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雾锁峨眉

雾锁峨眉

  • 字数: 2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田闻一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22008892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1935年蒋介石坐镇四川到1938年 川军抗日为背景,再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中央和以刘湘为代表的四川地方实力派深度 较量的真实故事。
双方表面上礼尚往来,称兄道弟,暗地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又都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御侮,共同抗日!
历史惊心动魄、惊险曲折, 小说扣人心弦、引人人胜
目录
001 引子佛光显祟
009 第一章黄埔楼上
047 第二章扑朔迷离
069 第三章虚文浮礼
093 第四章暗中斗法
115 第五章神奇天府
147 第六章祸起萧墙
181 第七章山上较量
209 第八章山下斗狠
231 第九章卷土重来
255 第十章风云突变
281 尾声
摘要
    仙山峨眉距四川省省会成都约150公里。在富甲天下,一望无边二望无际,小桥流水人家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地带,它特立独行,兀地而起,纵横苍茫,浓绿葱翠,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山上林密涧深、庙宇重重,半遮半显。终年暮鼓晨钟,缭绕;蜿蜒盘山道上,朝佛进香者往来不绝。山上鹤翔猴鸣,飞禽走兽似乎都是得了法的。
    很奇的是峨眉山优选处金顶。上得金顶风光无限,而奇中很奇的是佛光,壮观程度天下无双。
    每当初夏时节,晨曦撕开夜幕,阳光照亮山谷,一轮金红的朝阳从宇宙深处探出头来。在华贵的云霞烘托中,日轮庄重地给俯身在它之下的无数苍翠浓郁的群山镀上一层金辉,举行光明的加冕礼,每一座山峰都戴上了金冠,仿佛是一群向金顶奔来的精灵,缄默大度地接受鸟兽虫鱼、花草水木例行的顶礼朝拜。这样的时节,往往也就是佛光出现的时候。这时,金顶舍身崖前,一朵神奇的莲花在变幻的云团中慢慢闪现展开,幻化成慈眉善目的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这种种幻化,在不同人眼中是不同的,情感冲动也是不同的。清人丁文灿有《睹佛光》一诗:“云成五色现奇光,形似尼珠不可方。更有一桩奇异事,人人影在个中藏。”
    上得金顶,好容易看到佛光的虔诚佛教徒们,不少人心潮澎湃,出现幻觉。觉得那趺坐蒲团上慈眉善目的菩萨、佛祖在向他们招手,召唤他们到理想的天国去。于是,不能自已的他们,不由在心中喃喃地说――
    啊,这是至高无上的佛在召唤我到极乐世界去啊!
    啊,这是我脱离人间苦海,涅?的好日子啊……
    于是,他们像鸟儿似的张开双臂,纵身向前一跃。第二天,在他们纵身跳下去的地方――那已经是洪雅县境内的二峨山下了,岩边、草地上、密林中……在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收拾干净,残留着摔死者的地方,又会多出一些摔得血肉模糊或四肢分家的尸体;到处血迹斑斑、斑斑血迹;残破的衣物挂在荆棘处、草木间,一派惨状。然而,这种状况仍然一如既往地持续下去。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春天。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当靠前缕金阳破雾而出,将恢宏壮丽、红柱黄瓦、檐角飞翘、金碧辉煌的金顶大庙照亮时,随着一阵清越的水波纹似颤音的钟声从金顶大庙波荡而出,前不久才从五台山游学归来的住持,清云大法师已经在大雄宝殿上给弟子们讲经完毕。
    “阿弥陀佛!”年事已高,身披红色袈裟的清云大法师,用手敲了一下木鱼。他用这个程式化的动作,结束了早课。趺坐蒲团上的大师,虽然苍老消瘦,面容清癯,但精神健旺,坐姿笔挺,真个行如风,坐如钟。他手中捻着一串玛瑙佛珠,眼观鼻,鼻观心,神态安详沉稳。
