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益往直前
字数: 30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水均益
出版日期: 2014-04-01
商品条码: 978753545843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益往直前》是“央视名嘴”水均益近期新力作,倾情回顾央视生涯20年,首次回应“伊战逃兵”、“夜总会风波”等争议事件,讲述与白岩松、崔永元、敬一丹等新闻老兵不得不说的故事,点评央视离职潮,回应月薪26万传言,袒露“名利场中”心路历程。
同时,以冲锋在新闻前沿的记者视角,揭秘亲历伊拉克战争、欧债危机、朝鲜炸毁核设施等重大国际新闻背后的真相,讲述采访普京、梅德韦杰夫、安倍晋三、卡梅伦等国际风云人物的独特感受;并以20年来脚步遍布全球的采访经历,密切关注世界变迁,从曼德拉到金正恩,从法兰西到美利坚……剖析当今世界格局,点评国际热点问题,记录了中国参与世界的脚步。
作者简介
水均益,中央电视台有名记者、主持人、国际问题专家。
1984年入职新华社,曾任新华社驻中东分社记者,是国内首批赴战地采访的记者之一;1993年加盟中央电视台,先后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国际观察》《高端访问》《环球视线》等节目任记者、主持人、制片人等职务,以报道国际大事件为主,是采访国际政要的“第一品牌”。
“战地记者”和“高端访问”是其独特标签。30年来,深入战地,参与过海湾战争、波黑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等战争报道,专访过普京、克林顿、安南、潘基文、比尔·盖茨等400多位国际政要和世界风云人物。
曾多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金话筒奖,入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选“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
目录
第一章 2003伊战采访揭秘
1.伊拉克新闻大战
2.“中国伟哥”贿赂新闻官
3.无奈的分批撤离
4.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5.撤与留的真相
6.战前重逢闾丘露薇
7.凤凰卫视进了巴格达!
8.沙尘暴中的重返
9.冒死拍到定制画面
10.别了,巴格达
第二章 2013伊战十年回访
1.十年重返揭秘伊战
2.萨达姆老家遇险记
3.战后怪胎“绿区”
4.遭遇连环爆炸
5.阿布,我的伊拉克兄弟
6.战争,并非可以重启的游戏
第三章 俄罗斯之行
1.“挑逗”普京
2.险象环生的高端访问
3.我挑拨了“梅普”关系
4.莫斯科遭遇黑暗执法
5.普京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第四章 日本,听我对你说(续)
1.日本众首相,谁见我谁下台
2.狡猾的安倍晋三
3.不要把日本人当“自己人”
4.我是“反日分子”?
5.钓鱼岛会引发中日战争?
第五章 从法兰西到美利坚
1.欧洲真不行了?
2.“穷凶极恶”的美国
3.“可怜”的中国人
4.西方世界的政治家们
第六章 突访朝鲜
1.炸毁宁边核设施
2.平壤印象
第七章 “出使”台湾
1.圆山饭店舌战“台独”
2.不一样的录像带
第八章 央视老兵
1.我和白岩松差点打了一架
2.崔永元辞职
3.我为敬一丹打抱不平
4.怀念战友陈虻
5.我的月薪26万?
6.央视离职潮的背后
7.水均益上哪儿去了?
8.夜总会风波
9.笑对名利
第九章 新闻前沿
1.从采访本到微信
2.从巴格达到钓鱼岛
3.从曼德拉到金正恩
摘要
7.凤凰卫视进了巴格达!
