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的故乡在湫山
字数: 2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作者: 祁新龙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1268348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8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一部与众不同的田野调查 ★一部当代中国农村的缩影★一部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每个中国人,都能从本书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我去过世界上许多繁华的城市,许多各异的村庄,但走到哪里,都无法代替故乡在我心中的位置。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家一次回家祭祖为线,带领我们走进大秦岭深处的湫山,作家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原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直视中国乡村变迁,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书中有坚守土地的农民、留守的妇女和儿童、进城的打工者、离婚的男人女人、徘徊于城乡之间的青年……这里充满了悲情和苦难、幸福与心酸、奋斗与失败、挫折与追求。这里的人们整日包裹在鸡毛蒜皮、悲欢离合里。但他们坚韧地活着,品读着人间冷暖。作家以悲悯的心态,描写故乡的人和事,看似琐碎的事情中蕴含着个人与大时代的错综复杂关系,让这部书有了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目录
第一章回到故乡
1.回家
2.见闻
3.杜大爷串门
4.走访三爷
5.乡愁的背后
6.两口井
第二章回家看病
1.林青
2.小福
3.小童
第三章张罗过年
1.坐夜
2.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
3.闲话里的旧事
4.拜年
5.社火社戏抬佛爷
第四章离婚潮
1.意外的电话
2.李老汉的烦恼
3.霞霞
4.张琼
第五章乡村教育
1.外甥
2.结婚
3.苟家大叔
4.王婶和孙子
5.记忆中的学校
第六章前途未卜的打工路
1.祁平的北漂生涯
2.小贵
3.杨成
4.卫国叔
5.生存困境
第七章留守土地
1.成义婆
2.我的奶奶
3.麻婶
4.变还是不变
5.孤独的看门狗
6.阴阳
第八章正在消亡的农村符号
1.遗弃的打碾场及其他
2.逐渐消亡的牲口
3.土地的终结
4.燕子河
5.瓦厂一砖窑一养牛场
6.垃圾包围的乡村
后记:再见,我的故乡我的国
摘要
第一章 回到故乡 回到故乡,回到生命之初,感受城乡裂变后,故乡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 1.回家 腊月二十二,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这也是提前预定好的,我必须要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返回故乡去,扫霉除尘,收拾半年多不住人的庭院。在故乡有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的风俗,必须要在这一天将灶神送上天,否则灶神就会在来年搞出各种“乌龙”事件来。 当然,我这次回去,是以调研、分析、研判故乡发展的身份回去的。 临走时,我带上了四岁的女儿。这么做一则可以让她感受二下农村生活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查更深入方便。故乡人,素来对我们这个“城里人”有戒心,要想让他们打开心扉,就得要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女儿就成了我此行的法宝。 我的回乡之旅,就此拉开。 我手里拎着两大包行李,肩上还背着一个大包一一里面装满了孩子的衣物。我出了家门,身后跟着四岁的女儿。 打的赶往班车站。好在班车依旧停在县城北街老地方,只要没有错过点,班车永远在那里停着。当我们赶到班车跟前时,上面已坐满了,人。幸亏我有远见,中午提前用行李占了座位。 就这样我上了回家的班车。 这条线路多少年如一日,都是班车在跑。即便是如今这般私家车风靡时代,故乡的路上,依然是班车的主场。 我记得高中时全乡的面包车,曾经跑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各村都有面包车,那些早年间挣了钱的人,都买了面包车,随叫随到。走时到门口接,来时送到大门口。坐车方便了一时,甚至买面包车挣钱,成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时尚。当然,为了多拉人,面包车司机也常常是超载运行。一个七座的面包车,总会超出一两个。我印象中,最拥挤的一次是一个面包车里面挤了16个人。这种情况下,班车的生意也遭受着巨大挑战。饼就那么大,分饼的人多了,到手的饼,也就不多了。所以,那些年里班车司机与面包车总是抢生意,司机们也在明着暗着较着劲。后因面包车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据说“震惊市里”领导,经主管部门整改,这条路上面包车被禁绝。这种—刀切的做法对不对尚且不定论,但故乡人,总是很怀念有面包车的时代。方便成了人们出行的标准。以后很多年,班车就成了这条道上的主力军。 现在依旧是班车在跑这条线。原来跑这条线路的有好几家,而今只有一家在跑。且分出了早中晚三趟,也算是方便多了。但比起随叫随到,随时就走的面包车时代,交通以乎退步了C 班车上全是老家外出务工的返乡人员,有我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全乡有十几个村,—万多人,我自然不可能全部都认识。但认识的总是要认识,不能装作不认识。故乡人很看重见面问好的礼仪,即便是在外面多么厉害的人,到了故乡来,也都是要放下架子的。 我曾经听奶奶说过,故乡在民国时出了一个大将军,大将军每次回来,都会在村口下车,走着进村子,逢人就问好。在故乡眼里,外面再怎么发达,回到回乡,就是故乡人,七大姑八大爷,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婶婶阿婆……一样都不能少。曾经的少不知事,一度让我遭受故乡人的“非议”。现在,我也非常重视这个礼仪了。 我给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打招呼,给他们递炯,问他们打工收成。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不管怎么样,这个春节赶上了回家过年。挣钱多少,也都无所谓了。最惦记的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外面风餐露宿一年,吃尽了苦头,看尽了脸色,为了几个钱,苦苦挣扎着,到了冬天,也该回家享几天清福了。 那些不认识的老乡,询问着我的身世,那些我认识的人,就给他们说我是×××的儿子。那些人听闻我的父亲名字,自然也都熟悉,相互说一番我父亲生前的琐事,又叹息一番。 我坐在座位上,把女儿抱在怀里,看着她玩着手机。发车时间过了,司机依然不见人。整个车厢里乱嗡嗡地,夹杂着各种声音。车厢里,就是一个缩小的村庄,就是人生百态,众生世相。他们来自不同的村落,来自不同的打工之地。但他们和我的目的一样,就是回家。 百无聊赖,我将目光移到车外,县一中的初中部,映入我眼帘。那栋教学楼外墙上,因常年雨水,被污水洇出一道又一道肮脏的痕迹,看上去显得尤为扎眼,让人有些难受。在我上学的年代,这里还是高中部,建筑是新的,是全县优选的教学楼。然而,如今一中高中部,已经搬迁到县城新城区,那里地域宽广光线充足,还有令人神往的塑胶跑道。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