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

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

  • 字数: 36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任继周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924476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1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从绪论、时之维、地之维、度之维、法之维、伦理学容量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目录
序言
前言
绪论
篇 时之维
导言
章 时在中国农业文化中的特殊含义
节 时的物理学特性与时的量纲
第二节 时的农业伦理学协变
第三节 农业伦理观时宜的共性
第四节 农业伦理系统时宜的类别原则
第二章 农业伦理学的时序观
节 农业伦理学的时序属性
第二节 农业伦理学的时序阐释
第三节 农业伦理学的时序表征
第三章 史前时期的农业伦理观
节 原始氏族社会伦理观
第二节 中国史前时期农业伦理观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史前时期对伦理观的重大贡献
第四章 历史时期的农业伦理观特征
节 奴隶社会的伦理观
第二节 封建时期的农业伦理观
第三节 皇权社会的农业伦理观
第四节 现代社会转型期的农业伦理观
第五章 当代后工业化时期的农业伦理观构建
节 农业工业化的伦理学反思
第二节 工业化时期生态伦理观的错位与演进
第三节 后工业化时期生态伦理观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带来的伦理问题
小结
第二篇 地之维
导言
章 土地的农业伦理观起源
节 地的农业伦理学内涵
第二节 地的农业伦理学理解
第二章 土地生态的农业伦理学认知
节 土地生态系统的农业伦理学思想
第二节 土地生态的农业伦理学原则
第三节 土地生态的农业伦理学价值取向
第三章 地理带性的农业伦理学认知
节 地理带性与适宜性农业生产
第二节 地理带性的农业伦理学意义
第四章 地境类型的农业伦理学认知
节 地境类型维的发生学意义
第二节 地境类型维的农业伦理学阐释
第五章 地境有序度的农业伦理学认知
节 地境有序度的释义及表征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地境有序度特征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地境有序度维持
第六章 农业伦理学地之维有序结构的维持
节 农业生物的多样性是地之维有序结构的基石
第二节 生态互补性土地利用是地之维有序结构的保障途径
第三节 可持续耕作是地之维有序结构的调控手段
小结
第三篇 度之维
导言
章 度的普遍性
节 度的概念释义
第二节 度的存在条件
第三节 度的时代审视
第四节 度的哲学升华
第二章 度的量化与表征
节 阈值:涵义与测度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容量
第三节 社会伦理学容量
第四节 农业伦理学之度的量化表达
第三章 农业伦理观之中度法则
节 中度法则的文化蕴涵
第二节 中度法则的三维解析
第四章 度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
节 种植业的度
第二节 畜牧业的度
第三节 渔业的度
小结
第四篇 法之维
导言
章 生态系统之法
节 违背自然规律的教训
第二节 生态学问世的意义
第三节 生态系统及其法则
第四节 走向绿色未来的生态文明
第二章 农业界面之法
节 农业系统界面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界面系统耦合与农业系统发展
第三节 界面的农业生产潜势
第四节 界面与系统相悖
第三章 农业层积之法
节 前植物生产层的伦理学含义
第二节 植物生产层的伦理学含义
第三节 动物生产层的伦理学含义
第四节 后生物生产层的伦理学含义
第四章 动物保护之法
节 中国农耕社会有关动物资源开发的规范性法令
第二节 中国文化关于动物保护主张的哲学理由和宗教信仰
第三节 中国动物保护伦理的现代意义
第五章 食品安全之法
节 中国古代社会有关食品安全的规范性法律和准则
第二节 西方食品安全规制和伦理反思
第三节 构建现代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第六章 美丽乡村之法
节 旧耕地农业给乡村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文化和伦理基础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时代和新理念
小结
参考文献

主题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