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耕读传家习律则 地域文化视野的法治映像

耕读传家习律则 地域文化视野的法治映像

  • 字数: 19698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沈志林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581831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拂去江南水乡的温润烟雨,可浮现耕读传家的文化支撑,以及刚柔并济的法治底蕴。《耕读传家习律则——地域文化视野的法治映像》带你叩开岁月的门扉,近距离对话陆贽、刘禹锡、鲁宗道、赵汝愚、鲍廷博、柳如是等,大跨度考察律学著述、刑曹家族、法政学人……从人物、故事、现象、群体等维度再现历史法治文化的时空场景,如舟旅岸行、高喧低吟,自有风景。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法治事例汇编,分法治现象、法治群体、法治人物、法治故事四辑。浙北嘉兴人文渊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耕读传统。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法治现象、群体和事件。本书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嘉兴律学发展概况、刑曹家族的形成等法治文化现象并进行了分析,对一些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法律群体,如嘉兴明代刑部尚书、早期律师等法律群体进行研究,并介绍了刘禹锡、鲁宗道、徐石麟、钱泰、钱正英等有名人物的法治故事,对陆贽、柳如是、汪辉祖、陈其元等涉及到的法治故事或事件进行了对比或解读,为读者了解和研究地方法治文化提供了多种视角,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嘉兴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中法治文化的延续与演变,感受到法治文化因素对于地域文化的助力推动,从而促进地域法治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为法治现代化提供更多本土资源。
作者简介
沈志林,男,1975年生。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中国法学会会员。现任嘉兴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在党政系统从事法治工作二十年,长期致力于地方法治资料收集整理,在报刊发表历史法治故事若干篇。
目录
挖掘地域法治文化资源的“富矿”(自序)1
一 法治人物
永贞革新主将刘禹锡3
鱼头参政鲁宗道9
庆元党禁魁首赵汝愚 14
嘉禾司寇徐石麒20
漕运总督朱为弼26
法政学人代表凌士钧31
巴金的律师二叔李道溥 36
民国外交官钱泰 41
民国考试院秘书长陈大齐 48
二 法治故事
陆贷论盈尺有刑55
《折狱龟鉴》中的嘉兴故事 60
小说里的陆光祖审案 65
朱国祚争立储 70
冯孜著《大明律集说附例》75
碑刻中的油工杀人案 80
冯汝弼行均田法 85
柳如是殒命家族内讼 91
鲍廷博与汪辉祖 97
许瑶光与嘉兴查荒大案 103
中西交流与司法交锋 108
胡蒙子参选镇民代表往事114
《新生》周刊“闲话皇帝”案 119
三 法治现象
嘉兴律学概述 127
私家藏书与法治传水 155
明清两代嘉兴的刑曹家族173
上海滩法政风云一瞥193
民间故事中的法治侧影216
四 法治群体
明朝嘉兴的刑部尚书 233
以法拒宦的地域群体肖像 252
曾国藩幕僚中的嘉兴盐政群体 267
嘉兴学人与民国法政高等教育 292
附 主要参考文献 30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