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冯硕仁冯菊芬传/雨花台烈士传丛书
字数: 12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樊振
出版日期: 2019-12-01
商品条码: 978721421643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23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弘扬雨花精神,传承红色的经典读物,不少烈士为首次立传。
内容简介
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之一,记叙了涉及冯硕仁和冯菊芬两位烈士的一生。冯硕仁,男,东海县白塔埠人,在国家处于危机存亡之秋,冯硕仁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1932年初,冯硕仁不幸被捕。七八月间,冯硕仁英勇就义于南京。冯菊芬,女,江苏省东海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海县白塔埠地区最早的女党员。9月就义于南京雨花台,牺牲时21岁。
作者简介
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联合启动《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编纂工作,组织动员烈士籍贯所在地党史部门参与编纂工作。本册作者为樊振。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出生于大埠子
富裕家庭
堂兄妹入学
第二章 革命思想的启蒙
参加游行
相继升学
砸碎土庙神像
初到博望
再访佛陀寺
第三章 早期在家乡的革命活动
开展反封建斗争
冯菊芬走上革命道路
组织妇女解放运动
第四章 海中学生运动
结识校外进步青年
自称“革命猪”
冯硕仁加入共产党
支持黄包车夫罢工
参加教师索薪斗争
参加抗捐活动
与学校反动当局的斗争
第五章 在白塔埠、牛山等地的革命活动
领导白塔区委工作
参与收山斗争
协助地下交通站建设
策动雇工要求增加工钱
领导农民抗钱粮斗争
参与牛山暴动
转移秘密文件
冯菊芬被捕
多方营救
冯硕仁躲过敌人追捕
第六章 冯菊芬赴上海
胞弟等人先行转移
参加省委训练班
掩护“也萍”
浦滨握别
第七章 冯硕仁前往中央苏区
在江西参加红军
参加龙冈战斗
第八章 冯菊芬转战南京
参加南京暴动
被叛徒出卖
血洒雨花台
第九章 冯硕仁转战南京、上海
打入国民党军队
参与营救邓演达
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
介绍信暴露身份
雨花台就义
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出生于大埠子 民国初期的东海县,东临黄海,东南与灌云县接壤,西南与沭阳县毗连,西北紧邻山东省郯城县,北为赣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境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共东海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驻地由东海城(今海州)迁到了后来的牛山镇(今牛山街道)。 时间回溯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海州直隶州大浦港开放,临洪滩新浦庄逐渐发展成为货物集散的小镇,新浦成了新兴的区域性商业和轻工业中心。1907年,海州大埠子(今东海县白塔埠镇白塔村)开明地主冯之绪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冯之绪为儿子取名硕仁。“硕”语出《诗经·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仁”语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同时也希望儿子待人如己,做个仁德之人。 1909年夏,白塔埠连降数日大雨,鲁兰河水猛涨,涌人人家,营庄等村房屋倒塌,无人过问。普通民众大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年的12月16日,冯硕仁的堂妹冯菊芬在大埠子出生了,由于在兄妹中排行第五,乳名五丫,长辈都亲切地叫她“五姐”。 1912年1月,海州撤州建县。因东濒大海,沿用古东海县名。南京临时政府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县治设在东海城。 冯硕仁的父亲冯之绪(排行第五)与冯菊芬的父亲冯之缮(排行第三)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冯之绪讲义气,好打抱不平,因而未到不惑之年便有冯五爷、五老爷的尊称。 冯之缮夫妇是一对严父慈母,生活俭朴,辛勤劳作,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七口之家,到冯菊芬上学时的1918年已购置土地100余亩,建有房屋20间,在村中属于富裕家庭。家中人丁兴旺,与邻里关系和谐。后来冯菊芬牺牲后,冯家拿出自有土地的三分之一,无偿分给了本村中的贫雇农养家糊口。 冯之绪、冯之缮兄弟同情革命,经常招待革命同志们饭食,并为他们在自己家开秘密会议提供方便,从未出现过差错。在大革命时期,特别是中共地下党在白塔埠地区成立石峰支部后,冯家接受新思想和共产党的主张,不但教育子女走向进步、走向光明,而且积极支持冯菊芬加人中国共产党。冯菊芬母亲张氏,开明慈善,育有五女一男,对儿女的进步行为,从未阻拦过。 冯之缮二女冯洁冰,也是中共早期党员,她于1906年出生,比冯菊芬大三岁,19岁时听从父母安排,嫁给白塔埠镇王小埠人王渔古为妻。 冯硕仁、冯菊芬的少年时代,中国正处在外侮内乱、灾难深重的时期。军阀混战,苛捐杂税繁重,土匪遍地,广大农民逃荒要饭,卖儿鬻女。东海民间素有“羽山到磨山,土匪万万千,茂林山上点点卯,震动海(东海)赣(赣榆)临(临沂)郯(郯城)半边天”之说,土匪之多,可见一斑。 在白塔埠,冯家由于势力大,较少受到土匪的骚扰。冯氏家族重视教育,在海州一带颇有影响。早在乾隆年间,清太学生冯景禄先生(号石峰)就在白塔埠创办了景禄书院,设文武两个学堂。1905年,更名为西岩高学堂,教授新学。教师有冯之纯、冯之绣、冯之纁、冯弼仁、冯安仁、冯寿彭等人。冯硕仁从小便在这里玩耍和读书学习。1913年,东海县将39镇划分为7市2乡。由于冯氏家族德高望重,培养了众多位高权重的门生及政府要员,县政府便以景禄书院创始人冯景禄的号将白塔埠一带命名为石峰市,辖白塔埠、驼峰、高桥、王家沟、平明、卸甲坊、石湫7镇。 1914年,金永(道坚)任东海县执法官,捕杀筹办“渔团”的无辜百姓300人。美籍基督教传教士、医生慕庚扬于海州西门外建成义德医院并开业。1915年12月,白宝山出任海州镇守使。1916年5月24日,白宝山部士兵在海州抢劫财物、焚烧店铺,东海人称“五二四”兵变。1916年,美籍牧师顾多马于西门外朱沟创办崇真中学,美国人闻声任校长。旧社会劳苦人民的苦难,美国传教士带来的新鲜事物,在冯硕仁、冯菊芬兄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7年,已在私塾学习并有一定基础的冯硕仁就读于石峰市小学。当时的教师,多数都是很优秀的。如杨其珍,读高中时曾获理科第一。当时的教学,以英语、国文、算术三门学科为主。 ……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