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山西神话传说丛书:牛郎织女神话传说
字数: 1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 毛巧晖
出版日期: 2021-09-01
商品条码: 978753786442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山西神话传说丛书》,该丛书由国内高校民间文学专家、教授编写而成。山西是中华神话的发源地之一,在晋东南上党地区流传着许多上古神话故事。本书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考古、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山西境内流传的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从故事传说的流传分布、民俗信仰、文献与考古、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搜集整理、研究阐发;并对这些神话传说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提出宏观指导思想、原则、基本模式、与具体可行的设想与建议。
目录
一 神话传说
(一)牛郎织女传说的嬗变
早期的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的当代流变
牛郎织女传说的异文类型
(二)山西境内的牛郎织女传说
临汾
和顺
(三)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之争
二 民俗与信仰
(一)七夕节的起源及发展
形成时期
发展时期
鼎盛时期
成熟时期
(二)七夕节的民俗活动
七夕节祈愿
曝衣晒书习俗
升仙访道
多样化的乞巧民俗
(三)山西境内的七夕节俗
(四)民谣中的七夕节俗
三 文献与古迹
(一)文献记载
(二)古迹景观
牛郎峪村
南天池村
南天池、南天门
牛郎沟、牛头山
牛郎庙、织女庙
天河池
金牛凹、金牛洞、牛郎山
天河粱
相思背
花山与哪吒塔、八仙洞
塔岭
驴打滚
老牛口
簪峪
喜鹊山
双龟石
笸箩凹
杏树湾、桃树沟
葫芦垴
四 文化内涵
(一)哲学内涵
星辰崇拜
天人合
神秘数“七”
(二)文学内涵
(三)民俗内涵
参考文献
摘要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产生,渗透了关于男耕女织的理想社会观念,它在民间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形成过程。牛郎织女传说源于古人对天文的认知,夏商时期已有织女星这个星宿名称,到了西周时期,《诗经》又将其文学化。汉代以后,人们对牛郎织女传说进行新的加工和创造,反映了民间对男耕女织的观念与追求,《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以牛郎织女传说为题材,书写爱情别离,成为千古绝唱。东汉末年,泰山太守应劭的《风俗通》中出现了鹊鸟架桥让织女渡河的故事。至南朝宋时《齐谐记》,牛郎织女传说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情节,但此时牛郎、织女还都不是世俗之人。 唐代以后,牛郎的身份逐渐发生了转变。到了明清,随着城市的兴起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激增,商业往来、集市贸易及与其相关的城乡庙会应运而生,大大刺激了市井文化的需求。在戏曲小说里,出现了“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戏曲创作观。作品的思想性和“情”作为衡量戏曲美的主要标准,这种审美趋向丰富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事情节,赋予其多维的情感面向,从人神相恋的主题逐步靠近民间爱情悲剧,成为个体意识觉醒背景下的民间话语表述。 山西地区作为“牛郎织女传说圈”之一,流传的故事手抄本和戏曲韵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8年,和顺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第二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顺作为“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享誉全国,其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淳朴的民俗生活,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顺的南天池村,分布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情节相重合的地域景观,如牛郎峪、牛郎沟、织女庙、南天池、南天门、天河梁、簪峪等等,成为这一地域“神话叙事”的重要参照。当地每年七月初七都会举办民俗活动来庆祝七夕节,活动隆重且热闹,“从其源起、传承、变异和衰落的整体演变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七夕的递变历经了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从最初功利性强烈的节日类型,逐渐向娱乐性转变。 (一)牛郎织女传说的嬗变 “民间传说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传承氛围之广、变异幅度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①。牛郎织女传说的情节类型大致可分为:牛郎窃取天衣强迫织女成婚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兄弟阋墙的故事,以及王母或天帝破坏两人婚姻的反抗故事。 早期的牛郎织女传说 历史上的牛郎织女传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贪欢型,南朝梁任防的《述异记》②中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记载,所说的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年轻貌美,但常年忙着纺织不顾及自己的容颜,日子过得越来越平淡。天帝心疼织女,就将她嫁给了河西的一个放牛人,这个人就是牛郎。成婚后的织女只懂得享受人间的快乐,荒废织工,很少织锦,她也不想再回到无聊的天宫。天帝听说后,下令将他们分开,只允许他们七天相见一次。乌鸦传话的时候传错了,说成是每年七月七相会一次。这是目前所见关于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版本。 第二种是窃衣成婚型,大致内容是牛郎在家遭兄嫂虐待,分家后弟弟得牛。老牛告诉牛郎,某日织女在湖中洗澡,取走她的仙衣,不要还给她,就可以娶她做老婆。牛郎依计而行,娶到织女。婚后他们生下一对儿女。老牛临死前告诉牛郎,把它的皮留下,将来有用。后来织女骗牛郎说出仙衣所藏之地后飞走,牛郎立刻披上牛皮去追。织女见牛郎追得紧,就拔出玉簪划成天河挡住牛郎。王母或者天帝替二人说合,让两人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这种类型的传说情节丰富、数量最多。有的传说中,织女为了找回仙衣,欺骗牛郎:“我那(哪)能走呢!孩子都这么大了,你快给我洗洗穿了吧!”牛郎听后便找出仙衣还给织女,不料织女穿上仙衣便离开,牛郎发现织女逃走,边追边喊:“无恩义的东西!往那(哪)里跑!生了两个孩子你就逃了吗?”织女看见牛郎追得紧,赶紧向王母娘娘喊救命,这时王母娘娘正在做饭,忽听得“喊救命”,她出来一看,原来是织女。王母娘娘使用划水成河的办法,隔绝牛郎。王母娘娘问:“你愿在你娘家住的日子多呢?还是在你家住的多呢?”织女说:“我愿在娘家住的日子多。”王母娘娘便下令:“那么每年七月初一至初七为你和牛郎相会之期。”“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七月初一的时候,就有许多喜鹊给他们塔成桥梁,使他们夫妻相会。到了初七的时候,他们就大哭一场,再离别开。” “中国的牛郎、织女星神话,起源甚古,在传播上形态也屡有变化”,据考证,其故事中关于拔簪划成河的记载,也许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如宋代龚明之《中吴纪闻》: 昆山县东三十六里,地名黄姑,古老相传云:尝有织女牵牛星降于此地,织女以金篦划河水,河水涌溢,牵牛因不得渡。今庙之西,有水名百沸河……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