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华南抗日纵队的建立与华南敌后战场

华南抗日纵队的建立与华南敌后战场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481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华南抗日纵队的建立与华南敌后战场》是《红色广东丛书》中的一种,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华南抗日纵队的各类抗日救亡运动、相关重要战役,以及抗日根据地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全面、真实、客观地呈现华南抗日纵队与华南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性贡献,展现了为保家卫国,华南抗日纵队同仇敌忾、慷慨赴难,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的英勇抗战精神,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更好传播地方党史和革命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目录
导言
一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抗日斗争
(二)一·二八事变与华北事变
(三)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国运动
(四)七七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二 广州沦陷与华南敌后战场的开辟
(一)广州沦陷
(二)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及其战斗
(三)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的建立及其战斗
(四)潮汕地区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及其战斗
三 广东各路抗日武装的建立和斗争
(一)广东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及其战斗
(二)西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其战斗
(三)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的艰苦斗争
四 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
(一)东江纵队的建立及其战斗
(二)土洋会议
(三)珠江纵队和粤中抗日解放军的建立及其战斗
(四)琼崖纵队的建立及其战斗
(五)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的建立及其战斗
(六)韩江纵队的建立及其战斗
五 华南抗战的胜利
(一)中共中央布局华南
(二)挺进粤北
(三)全面反攻与抗战胜利
(四)胜利北撤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随后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更加暴露出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一部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自我改革艰难渡过经济危机,一部分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国外战争转嫁国内各种矛盾,如日本就是通过侵略邻近国家来缓解国内危机。日本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争夺殖民地、转嫁国内矛盾、谋求世界霸权、大举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随即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本来,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中国东北当局已得到密报,东北军将领王以哲准备率部抵抗。但是,蒋介石三令五申,命令驻军“暂不抵抗”。王以哲部只得服从命令。1931年9月18日晚10时30分,日军迅速从西、南、北三面包围北大营,并占领了北大营的西北角。19日凌晨2时许,日军迫近营房四周的铁丝网。5时30分,北大营全部落入敌手。6时30分,沈阳沦陷。日军攻进营房,搜掠军械、子弹和钱财,然后纵火焚烧西部营房,烟火弥天,“居民北望,无不挥泪!”日军到处鸣枪示威,恣意杀人,还把张学良的官邸洗劫一空,夺走价值3200万银圆的黄金与8000万银圆,以及锦囊细软、烟土、古画等一批贵重物品。其他东北军政显赫人物的官邸也多被洗劫、捣毁。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电令张学良“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东北军接到命令:“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对此,爱国士兵极为愤慨,“持枪实弹,怒眦欲裂,狂呼若雷,群情一战,甚有持枪痛哭者,挥拳击壁者”。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近2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大片土地很快沦陷。日军于19日侵占沈阳、长春、鞍山、抚顺等城市。21日,驻朝鲜的日军第三十九旅渡过鸭绿江,侵入辽宁、吉林。从9月1 8日至25日一周之内,辽宁、吉林两省基本丢失。日本侵略军在攻占中国东北的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被屠杀。事变中,中国官方损失达178亿元,仅沈阳兵工厂就损失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重炮、野战炮250门,各种子弹300多万发,炮弹10万发。东三省航空处积存的300多架飞机全部被日军掠去,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亦被洗劫一空。 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各厂的工人,抚顺、本溪、鞍山等地区的矿山工人,辽宁的纺织工人,安东丝厂的工人,南满铁路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沈阳兵工厂的一批工人离厂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广大农民也组织大刀会、红枪会、黄枪会等各种抗日武装,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 起初,进行武装抗日的力量主要是东北军,东北军的抗日活动失败后,则主要是由原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和各阶层人民组成的义勇军,此外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九一八事变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义勇军如燎原野火,发展迅猛,但无统一指挥,各不相属,各自为战,名称不一。有“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民众救国军”“抗日义勇军”“民众自卫军”“山林反日游击队”等。这些抗日武装成分比较复杂,其中农民约占50%,原东北的军警官兵约占25%,“绿林”出身的约占20%,知识分子和工人、商人、绅士、地主约占5%,他们是这个时期东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力量。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抗战。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响亮地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的口号。9月21日,中共满洲省委通过《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满洲和目前党的任务的决议》,提出武装民众,发动游击战争。11月27日,刚刚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对外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反对日本的侵略。 1932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制定《抗日救国武装人民群众进行游击战争》这一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只有人民群众起来,只有在群众斗争中创建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武装,才能保证抗日救国,同时,党应以这样的武装为核心力量,支持、援助和联合其他非党的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P6-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