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战匈奴 趣说汉匈百年战争史

战匈奴 趣说汉匈百年战争史

  • 字数: 2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 作者: 冬郎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34499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正史的里子、野史的面子,点面皆有 ◎草原王国厉兵秣马,大汉天子护国维权,即便发生于2000年前,今日读来仍是电光石火,较量一触即发,酣畅淋漓 ◎装帧改版后,清新明快,更加年轻化,希望更多的读者都参与进来,与我们一起阅读 ◎读史可以令人聪慧,迷茫之时,历史和哲学会引领我们走出困境,比如,一场汉匈之间的残酷角逐,会带给我们诸多思考,不断思考,今天的我们才会进步,才会前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在昭帝的修养之后,宣帝一次空前的骑兵突袭行动,导致了匈奴大规模的饥荒,匈奴沦为弱国。匈奴四分五裂,内斗不断。最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长安觐见宣帝,俯首称臣。汉朝开始在匈奴的领土上驻军,北匈奴的郅支单于率部西迁,至此,西汉王朝解除了匈奴这个北方威胁。从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到呼韩邪单于入贡称臣,一共绵延了160余年。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本书是一部讲史之作,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具有“实验考古性质”的百年战争纪实。
作者简介
冬郎,原名何志浩。90后青年。安徽池州人,作家。诗词、冷兵器、汉服、历史爱好者。曾取得2014年全国射箭精英锦标赛传统弓项目第六名。著有《大唐文青:唐诗背后的故事》。现在是新媒体从业者。
目录
第一章 狼族的崛起
第二章 大队支书的逆袭(上)
第三章 大队支书的逆袭(下)
第四章 白登之围
第五章 异姓王就是靠不住啊
第六章 一封陌生老男人的来信
第七章 自家人有时候也靠不住
第八章 休养生息
第九章 七国之乱
第十章 军队的发展
第十一章 汉代的蓝军部队
第十二章 建元新政
第十三章 大刀阔斧
第十四章 失败的“无间道”行动
第十五章 天注定的裙带关系(上)
第十六章 有个人回来了
第十七章 天注定的裙带关系(下)
第十八章 “国有制经济改革”和“先军政策”
第十九章 决战漠北
第二十章 暂时的停战—打小怪
第二十一章 大宛马和 C 形包围战略
第二十二章 裙带关系还管用么?
第二十三章 轮台罪己诏
第二十四章 不得不提一个我很佩服的人
第二十五章 霍光摄政
第二十六章 空前的大讨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二十七章 困兽之斗
第二十八章 终极逆袭
第二十九章 最后的决战
第三十章 封疆西域
第三十一章 长安来客

