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概论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概论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概论
  • 字数: 9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杨源著 著 郭慧娟 绘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586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4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服饰文化, 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那些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中久远的生存现象和历史文化一直流传到近现代, 在 20世纪80-90年代还能见到。本书以民族田野考察笔记为写作基础, 以书中表述内容为永久留存的记忆, 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对中国各民族的服饰特点、装饰形态、服装的类型、款式结构以及制作技艺进行了全面的展现和论述, 同时也分析了民族服饰的文化价值、装饰功能以及色彩审美和图案内涵等文化特征。在这些文化现象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今天,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如何重新认识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和文化遗产, 如何重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 如何保护和弘扬民族服饰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也是本书的思考。
作者简介
杨源,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原副馆长,文博研究员。1999年至2007年任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学会服装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会长等。研究方向为传统服装织绣工艺研究、民族文物研究与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尤其专于民族服饰研究。二十多年来,深入中国各民族地区广泛考察征集民族文物。近年来出版的主要著述有:《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银装盛彩·中国民族服饰》;《中国服饰·百年时尚》;《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少数民族服饰卷》下卷;《中国民族服饰工艺研究》丛书四册主编等。
目录
导论
节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社会作用和文化价值
第二节 中国南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比较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起源与发展
章 少数民族服饰
节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第二节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第二章 少数民族头饰
节 西南各少数民族头饰
第二节 西北各少数民族头饰
第三节 中南和华南各少数民族头饰
第四节 东北和内蒙古各少数民族头饰
第三章 少数民族面饰
节 多姿多彩的耳饰
第二节 涵义深厚的齿饰
第三节 奇异神秘的面具
第四章 少数民族佩饰
节 原始风范的民族佩饰
第二节 华美瑰奇的民族佩饰
第三节 秀美绚丽的民族佩饰
第四节 浑金璞玉的民族佩饰
第五节 意韵古朴的民族尾饰
第六节 华贵富丽的装饰材质
第五章 少数民族文身
节 文身的起源
第二节 古代文身民族
第三节 近现代文身民族
第六章 装饰的功能
节 装饰与信仰
第二节 装饰与标志
第三节 装饰与婚姻
第四节 装饰与历史
第七章 少数民族服装款式与结构
节 服装款式的成因
第二节 服装的款式
第三节 服装的结构
第四节 服装裁剪缝制
第八章 少数民族服饰面料制作技艺
节 纺织技术及工具的发展
第二节 棉纺织工艺
第三节 麻葛纺织工艺
第四节 蚕桑丝织工艺
第五节 毛纺织工艺
第六节 皮毛鞣制工艺
第七节 原始纺织材料及工艺
第九章 少数民族服饰面料装饰技艺
节 织锦技艺
第二节 刺绣技艺
第三节 印染技艺
第四节 面料整理工艺
第十章 少数民族服饰色彩与图案
节 服饰的色彩表达
第二节 服饰色彩心理
第三节 服饰的图案特征
结语?传统少数民族服饰保护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在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中,服饰被视为最直观、最形象地反映人们日常生活及观念的文化形式,是人类文化变迁及文化心理外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是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表征,亦有族群认同和身份归属之意义,是民族自信的表达;少数民族服饰也是民族形象识别的文化符,白族的“风花雪月”、纳西族的“披星戴月”、彝族的“察尔瓦”、赫哲族的鱼皮衣、苗族的银饰、维吾尔族的小花帽、阿昌族插鲜花的高包头、基诺族的尖顶帽……这些独具特色、个性化的服饰,成为人们识别不同民族的显著标志。同时,亦有助于我们探寻一个民族的文化及心理变迁,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服饰不仅织绣染工艺精湛,款式多样,制作精美,图案丰富,色彩绚丽,更是与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信仰、经济生产、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有着密切的关系,承载着各民族古老而辉煌的历史、丰富而博大的文化。少数民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对于少数民族特别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而言,其记录历史、传承民族记忆的意义和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少数民族服饰是见证民族发展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特定时期和环境下的文化产物,民族服饰以其个性化、象征性的方式叙述着每个民族远古的传说和文化的故事,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前世今生。 作为中国民族服饰研究的资深专家,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杨源教授就致力于民族服饰的抢救和保护,她注重田野调查,足迹遍布中国各民族地区,掌握了大量调研资料,熟知中国各民族及其支系的服饰。本书是她潜心撰写的一部厚重之作,详细阐述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服装类型、款式结构、制作技艺、色彩图案以及头饰、面饰、佩饰、文身,深入揭示了各地区不同民族服饰的文化价值、装饰功能以及技艺特点。其中,民族服饰技艺及其相关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工艺技术、款式结构、纹饰内容和传承方式等技艺和文化两大部分,最能体现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特性。因此,完整的民族服饰工艺研究应包括相关文化的研究,这也正是本书所涉及的内容。纵览全书,感觉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研究深入,读来十分真切感人。 当前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发展变迁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成为当下的重要命题。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民族地区越来越受到跨地域经济影响的情况下,保护民族与地域文化特征;如何推动少数民族服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涅槃重生、破茧成蝶,这对所有热爱和关心民族服饰的人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期待。 是为序。 周建新 2019 年 1 月 11 日于文山湖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