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祭祖经邦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

祭祖经邦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

  • 字数: 3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 作者: 张雁勇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99127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祭祖经邦:〈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一书对传统经典《周礼》所见天子宗庙祭祀进行了专题研究,属于“三礼学”的研究范畴,其学术贡献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在运用历史文献考证和分析方法的同时,该书也择取和借鉴国内外考古学、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学等学科的相关材料、理论、方法、解读,系统考察《周礼》所见天子宗庙祭祀的祭祀对象及类型、祭前准备事宜、祭祀之日的仪式和社会功能。在研究过程中,按照描述事实—分析寓意—探索功能的思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既着力于天子宗庙祭祀内容的细致梳理和考辨,又注重对其寓意的阐发和社会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的探索,试图挖掘出那些在信仰和仪式背后起着支撑作用的各种文化要素。 第二,探索祭祀的社会功能。作者将天子宗庙祭祀的社会功能归结为“祭祖经邦”,主要表现为:追念、祈福于祖先及增强宗族内聚力,巩固君臣关系,以孝道垂范教化臣民,将礼义嵌入人心,确认与展示祭祀者的身份及地位,此外还有与政治相关的娱乐和审美功能。作者指出,这些社会功能既是天子宗庙祭祀系统正常运行的逻辑结果,又是支撑它得以存在的重要支柱。 第三,把握祭祀的结构性来源。祭祀制度一般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所以虽然不能推断出《周礼》关于天子宗庙祭祀的具体记载与周代礼乐社会接近吻合的结论,但也有理由相信,这些记载反映的总体文化结构、寓意以及社会功能,都与天下共主的周代礼乐社会实际情况相去不远。可以说,周代天子宗庙祭祀为《周礼》所载天子宗庙祭祀的结构性来源。 第四,由个案而至学术反思。通过鸟兽尊彝的形制和寓意、祭服图案等具体问题的探讨,作者就学界运用考古材料和西方理论而对《周礼》作出的解释提出了反思性意见。作者认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考古材料的局限性,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不可断然否定文献记载;西方理论的传入为我们理解周代礼乐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但是要想对周代礼乐文化作出合理的解释,不能机械照搬出于西方文化土壤的理论,而是需要继续深入到这一礼乐文化体系中给出具体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着力于天子宗庙祭祀内容的梳理和考辨,又注重对其寓意的阐发和社会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的探索,试图挖掘出那些在信仰和仪式背后起着支撑作用的各种文化要素。
作者简介
张雁勇,1983年生,山西原平人。现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先后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先秦史、道教史、历史理论,致力于现象史学等史学科学化问题的探索。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史学月刊》《历史教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2019年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选题的学术价值/001
第二节研究现状之述评/004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022
第一章《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的对象及类型
第一节祭祀对象/035
一、先王与先公/035
二、先妣/037
三、功臣/039
第二节祭祀类型/042
一、常祀/042
二、因祭/055
第二章《周礼》天子宗庙祭祀前的准备事宜(上)
第一节器服与祭品/075
一、器物/080
二、祭服/195
三、祭品/227
第二节祭器与祭品的清洗与检查/269
一、祭器与粢盛的清洗、检查以及郁鬯的检查/269
二、牺牲的清洗与检查/272
第三节器服与祭品神圣性的象征方式/276
一、以多、大、下、文、素为贵/278
二、以洁美之状体现德行善美/282
三、以祭器象征国家政权/284
四、法天地则阴阳/285
五、以物象和仪节寄寓教化和训诫/290
六、以巫术营造神圣氛围/292
七、以异为敬/293
第三章《周礼》天子宗庙祭祀前的准备事宜(下)
第一节卜筮/297
一、大宰和大宗伯莅临占卜/298
二、龟卜程序/300
第二节发布与执行誓戒禁令/304
一、大宰总掌誓戒/304
二、誓戒的进一步传达与执行/306
第三节准备乐舞/322
一、悬挂乐器/322
二、鼓征学士/324
第四节立尸与为期/325
一、立尸/325
二、为期/328
第四章《周礼》天子宗庙祭祀之日的仪式
第一节呼旦告时、陈列祭器祭品及告洁告备、次位/332
一、呼旦告时/332
二、陈列祭器祭品及告洁告备/333
三、次位/335
第二节迎神/336
一、《大司乐》所载迎神乐歌/336
二、金奏和升歌/339
第三节祼礼/345
一、祼礼前的清洁/346
二、祼礼的仪节/347
三、祼礼的奏乐/349
四、祼礼的功能/351
第四节迎牲、杀牲与割牲/352
一、迎牲/352
二、杀牲/355
三、割牲/358
第五节进献笾豆之实、牺牲、酒与粢盛/359
一、朝践之礼/360
二、奠爵/367
三、烹煮牲体、进献馈食笾豆、荐爓、献酒、献燔/368
四、迎接与进献粢盛/374
五、食祭/376
六、荐熟、侑尸、献酒、献燔、进献笾豆/377
七、乐舞/382
第六节赐酒于助祭者和执事者/395
一、赐酒于助祭者—士/395
二、赐酒于执事者—郁人和量人/397
第七节仪式的退出/398
一、祭爟/398
二、送尸/399
三、撤除俎和豆笾/399
四、藏隋与尸服/402
第五章《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追念、祈福于祖先及增强宗族内聚力/406
一、表达思亲之情/407
二、感恩祖先政治遗产并谨守其法度/408
三、祈求祖先赐福/410
四、增强王室宗族内聚力/412
第二节巩固君臣关系/415
一、天子施惠于助祭者/416
二、天子施惠于诸侯/417
第三节以孝道垂范教化臣民/421
一、天子宗庙祭祀的教化是典范政治/422
二、天子宗庙祭祀孝道教化的强迫性/424
第四节将礼义嵌入人心/425
一、礼义的展现形式/426
二、礼义的传播模式/427
三、礼义传播的强迫性/428
第五节确认与展示祭祀者的身份及地位/429
一、确认与展示天子的身份及地位/429
二、确认与展示王后的身份及地位/430
三、确认与展示众臣的身份及地位/431
第六节娱乐与审美/433
一、娱乐与审美融于一体/433
二、娱乐与审美的政治属性/435
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