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叶恭绰研究 第1辑

叶恭绰研究 第1辑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00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叶恭绰一生取得的很好成就,与他名门世家的出身不无关系。在第一部分“事略”中,作者将叶恭绰放入时代和家庭的大背景中,讨论其独特的遗民经历和家学渊源,并按时间顺序将叶恭绰“一岁五迁”的崎岖生平,从历代的“遗民文化”视角引入叶恭绰的人生选择;另一篇,作者从其家族传承中牵出一条“渊源有自”的文化脉络,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传家的永恒力量。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围绕叶恭绰与诸多藏家的往来事迹(即文人朋友圈),研究者或以馆藏的某一件作品,或以展览会目录,或以书画题跋、诗文信札、古琴笔记,或以福开森留下的英文文献等作为他们扎实可靠的实物材料,拓宽了学界对叶恭绰独特的鉴藏史的认知。例如通过《竹石图》的款识来探讨叶恭绰与张大千在香港的鉴赏交流活动,并将叶恭绰给张大千的藏品题跋归纳为三种策略:题名式、点赞式、考证式。除了通过物来发掘,人与人之间鉴藏观念也在互相影响。从观念传承来说,颜世清是对叶恭绰收藏影响至深的一位鉴藏家,厘清他们俩之间的承继和发展就可窥探出民初艺术鉴藏品位的转变。对叶恭绰影响较深的几位收藏大家还有容庚、陈垣等,“因指而见月”,这是整个民初艺术鉴藏品位转变的先兆。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传世”中,研究者通过报刊文字分析了叶恭绰“将作书比作酿酒”的理论怎样深入人心,还有深入探讨其为人称道的事功之一《清代学者象传》的印刷和传播过程。在叶恭绰跋陈师曾《北京风俗图》中,研究者看到了另外一种心态:感念物是人非,表达家国情怀。叶恭绰曾构想将他的藏品集结起来连成一部美术史,他逝世后遗留下的书画题跋、诗词文赋也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其最重要的著述大多在他生前即已付梓。在本书最后,研究者就叶恭绰在鉴藏领域最主要的三部扛鼎之作进行了梳理。
目录
1 事略
叶恭绰遗民情结简述 郑重 004
名门雅道相传——叶恭绰书画艺事的家学渊源 陈滢 013
2 交游
叶恭绰、福开森与民初北京的艺术品展览会 叶公平 036
叶恭绰与张大千艺文交往考释三则 刘振宇 张玉丹 052
叶恭绰与无锡三位书画藏家的交往——以无锡博物院藏品为例 王照宇 067
可怜弦急为知音:叶恭绰与蔡公湛交游考 吕作用 077
张茂炯致叶恭绰信札七通考释 丁小明 赵友永 088
叶恭绰《后画中九友歌》研究 奇洁 106
3 鉴古
从寒木堂到遐庵——兼论民初京津鉴藏风气之变 童宇 130
考古、书画鉴藏与地域文化——从叶恭绰致容庚信札谈起 朱万章 154
继往圣 开来学 有大功于斯世——叶恭绰的古籍文物保护贡献兼论其文化思想 刘洁 168
叶恭绰与敦煌经籍辑存会 孙方 183
叶恭绰所建法宝馆出借与捐献事钩沉 柳向春 194
叶恭绰古琴笔记笺证 严晓星 207
4 传世
且从酒法论书法——从报刊文字蠡探叶恭绰的书学观与自我期许 初枢昊 248
风俗图与家国志——叶恭绰《北京风俗图》跋文考略 张涛 265
《清代学者象传》札记三题 叶康宁 283
著录烟云聊鉴影——略说叶恭绰之鉴藏著述 谢赫 28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