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方工作室:凡.高在普罗旺斯

南方工作室:凡.高在普罗旺斯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 作者: [英]马丁·贝利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941953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凡·高在1888年至1889年在阿尔勒时期的故事,当时他处于创作的高期。书中揭示了对这位传奇艺术家全新的发现,让人耳目一新,并对他在阿尔勒度过的15个月,包括他与高更的合作提供了详细的解读。
作者简介
马丁?贝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梵高,并著有大量关于梵高的书籍,是英国有名的梵高艺术评论作家。他在著书的同时,还多次策划展览,也是一名策展人。他的著书《来自普罗旺斯的信件》(LettersfromProvence)累计销售60000册,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球发行。
目录
"前言7 序曲:巴黎15 第一章 发现阿尔勒21 第二章 鲜花盛开的果园29 第三章 艺术家之屋35 第四章 蒙马儒尔高地43 第五章 海景画53 第六章 收获时节63 第七章 罗恩河与其运河73 第八章 友人肖像79 第九章 花89 第十章 夜的色彩99 第十一章 高更的到来107 第十二章 伊甸园般的田野113 第十三章 “好姑娘街” 123 第十四章 合作131 第十五章 邮递员鲁兰145 第十六章 丧失心智153 第十七章 雷医生161 第十八章 春171 后记 凡·高的床181 沿着凡·高的足迹188 年表192 注释196 参考文献210 敬告读者213 图片版权214 致谢216"
摘要
    这是一幅匆匆而就的即兴速写,捕捉到凡?高在一家咖啡馆喝东西的画面,极可能是在蒙马特。他面前的两个酒瓶显得十分突出,身后还坐着两个女子,有可能是妓女。无论是饮品还是女伴看起来都没能让凡?高感兴趣,他望向画面以外,看起来很平静,却略有小恙。最引人注意的是他那双凹陷下去、目光犀利的眼睛,与他那幅在巴黎的最后的自画像如出一辙。
     随着在科尔蒙的画室学习,凡?高愈加感觉受挫,短短三个月后他就离开了,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他很快就发现了印象主义,并结识了当时许多现代主义绘画的核心人物,包括卡米耶?毕沙罗、埃德加?德加、乔治?修拉、倮罗?西涅克、亨利’德?图卢兹-劳特莱克,还有最重要的――保罗?高更。
     正是在巴黎,凡?高的调色板成形了,他放弃了之前在荷兰绘画中使用的黯淡、柔和的色调。他很快就探索出如何使用大胆的、富有活力的笔触来上色,比如《艺术家模样的自画像》。最近博物馆管理员证实,画中调色板上的颜料正是他用来画这幅作品使用到的颜色。除了白色,最主要的几团颜料是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紫、绿)。凡?高沉迷于对互补色的喜爱之中,他让橙色的大胡子与蓝色的外套形成对比,明亮的色调呼之欲出。
     在巴黎待了两年后,凡?高开始渴望改变。在首都的生活变得压力重重,他自己也饮酒过度,于是四处探寻想要找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尽管他与弟弟亲密无间,两人却也时常爆发冲突,在提奥的公寓的生活变得艰难。凡?高意识到温暖的气候能够让更多的户外工作变得可行。他最终选择了阿尔勒,去往地中海地区的火车在到达马赛前的最后一个小镇。虽然兄弟俩将分隔600千米之远,提奥却一直在凡?高在阿尔勒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定期寄钱给哥哥补贴生活,频繁通信以及提供精神支持。
     1888年2月19日,星期天,这是凡?高在巴黎的最后一日,他与提奥一起去了修拉位于蒙马特山脚下的工作室。这次拜访给兄弟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两年后,凡?高还回忆当时他俩如何“被修拉的画作深深打动”。后来在阿尔勒,他考虑过用自画像和修拉交换――甚至试探性地提议修拉可以加入高更和自己的黄色小屋。
     也正是在这最后一日的晚上,凡?高和贝尔纳一起装饰了提奥的公寓。贝尔纳后来回忆起凡?高的建议:“我明天就要走了,让我们一起把画室布置一下吧,这样一来我的弟弟会觉得我仍然还在那儿。”于是两位都极其崇拜日本艺术的画家,在墙上钉上一些日本版画。他们还把凡?高的几幅作品装上画架(说不定也包括那幅最后的自画像,画着凡?高在画架前)。剩下的几十幅画堆在一起,那是他两年巴黎生活的成果。凡?高给贝尔纳的离别寄语是邀请他去阿尔勒:“南方才是我们现阶段应该成立未来工作室的地方。”
     P18-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