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冷战国际史研究.12

冷战国际史研究.12

  • 字数: 45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 李丹慧 编
  • 出版日期: 201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12421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苏联控制着其卫星国与中国合作的所有领域:从经济,到文化,到较敏感的科技合作,当然很主要的还是军事合作和党内联络;甚至连每年的双边贸易协议及其进出口货物清单都要得到苏联的批准。 
目录
卷首语
专题研究
对华国际真相:揭开中苏关系最后阶段的史实
1949-1986年中苏互动下的波中关系
对华国际时期的东德和中国

青年学者论坛
国共内战时期与苏军的经济合作——以大连为中心

书评·书介
《两个太阳:中苏争夺领导权的斗争,1962-1967》评论
《冷战在亚洲:争夺人心的斗争》评论

口述历史
朝鲜战争美军老兵回忆中国志愿军战俘问题
苏联专家勃得列夫一家五代人同我们的深厚友情
非洲丛林中的新使命——马法贤老人访谈录(六)
上海小三线口述史选编(一)

档案文献
苏联集团国家有关中国和对华国际文件节选(1966-1987)
中法建交多国档案选编(三)—法德澳解密档案
留苏日记:、接见中国留苏学生 
摘要
    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国对东欧发动了魅力攻势。1980年3月4日,苏联驻柏林、华沙、布达佩斯、布拉格、索非亚、乌兰巴托、哈瓦那、河内、万象、北京、平壤、金边、布加勒斯特和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都收到一封电报,内容为分析中国如何将社会主义国家分为三类,并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离开苏联。朝鲜、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些自命不凡的民族主义者被支持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越南、古巴、老挝和蒙古受到不断的攻击;对苏联的东欧盟国则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对其“内部事务进行粗暴地干涉”,另一方面暗示他们“会得到丰厚的利益,尤其是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电报要求苏联驻各国大使进行维稳活动,提醒其他国家反对北京的真实意图,并要他们尽自己的优选努力,小心控制与中国驻各国的各类代表间的交往。其目标是为了“消弭个别社会主义国家政策中的对我们的不良倾向”。首先,这指的是东德。勃列日涅夫通过警告昂纳克(Honecker),就反对中国政策的必要性亲自定下调子:“与中国的谈判需要极大的耐心、谨慎,以及对我们每一个步骤的准确计算。话虽如此,我认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重要的是不能削弱对中国政策的对抗,中国的政策是与和平及靠前安全目标背道而驰的。”
    苏联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在后一次于1980年6月在波兰举行的对华靠前会议上,东德带头抵制罗满宁关于主义在毛去世后仍然不变的观点。虽然苏联已经提前派出两名代表起草会议材料和决议草案,以抵消波兰人的抵制,东德代表团还是对很后文本提出了43条修改建议,且其中多数被通过。值得一提的是,东德坚持删除莫斯科采用的“欧—亚机会主义”——这个试图把北京和欧洲共产主义的危险联系起来的用语。同时,东德还要求新做一份对中国现实情况的分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