摩和新月诗人)》
开篇
第一章 徐志摩、胡适的聚餐会
徐志摩和梁实秋:一次有趣的、失败的演讲
徐志摩和胡适:透露了婚外恋
徐志摩和郭沫若:因“泪浪”结怨
胡适和郭沫若:“夕阳楼之争”
石虎胡同7号:吃喝交谈的聚餐会
第二章 从“新月社”到“新月俱乐部”
“诗翁”泰戈尔来了!
松树胡同7号:“俱不乐部”的新月俱乐部
第三章 新月社?现代评论社?周氏兄弟
徐志摩和鲁迅:“积仇的第一步”
陈西滢和凌叔华:“新月”的一对夫妻
周作人心里的“绅士鬼”和“流氓鬼”
战中的两个“和事佬”:徐志摩和胡适
第四章 《晨报副刊》,徐志摩的“喇叭”
既是徐志摩的,也是新月社的《晨报副刊》
《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派的开端
《晨报副刊?剧刊》:“国剧运动”的理论基地
第五章 新月书店:一个股份制的出版公司
新月书店的始末
胡适任性“闹”退出
第六章 《新月》月刊:从文学到政治
《“新月”的态度》的态度
凌叔华、沈从文:两个“新月”小说家
徐悲鸿、刘海粟:两个“新月”美术家
潘光旦:专享的“新月”优生学家
叶公超、梁实秋:“新月”文艺评论“双璧”
胡适和罗隆基:在《新月》“人权风波”中沉浮
第七章 《诗刊》,《诗镌》之后的诗歌刊物
徐志摩和陈梦家:接力办《诗刊》
方令孺和方玮德:“新月”诗人中的一对姑侄
徐志摩和邵洵美:“诗坛双璧”
第八章 《学文》,《新月》的继承者
叶公超和《新月》的最后岁月
叶公超和《学文》和卞之琳、季羡林、钱锺书
末篇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
自序
澄衷学堂纪事
人生导师二哥嗣柜
与总教的一次冲突
善待偷书同学
与王云五的桃李情
少时荒唐,王云五从旁相劝
荐王,是对还是错?
得任北大教授,全凭蔡元培慧眼
资历最浅但月薪优选
勤工俭学运动中现分歧
不满学潮风波
平息“讲义费风潮”
“挑唆”和“蛊惑”
被“民盟”开除了
与马寅初是君子之交,还是密友呢?
亦生亦友傅斯年
差一点被“轰”下讲台
学术上的相互影响
政治上的共同进退
极尽褒奖与夸赞
报知遇之恩,四救陈独秀
“二十年不谈政治”
大骂法国人“不要脸”
绞刑架下施援手
与辜鸿铭,道不同而以君子待之
思想早有分歧,继而笔墨交锋
辜鸿铭要到法院告胡适,
“君子和而不同”
沉默以对鲁迅的讥语
一个冷峻一个温和
短暂的交谊
做“和事佬”却不讨好,
对苏雪林谩骂鲁迅不以为然
被“好人政府”伤了心
“好人”组成“好政府”
“好人政府”成立又垮台
“好人政府”不好人
最爱的朋友丁文江
大哥似的关怀
共同“谈政治”
受丁连累,也做了“走狗”
丁文江客死他乡
骨骼峭立的《丁文江的传记》
拜见废帝,引来哗然一片
接到“小皇帝”的召见电话
抗议修正优待清室条件
与陶行知:两个安徽佬
同投杜威门下
“小先生运动”的由来
同被通缉却形同陌路
“新诗”驳“新诗”
为梅兰芳送行遭非议
旧剧:改良还是废除?
“华美协进社”邀梅访美
送梅登船
“梅博士拜谢胡博士”
为梅访欧出谋划策
永远的怀念
与郭沫若,文人相轻?
大度平息争论
终未做成朋友
证明婚姻是否美满非关女人脚小
订下娃娃亲
婚前想见新娘而不得
称职又有个性的小脚妻子
“占了便宜”的婚姻
绽放在异国的精神之“恋”
开始于“狂狷”的交谈
相会还是幽会?
信来信往伴终身
陈衡哲:胡适的“一个最早的同志”
情感开始于文字游戏
裹足不前斩断情丝
难忘佳人借诗咏情
一篇小说暗含玄机
一场婚外恋,湮没在刀光之中
爱上小“表妹”
幽会于西子湖畔
烟霞洞中的神仙眷侣
又一次相逢
难忍相思苦
屈服于妻子的菜刀
“表妹”要去当尼姑
难解徐志摩“八宝箱”之谜
诗人殉难
两个女人的争夺战
“一笔糊涂账”
《从百草园到八道湾(鲁迅家的细碎往事)》
序
一、父母爱情:门当户对的典范
(一)鲁迅的“鲁”来自母亲的姓
(二)父亲死,长子顶门立户
(三)长嫂如母
(四)剪辫和放足:夫死从子
二、男大当婚:三兄弟的婚事
(一)鲁迅的婚事:奉母成婚
(二)周作人的婚事:自由恋爱
(三)周建人的婚事:亲上加亲
三、周氏大家庭,其乐融融只是一厢情愿
(一)兄弟怡怡的美好年代
(二)迁居――从绍兴到北京
四、兄弟失和,依然一笔糊涂账
(一)失和前,情深又意长
(二)失和中,剑拔又弩张
(三)失和后,老死不相往来
五、家外家,以爱情的名义
(一)“外面的”两个媳妇
(二)家里的两个孩子
六、鲁迅身后的事
(一)哀悼,在南北之间
(二)纷争,利益至上
七、周作人的滋味生活
(一)抗战中,“苦住”北平
(二)抗战后,坐牢南京
(三)朱安的最后岁月
八、周建人的“寿则多福”
(一)一桩离婚官司
(二)谢幕,一个接一个
后记
摘要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