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民家国

小民家国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书店
  • 作者: 李桂平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8076835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们从哪里来,祖先为何迁徙至此?日渐远去的故乡,怎样影响了我们的走向? 本书图文并茂,带你一路漫游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一路穿越沧桑岁月,探秘何为传统、何为信仰、何为乡愁; 耐人寻味的古村、古建、历史名流、轶闻、兴衰、宗祠、族规、家风、移民、甚至风水秘密; 从千年古村中涌现的历代宰相、官员、文豪、士子、富商,为子孙后世留下了哪些宝贵财富?
内容简介
我们从哪里来,祖先为何迁徙至此?日渐远去的故乡,怎样影响了我们的走向? 本书带你一路漫游江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一路穿越沧桑岁月,探秘何为传统、何为信仰、何为乡愁。
作者简介
李桂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滩歌》《骑驴琐记》《保留意见》《突围中的农村》《被颠覆的村庄》《赣江十八滩》《赣江边的中国》《天下良知》等。作品多次获奖。
目录
引言 乡愁是中国人共同的信仰
第一章/从历史走来
江南万年
三千年故国
赣江向北流
第二章/灵魂的居所
临川的百年时空
月光里的易堂
墨庄的梦想
义宁陈家大屋
消失的东园
第三章/乡愁的模样
严台有约
畲山缠绕
塘边的圆
关西之围
周田之村
第四章/繁衍的逻辑
千年流坑
温暖原乡
俗成沧溪
第五章/良知启蒙
水木清华
渼陂的表达
白鹭的意象
第六章/心灵的宗教
象山之悟
豢灵护应
通往心灵的手艺
第七章/秩序与仪式
钓源樟树林
东龙千手杉
爵誉千年殊
习氏花门楼
后记 行走江西
摘要
     江南万年 一 结束金溪的探访,踏上去万年的行程。初春的天气说变就变,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厄尔尼诺把天整漏了。 汽车沿着广济高速穿行在赣东北,大货车溅起的水雾几乎遮蔽了道路,无法快速行驶。到达万年已是下午三四点钟,江培祥先生领着我直奔仙人洞,王炳万、王团华父子早早候在那里。寒暄过后,王炳万先生开始给我讲解仙人洞以及仙人洞考古发掘的点点滴滴。他的讲解很是专业,眉宇间飞扬着自信。 我站在洞口,并不急着进洞,似乎怕惊扰一万多年前古人的家园。大源盆地暮色苍茫,环顾四周,大源河从眼前蜿蜒流过,远处的山被雨雾罩着,看不真切,一幅水墨印象。进到洞中,感觉像个葫芦,前窄后宽,南北有大小四个支洞,北边的那个洞可以通向洞外。古人的伊甸园虽然简陋,但满足了作为居所的起码条件,水源、狩猎、采集,条件优越。洞内空间很大,洞口朝南,利于通风采光。精心布展的仙人洞,灯光迷离,弥漫着神性气象。仙人洞人制陶的场景如诗如画,衣衫褴褛的人们把我引向遥远的时代,考古结论助我张开翅膀尽情想象,古老土地上的生灵在每一个考古探方里复活。 二 小荷山脚下的仙人洞寂寥无声,似乎千万年来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这里的人们已然习惯了大源盆地的幽静。 1961年秋,一个外来人打破了仙人洞的平静。此人叫龙俊,江西省委政法部下放干部,一位充满想象力的人。这一天,龙俊像是受了神的指引,走近了仙人洞。杂草封闭了洞口,他扒开杂草贼贼地朝里瞧,里面黑压压的,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他似乎可以感知里面的风以及来自远古的声音。龙俊虽然没胆闯入,但在洞口周围发现了大量石器和动物骨骼。回到南昌,龙俊看了电影《生命起源》,马上想到仙人洞,那里抑或是古人类活动过的地方?龙俊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江西省文化局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万年县大源河盆地有一个洞,洞口有两个房门那样高和宽,洞内较宽且平坦,可容纳四五百人。就是这封普普通通的来信,引发了万年惊世考古。1962年和1964年,江西对仙人洞先后组织了两次考古发掘,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这个头儿开过之后,大源盆地注定不再平静。 过去我一直以为万年是古县,没想到竟如此年轻。公元1512年(明正德七年),处在鄱阳湖东南岸弋阳、贵溪、余干、鄱阳、乐平相交的那个区域迎来了最后的浩劫。明王朝花了几年的努力,终于镇压了王浩八领导的农民起义,并在这个区域增设了一个县。县名“万年”,以期江山永固。 历史总是充满巧合。万年,原本是一个预期,不承想却成了谶语。公元1995年,由马尼士博士率领的中美联合考古团队,通过对仙人洞和吊桶环两个遗址的发掘,向全球传递了一个拥有权威的信息:万年是稻作农业和陶冶的起源地,其历史可分别追溯到一万二千至一万四千年前和二万年前。这样的发现,把人类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上万年。 人类文明始于制陶。仙人洞二万年前左右的文化堆积层中,出土了一件较完整的直口深腹圜底罐,被誉为“中国第一陶罐”,目前陈列在国家博物馆,代表着中国最早的手工制陶。陶虽然只是一个器皿,却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让人类获得有规律的熟食,满足了人类均衡营养的需求,促进了人类的体质进化和智力发展。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