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熹

朱熹

  • 字数: 20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陈荣捷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73165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朱熹生平、思想及其所关联的人物和事迹做了独到和精准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朱子的思想,包括太极、理、气、格物与修养;二是朱子的活动,如其行政、授徒与著述;三是朱子的交游,与张栻、吕祖谦、陆九渊、陈亮等的往来;四是朱子的道统观念、朱子后继和韩国、日本、欧美的朱子学,朱子与佛教之交涉也有述及。作者出入史籍,辨析精微,视野极为广阔,一代大家朱熹的人生轨迹、思想成果及其相关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得以全景式展现。该书问世以来,广受世界各国学者好评。
作者简介
陈荣捷(1901—1994),有名哲学史家、朱子学专家。曾任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默尔学院、匹兹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教授。1978年被选为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0年被选为美国亚洲研究与比较哲学学会会长。主要译著有英译《道德经》《近思录》等,主要著作有《朱子门人》《朱学论集》《朱子新探索》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朱子传略
第二章 朱子之名号与家属
第三章 朱子之师
第四章 朱子论太极
第五章 朱子论理气
第六章 朱子论天
第七章 朱子论格物
第八章 朱子论修养
第九章 诸生、精舍与书院
第十章 朱子之著述
第十一章 朱子之生活
第十二章 朱子之政绩
第十三章 朱子与张南轩
第十四章 朱子与吕东莱
第十五章 朱子与陆象山
第十六章 朱子与陈亮
第十七章 道统与后继
第十八章 朱子与佛教
第十九章 韩国、日本、欧美之朱子学
朱子年谱要略
参考书目
索引
摘要
     第一章 朱子传略 朱子名熹,宋建炎四年庚戌(1130)九月十五(阳历十月十八)正午,生于福建中部之尤溪县。幼颖悟庄重。四岁,父指天示之日:“天也。”熹问日:“天之上何物?”父异之。五岁入小学。八岁就傅,授以《孝经》。题其上日:“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十四岁丁父忧。奉母率妹徙福建北部建州崇安县五夫里,依父执刘子羽(1097—1146)。子羽为屋以居之。承遗命就学于胡宪(1086—1162)、刘勉之(1091—1149)、刘子翠(1101一1147)。勉之爱之甚厚,以女配之。大约年二十(1149)结?。年十八(1147),举建州乡贡;十九(1148)登王佐榜进士,中第五甲第九十人,为三百三十人中之第二七八。敕赐同进士出身。绍兴二十年庚午(1150)春往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墓。其父朱松由婺源入闽时,质其先业百亩以为资。同乡张敦颐赎之。朱松没后,张公以田归朱氏。朱子回婺源省墓时,以田租为省扫祭礼之用。乡人为坐客以次歌诵,朱子歌《离骚》一首,音吐鸿畅,坐客竦然。二十二岁(1151)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文官三十七级之从九品——大力度优惠级)、福建南部泉州同安县主簿。二十三年癸酉(1153)七月赴任。赴同安途中,往见李侗(1093—1163)于福建中部之延平(今之南平)。李侗与朱子之父为同门友。朱子以三师所授,有释道色彩,而本人亦曾留心于禅,于心未安,乃见李侗。在同安三年,政绩甚著,归途又见李侗。三十年庚辰(1160)十一月三见李侗于延平,逗留数月。李侗教以儒学要旨,遂弃释就儒。 二十六年丙子(1156)七月同安任满,请祠。十二月得监(湖南)潭州南岳庙。宋代置祠禄官,敬老优贤。祠禄甚微,监无守职,亦不在庙居住。于是朱子居崇安讲学。祠禄之官,分提举、提点、主管与监四级。北宋五岳皆置祠。中东西北四岳庙相继没于金。朱子时独南岳庙存。庙在湖南衡山县西南之衡山。朱子之前监是庙者为监察御史。今以此授二十九岁之主簿,不得不谓朝廷厚望之至,而亦朱子同安政绩卓著之所致也。诸年谱云:“自同安归,弥乐其道。其于仕进泊如也。”明年八月,以辅臣荐,召赴行在(杭州)。有阻之者,遂以疾辞。三十二年壬午(1162)五月祠秩满,复请祠。六月,孝宗即位,复差监潭州南岳庙。八月应诏上封事。此为壬午封事。力主格物诚意,反对与金人议和。以二三十岁之青年而获祠禄与召赴行在。实是罕见。 隆兴元年癸未(1163)三月,孝宗召赴面奏。十一月奏事垂拱殿,复申《大学》格物诚意与复仇之旨。其时宰相汤思退(1164卒)方主议和,因除(派任)武学博士,居崇安待次(候职),乃罢祠。乾道元年乙酉(1165)四月至行在就职,以执政钱端礼(1109—1177)力主议和不合,复请祠。五月得复监潭州南岳庙,即拜命归崇安。以后十年,屡召不赴,专意讲学著作。 乾道三年丁亥(1167),年三十八。八月偕门徒范念德访张栻(号南轩,1133—1180)于潭州,相与讨论《中庸》未发之中与已发之和。十一月与南轩等同登衡山,游十日,赋诗甚多。十二月除枢密院编修官,待次。祠秩未满,故待次于家。五年己丑(1169)正月,子在生。九月,丁母祝孺人忧。朱子自云:“泉州同安县主簿,到任(前后)四年,省罢归乡。偶以亲老食贫,不能待次,遂乞岳庙差遣。再任未满,误蒙召对,除武学博士。又以急于禄养,复乞岳庙一次。又未满,间准敕差充枢密院编修官。寻以丁忧,不及供职。”此次监南岳庙,时间比上次较长,然亦未满任也。 七年辛卯(1171)五月,创立社仓于五夫里。仓三亭一,门墙守舍,无一不具,以贮乡民所献与政府所给之粟。遇凶年小饥则只收半息,大饥则全数免除。以乡民四名管理。此与王安石(1021—1086)之常平仓大大不同。盖常平仓置于城市,由政府主办。遇饥荒不及救济乡民。此则乡民自治,就地救济。此制各地仿行,竟达数百年之久。至今五夫里仍有社仓两所。九年癸巳(1173)五月,有旨主管台州崇道观。黄榦(1152—1221)《朱子行状》云:“先生以改秩畀祠,皆进贤赏功、优老报勤之典。今无故骤得之,求退得进,于义未安。再辞。淳熙元年,又再辞。上意愈坚,始拜命。”故由是年六月至三年丙申(1176)五月主管崇道观。观在浙江天台县西北二十里。朱子仍居崇安也。 二年乙未(1175)三月,吕东菜(名祖谦,1137一1181)自东阳(今属浙江金华)来访,留止寒泉精舍,约一个月,同编《近思录》。五月五日序《近思录》后,偕吕氏与门人游武夷山。下旬到(江西)信州鹅湖寺与陆象山(名九渊,1139一1193)兄弟及江浙诸友相会。是为历史上有名之朱陆鹅湖之会。辩论数日,不欢而散。归后成云谷庵。云谷在建阳县北七十里芦山之巅。乾道六年庚寅(1170)得其地。建草堂三间,堂后结草为庐,历数年而亭台始具。又并得山北施氏地。淳熙二年乙未(1175)完成。作《云谷记》以识之。 ……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