    堂下,毕恭毕敬,以同样姿态趺坐蒲团上听经的弟子们,站起身来,面向大师,双手合十,低下头去,念一声。“阿弥陀佛”,有序退了出去。就在大师刚要回到自己的静室时,一早他派去巡山的小和尚空空,跌跌绊绊一头撞进来,满脸的惊慌骇异。“何事?”大师抖抖他那一副已然雪白的长寿眉,用他那双细长的、见微知著的睿智的亮眼,很不以为然地瞥了小徒一眼。小和尚空空用急促的语气,向大师报告了一桩很为骇然之事:这个早晨,本不该出现的佛光出现了,舍身崖前,有人跳了崖。
    大师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相当惊吓。要知道,人间的奇端异患、灾难瘟疫,往往都是通过这样的异端发出征兆!这不正常!清云大法师嘱咐小和尚对此事不要声张,要小和尚带他去舍身崖察看。这样的不正常,对于德高望重的大师已是第二次。
    多年前,他还很年轻。就在他就任金顶大庙住持法师不久的一个深夜,睡在温暖禅房中禅床上的他,突然被峡谷中惊马般的阴风怒号惊醒,他凝神侧耳倾听,浊浪排空中,舍身崖下传来声声怨鬼“还我命来”的凄惨呼号。不敢怠慢,他连夜带着那时还是个小沙弥的清明来到舍身崖上,给峡谷中的亡灵做了,念了禳解除殃经。总之,他做得尽心尽意尽情。这一通后,天将破晓,崖下阵阵闷雷似的呼啸逐渐平息,谷中随即传来沉重的叹息:我们冤啊!不要让后人再步我们的后尘……他赶紧安慰亡灵:生即是死,死即是生。逝者不可追!他保证,本届住持当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我会加紧防范,规劝苍生,不再沉迷虚幻,步你等后尘……话说完,只听崖中一阵回应:生即是死,死即是生。逝者不可追!随即一声呼啸,冤死鬼魂化作一阵阴风,呼地而去。与此同时,一道闪电,咚的一声击中他身后金顶大庙,腾起大火。一时,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虽然他带领全寺僧众竭力扑救,但因山上水储备不多,人手太少,火太大,天亮时,庙宇毁损严重,大雄宝殿更是烧成个光架子。
    之后,他带领全寺僧众百般化缘,靠金顶大庙的名气,更靠他的励精图治,百般经营,恢复了大庙。因山上风大,他将庙上所有大瓦换成铜瓦。于是,金顶大庙金光灿灿,焕然一新,很远都可以看到。从此,金顶更是名副其实,香火更旺。而且,他信守诺言,将那临万丈悬崖前的那堵利剑似直指云天的舍身崖上,刀劈斧砍的“舍身崖”三字,请名匠凿得更为深刻更为清晰,刷上醒目的红漆,沿崖打造了多个沉甸甸的石柱。间隔均匀的石柱上,拉上弯弯坠坠的铁链。总之,他是千方百计含蓄地告诫来者,在此可以观景,如要纵身往前一跳者,务必谨慎三思!果然,自此以后,跳崖者几近于无,舍身崖中隆响的阴风再也没有出现过。不意今天竞又出现了异端!
    天光大亮。大师站在崖前,手捻佛珠看下去,头晕目眩。深不见底的舍身崖中,有淡淡的白云升起,蒸腾。团团银棉似的白云之上,有几只矫健的雄鹰上下飞翔。这一切,显得很好安静,好像小和尚空空以前所说的一切是假的,是做了一个噩梦。但他相信,小和尚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他想,当初,遇到那场异端,我在舍身崖前做了,念了通禳解除殃经,才化解了灾祸。然而,今天这时候却是如此安静,说明此异端隐藏很深很凶。这是个假象。是福不是祸,是祸跑不脱!佛法高深的大师认定,这场必然要来到的灾祸肯定就在本年,只是不知某月某日而已。
    惴惴不安的大师转过身来,用那双在雪白长寿眉下阅尽岁月风尘,微微有些凹陷的充满睿智的眼睛,看定趺坐在大雄宝殿顶上那尊真人般大小,雕造得栩栩如生的普贤菩萨。他希望居高临下,慈眉善目,神态睿智的普贤菩萨能给他一点神启。可是,稳坐其上的普贤菩萨一手下垂,一手翘着兰花指,笑而不露,好像在对他说:天机不可泄露!
    为了转祸呈祥,国泰民安,这天之后,清云大法师率全寺僧人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那些天,金顶大庙天天从早到晚青烟缭绕、金鼓银磐;喁喁的诵经声,像山间蜿蜒流淌的一条小河,悠扬而悲切,低沉而洪亮。之后,大法师自知生命已到极限,官布由清明担任住侍,自己闭关修炼。这年七月的一个早上,清明大师像往常一样,前去向清云大法师请安问好。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