摘要
     第一章 狼族的崛起 提笔之前,我觉得匈奴真该好好感谢中原。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游牧帝国,能够完整地留下自己的帝王世系,甚至留下自己英雄的名字,也算是没有在历史舞台上白走一遭。相比在美洲杀了两千年牛还没有见识过文明的苏族人,他们遇上中原实在是幸运而又不幸。 之前的事情,估计没几个人能知道了,《史记》《汉书》什么的也是闪烁其辞,又说是尧舜时期就有了山戎、荤粥,又说匈奴先祖是夏桀的儿子。我们就从能说清楚的头曼单于被揍说起吧。 这天,秦始皇还沉浸在江山一统的胜利中,一个占卜的,突然求见。两人见面,占卜的就说了一句:“亡中国者,胡人也。” 至少按照记载,始皇帝吃了一惊,因为这个占卜的自己深信不疑,还拿着一部叫《录图书》的预言书。于是一场远征开始了,蒙恬带着三十万人一路推进到河套深处,将此地的匈奴击退,两年后,七十万人的工程队进入北疆,将战国时期秦国、赵国、燕国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的增补,终于连成一片。 关于这次战争的经过,历史记载少之又少,最多一句“却匈奴七百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匈奴被揍得不轻。 看到这里,如果您以为匈奴是躺着中枪,无缘无故遭到侵略,那您可就错了。当时的匈奴没有手工业、农业,商业也就是个萌芽状态,只要发现一个边城的繁华,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什么的,顿时就羡慕嫉妒恨了,怎么办?一个字——抢。当年的赵国深受其害,赵王派李牧镇守北方。在骄兵之计和强大的士气下,匈奴被赵军击溃,赵国边境好歹稳了一阵子。此后的赵国才有能力动员四十万人进行长平会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个动员能力还是足以在七雄之中小小地自吹自擂一下子的。 所以,可能这种迷信活动只是秦始皇发动战争的一个由头,顶多算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是想解除这个不稳定因素,最起码缓解一下吧。有人天天从你家围墙边上的洞里跑进来偷东西你受得了? 接连被揍,还失去了河套地区的匈奴单于头曼按理应该痛定思痛,何况东边的东胡,西边的大月氏也是极其强盛,匈奴可以说是到处受气。刚刚被秦揍得满地找牙,头曼单于又开始打起月氏的主意。我们的故事,也正式拉开序幕了。 头曼单于打月氏,是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当时,大儿子冒顿在月氏国当人质,头曼单于就是想借月氏的手,把冒顿杀了,好让小儿子继位。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战争貌似要爆发了,头曼单于的军队向月氏国进发了。可是冒顿的消息出人意料地灵通,立即上演了“窦尔墩盗御马”,抢了月氏国王的御马,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匈奴。我相信月氏国必然是吓尿了,人质没了,仗非打不可了。结果头曼单于看到儿子骑着骏马出现在自己面前,竟然收兵了,为了象征性地表彰冒顿的勇敢,冒顿还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万骑兵部队。 头曼单于的头脑就是这么简单,这样一来,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征伐月氏的意图,包括冒顿。就算不能确定,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啊。冒顿的聪明远在头曼单于之上,单于的位置,他是要定了。 在当时的匈奴,马鞍没有普及,马镫没有发明,马上格斗的难度系数太大,所以弓箭是匈奴骑兵最重要的兵器,骑射是他们制胜的法宝。当时,匈奴人与中原一样,拥有了早期角弓的制作技术。我本人是个弓箭发烧友,没事射射箭,对弓箭还算了解。记得当初课本对角弓的解释是:用牛角做装饰的弓。我差点没把晚饭喷出来。用现在的话说,角弓是一种层压工艺,用竹或者弹性较好的木材做成胎,也就是骨架,在骨架弓弦一侧粘合上经过精细打磨的牛角片,外侧铺上牛筋。这样可以让每种材料扬长避短,成为一种复合材料,发挥优选的效能,达到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箭速。匈奴人还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硬弓梢,利用弓末端的木质延伸,在不加大牛角牛筋长度的基础上,增加弓的长度,让弓可以拉得更开,储蓄更多的势能,用更长更重的箭来达到极大的穿透性。 直到今天,匈牙利的传统弓仍保留了匈奴弓的造型,匈牙利人的骑射功夫依然是天下第一。12世纪,横行欧洲战场的英格兰长弓还是木单体,傻大黑粗。现在网上很多人盲目崇洋,看了几部欧美大片以为英格兰长弓真的天下无敌。英格兰长弓名声虽然响,呵呵,根据我玩弓多年的经验,这种竹木单体还是直拉的破棍子,同样的箭重下,一百多磅英长的初速顶多抵得上层压反曲的七十多磅,无论是性能还是工艺,绝对不是一个档次。 歪楼了,总之冒顿不知从哪儿得来的启发,利用角弓箭速的优势,他发明了鸣镝——我们后世称之为响箭。因为箭的速度快,射出去之后,前段的孔中会灌进去空气,空气在这种特殊箭头的空腔里震动、共鸣,发出巨大的响声。当时的鸣镝箭头应该是牛角做的,响声很大。 他对手下的一万弓骑兵说:“我的响箭射向哪里,你们就也给我往哪里射,不射的,斩首!”于是天天拿些阿猫阿狗野生动物啥的搞搞实弹演习,稍微迟疑的说不定就得掉脑袋。训练一段时间,成绩斐然。一天,冒顿突然朝着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