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皮尔斯:论符号 李斯卡:皮尔斯符号学导论

皮尔斯:论符号 李斯卡:皮尔斯符号学导论

  • 字数: 37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 著;赵星植 译;赵毅衡,唐小林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14813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皮尔斯:论符号·李斯卡:皮尔斯符号学导论》主要分为“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论符号”及“皮尔斯符号学导论”两部分。前者是过对皮尔斯手稿、信件、笔记中的符号学部分的选取,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中的“符号研究的现象学基础”“符号的三分构造”“符号的三个三分法分类”以及“符号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呈献给中国学界。后者是将李斯卡关于皮尔斯符号学的梳理成果翻译而成,向中文读者呈示了连贯的皮尔斯符号学理论。
作者简介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年),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符号学最主要的创始人。皮尔斯身后留下10万多页手稿、笔记、信件,是思想史的一座富矿,至今持续影响着当代符号学运动的发展。
詹姆斯·雅各布·李斯卡(James Jacob Liszka)美国皮尔斯学会前任主席(2013—2014年),纽约州立大学普拉茨堡分校副校长,哲学教授。研究方向:皮尔斯符号学理论。
赵星植,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成员。研究方向: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传播学理论。
目录
回到皮尔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论符号》中译本代序
皮尔斯:论符号
引论符号学的定义
1.符号学的定义
2.符号学的门类
第一章符号研究的现象学基础
1.现象学的主要领域
2.现象范畴
3.第一性
4.第二性
5.第三性
6.意识的范畴
7.范畴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符号的三分构造
1.符号或再现体
2.对象
3.解释项
第三章符号的三个三分法分类
1.第一种三分法:质符、单符、型符
2.第二种三分法
(1)像似符
(2)指示符
(3)规约符
(4)三类符号对比
3.第三种三分法
(1)呈符
(2)申符
(3)论符
4.符号的进一步分类
第四章符号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符号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2.符号学与逻辑
(1)演绎
(2)归纳
(3)试推
(4)其他逻辑现象
3.符号学与修辞
4.探究社群与真相
(1)探究社群
(2)真相
皮尔斯符号学导论
詹姆斯·雅各布·李斯卡著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符号学学科
1.作为形式科学的符号学
2.符号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3.符号学在科学体系中的角色
4.符号学的划分
5.作为共识之学的符号学
6.符号学的一般特征
7.semeiotic和semiology:作为学科的比较
第二章符号语法学
1.符号的一般形式条件
(1)符号的基础(呈现条件)
(2)符号的对象(再现条件)
(3)符号的解释项(解释条件)
(4)三元关系(三元条件)
2.符号类型学
(1)基于呈现品格的符号类型学
(2)基于再现品格的符号类型学
(3)基于解释能力的符号类型学
3.符号的分类
第三章批判逻辑学
1.批判逻辑学的基础
2.对论证的剖析
3.演绎
4.作为自然演绎之再现的存在图系统
5.归纳
6.{式推
7.其他推理形式
8.推理过程
9.三种推理形式之最终主导原则的有效性
第四章普遍修辞学
1.社群的形式条件
2.作为交流之形式研究的普遍修辞学
3.交流目的论
4.作为探究之形式条件研究的普遍修辞学
5.确立意见的诸种方法
6.探究社群
7.目的论:符号以及具体合理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l皮尔斯符号学术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2皮尔斯符号学术语汉英对照表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