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城,是靠着海湾的一个很小的城市,总共才几十万人口,还没北京的东城区大。我们在报道的时候,耳边会突然响起空袭警报,伊拉克的“飞毛腿”从天而降,视野所及,浓烟升起,某个商场或居民区就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那时候记者们最担心的是化学武器。由于美国人的宣传,大家当时都坚信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他们要报复美国,肯定首先会以驻守在科威特的美军、各国的记者、各个联军的工作人员为目标。如果仅仅是一枚导弹飞来,那造成的破坏大不了就是把这栋楼炸一个窟窿,而化学武器就不一样了。
我们的心一直悬着。
出国之前,冀惠彦利用他在部队的关系,给我们弄了一大批装备,其中有急救包、药箱、钢盔、防弹背心,还有防毒面具,我们一路都背着。到了科威特一看,我们都乐了,驻扎科威特的各国记者,拿出来的装备,足够开一个展览了。蓝颜色的防弹背心,黄颜色迷彩的防弹背心,还有白颜色上面喷着TV的防弹背心和钢盔,人手一个防毒面具,没有的就直接在科威特军需品商店买。据说在国际新闻中心排队也可以领。
做新闻是24小时待命,而防空袭也是24小时戒备。
当空袭警报一响,记者全都一个个从楼上往下撤,拿着防毒面具往酒店地下室飞奔。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空袭警报,也不是第一次面对导弹向我飞来,但防化可不是小事,一枚导弹在其他地方炸了,化学毒气也可能顺着空气飘过来实施第二次攻击。等解除警报,大家再从地下室钻出来各干各的。
那些日子,科威特起码遭受过10次导弹袭击,事后证明,没有一次有化学武器。
在科威特度过的两天两夜,好像两年那么长,每当空袭警报凄厉地在科威特上空回旋时,我心里都会震动,像冰山崩塌,振聋发聩。战场边的媒体就是如此,火线上的记者就是如此,生死大关之前的新闻就是如此,让我难以平静,感慨、冲动、兴奋,五味杂陈。
我们焦急地待在科威特,等待和联军一起进人伊拉克的机会,一个突然的电话,却将所有的计划打碎了。
3月25日,央视《世界》栏目组的同事张郇突然给我来了个电话,他当时在应急对接小组里,配合战争报道特别节目,负责为我和白岩松提供计划、文案、外联等材料。他在电话里第一句话就说:“你知道吗?凤凰卫视的记者进了巴格达。”
我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下,好几分钟没反应过来,一片空白。张郇不说,我也知道是谁进入了巴格达,肯定是闾丘露薇。
我感觉脑袋被狠狠敲了一下!我长期跑中东地区的战地采访,之前又在伊拉克坚守了近两个月,可是现在,我在科威特,凤凰卫视的记者却已经在巴格达!这是失败!其次,这对于中央电视台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我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很多飞舞的文字碎片,那是“9·11”之后社会各界对于中央电视台的诟病,对于凤凰卫视的赞扬。
我靠前地觉得,我与我所供职的媒体,如此荣辱与共,同气连枝。
在约旦与闾丘露薇重逢时,我还专门鼓励过她去巴格达。当时我还处于某种不平衡的心态,觉得我反正没办法,撤出来了,我们中国记者不管哪家,只要有人能进去,也能代表我。但是,当这件事真实地发生,并且摆在我面前的时候,一时间,我失去了方寸,心里的感受非常复杂,有失落,更有不甘心。我心心念念想要做到的事,只差一步之遥,失之交臂,现在却让别人做到了。
张郇有些担忧地告诉我,网上已经有舆论反应了,基本上就是一边倒地对凤凰卫视和闾丘露薇的赞扬,以及对我们的种种责难。台里知道这件事,也觉得挺窝火的,明明之前守了那么久……
我强迫自己深呼吸,冷静下来,然后对张郇说:“我现在也不管别的,对我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已经不在乎了,但是如果凤凰卫视进去了,那我们央视也应该能进去。”接着,我问现在是什么情况,闾丘做了几条报道。在询问的过程中,我已经下定决心:我要不顾一切地回去!凤凰卫视能在那儿待着,我们为什么不能?!
闾丘露薇的行动对我们而言,既是刺激和挑战,也是一个掩护,这使我有了更充足的理由回到巴格达。当然,如果我现在打电话向台领导请示,得到的绝对还是个“NO”,所以不能说。但是不说的话,我要怎么走?我在科威特每天从早到晚都安排了直播,有什么理由可以缺席?还有,就算走得成,要从哪里走?科威特有没有捷径可以进人伊拉克?
我连忙翻出地图,铺在房间的地毯上,开始研究路线。
我首先想,科威特离伊拉克南部的城市巴士拉很近,而巴士拉离巴格达也只有五六百公里,有没有什么通道能先到巴士拉?
但是,伊科边境大军压境,陶冶他们刚采访回来,那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果没有联军的指令和许可,寸步难行。而且,巴士拉到巴格达的那条路遭遇了严重轰炸,新闻报道中说,整条路已经接近瘫痪了,看来,此路不通。
还有一条路,从土耳其北边绕道,驱车两千公里到土伊边境,然后再从边境往下走,一直走到巴格达。但这条路实在太远了,物力和时间都不够。
剩下专享可行的一条路,就是返回约旦,再闯“死亡公路”。
我拿起电话就开始联系各路关系,但是关于约伊边境的情况,没有人了解。不能肯定这一路是否安全,也不知道边境口岸是否关闭,遭遇几次轰炸的“死亡公路”,究竟是否还能通行,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P35-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