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西口 西口
字数: 35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 李爱民
出版日期: 2022-07-01
商品条码: 978753786535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河、保、偏三小龙——李小朵、陈嘉丰、郭望苏走西口的曲折历程,展现了内地汉民在口外谋求生存的艰辛困苦,以及勇于向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同时通过汉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的杂居相处、团结交流,彼此间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促进了蒙、汉民族长远的共同进步。作品结构宏大、史料翔实,人物形形色色,故事庞杂纷呈,艺术地再现了走西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
李爱民,1972年出生,山西省保德县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长篇小说《西口,西口》系山西作协2015年重点扶持作品。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五哥放羊
第二章 贡鱼冤
第三章 老牛湾
第四章 西口遥迢
第五章 包头镇
第六章 挖大渠
第七章 大盛魁
第八章 沙壕塔
第九章 掏甘草
第十章 漫瀚调
第十一章 打后套
第十二章 水刮西包头
尾声
摘要
悠悠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脉发源,一路逶迤东流,当到达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时,突然凝结全部的力量,在黄土高原上硬生生地扒开一条口子,转向南流,两岸的群山纷纷为之让路。东岸的山西省同西岸的陕西省隔河相望,这条峡谷便成为两省的天然分界线,因此被称为晋陕峡谷。在晋陕峡谷东岸的晋西北地区,沿黄河一线均匀地分布着三座古城,依次为偏关、河曲、保德。这三座古城同气连枝,唇齿相依,人们习惯称之为河保偏。由于河保偏地处边塞,与北方少数民族毗连,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饮马黄河、雄视中原、决战千里的古战场。明万历年间,为抵御鞑靼、瓦刺的侵扰,朝廷在此地沿黄河依地势修筑起了南起石梯隘口,北至偏关桦林堡的边墙,全长百四十里。当地有云:“黄河九曲此一曲,长城万里此百里。”黄河与长城在这里汇合。居高而望,只见黄河劈山斩径,巨浪滔天,惊涛拍岸,咆哮万里;长城墩堠绵延,营堡镶嵌,壕堑错落,城郭依稀。长城内黄土连绵,沟壑跌宕,长城外大漠风狂,鹰击苍穹。 清顺治元年,清军人关,内外一统,边疆北移。河保偏边塞的烽火狼烟终于止息。雄伟的长城从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静寂地开始走向颓废、衰败。自古饱经战火杀戮的河保偏人从未享受过安宁的生活,以为这就是一个清平世界。 仅以河曲为例。当时的河曲民风淳朴,百姓和睦,昔日里骑马强悍的尚武精神消失殆尽,转化为温文尔雅的书卷气。乾隆五十九年,在县城东五里大东梁烽火台墩上筑起砖塔一座,名“文笔塔”,又称“状元笔”,造此塔意在振作东山气势,裨补河曲风水。此后河曲兴县学办私塾,读书蔚然成风。 道光年间,河曲城关出了位才子,姓白名进,乃故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之后。祖籍本县火山,乾隆年间其祖父随县衙迁移搬至城关居住。白进原有一同胞弟弟,幼时独自去黄河岸边玩耍,不幸走失。白进成为家中独苗,倍受全家人呵护。白家家学渊博,打小就给白进启蒙,学习诗书礼经。白进聪颖好学,博闻广记,十五岁参加童试考入县学,成为廪生,即是秀才,这在当时的河保偏一带是非常少见的,人们都称他是神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次白进偶然在自家书房里发现了先祖白朴的遗卷,自此迷上词曲律赋,反而将正学置于一旁。白父心里焦急,就和指腹订婚的亲家商议为其完婚,指望白进能早早懂事成人,幡然醒悟。不料新媳妇乃是本县唐家会人,此村本是河曲“山曲儿”的发祥地,人人能歌善唱,新媳妇亦不例外,自幼饱受熏陶,婚后更是与丈夫气味相投,整日弹琴作赋,一唱一和,甚为融洽。白父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只叹祖坟上未冒一股青烟,然而无可奈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去。逾年,白进生一女娃,取名霓歌。霓歌刚刚懂事,白进夫妻就教她弹琴唱曲儿,到了七八岁时,白进就经常携带闺女去唐家会、河会、五花城等地唱歌会友,娱乐消遣。有一回白进带着霓歌外出玩耍归来,只见家遭祝融君光顾,整座庭院片瓦无存,父母妻子俱葬身火海,无一幸免,就连左邻右舍都受到不小的牵连。自家原有良田百亩,不得已只好卖田办丧,剩余的银子则赔付邻居,事毕,家业仅余田地十亩。亏得白进早年即为廪生,享有朝廷发付的米银,于是赁房居住,父女相依为命,勉强度日。 转眼间霓歌年将及笄,出落得花容月貌,形容标致。按照当时的礼仪,已不适合到处抛头露面,每日只是闲居闺房,做些寻常家务。这年中元节,白进一大早即出门去西街的朋友家与各村前来赶会的歌友聚会。霓歌在家中寻出一些黄白箔纸,折叠了许多金银纸锞,装得满筐,然后锁上家门,到城东三里处的孤魂滩凭吊她的母亲和祖父母。这一日孤魂滩上游入甚众,妇女居多。按照乡俗忌讳,妇女们平常是不该上自家和娘家的坟的,所以每逢时节,只能到十字路口或一些特定地点祭奠。这日,城隍行身也由城隍庙被抬到此处。伴随着僧尼吟诵,鼓乐奏鸣,妇女们拉长声调恸哭亡灵,其中不乏哭得情意连绵、哀婉动人的,吸引了不少闲人无赖、纨绔子弟前来偷窥窃.听。P3-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