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秒销 社交营销的流量变现模式 模式版

秒销 社交营销的流量变现模式 模式版

  • 字数: 1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 作者: 陈爱民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28528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交营销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巨大入口,是当前互联网营销的重要模式。从营销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交营销回归了营销的传播本质,全面注重营销为人服务,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当前,无数直播营销案例与社交媒体营销案例都证明了社交营销拥有无限潜能。做好社交营销,用好社交营销的巨大流量,才能令“秒销”梦想早日实现。本书从趋势篇、架构篇和展望篇等三个部分全面介绍了社交营销系统,阐述了社交营销的趋势与未来商业格局,并全面介绍了社交营销的主流模式、社交营销平台、社交营销的黄金法则,还系统讲解了社交营销攻略中的引流、运营、内部管理等具体方法,是一本的社交营销普及读本。
作者简介
陈爱民,互联网+转型实战专家,上海海倍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爱民将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和市场一线社交营销实战经验相结合,支持众多企业进行营销系统升级迭代,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曾出版互联网专著《互联网+:人人都能看懂的互联网+转型攻略》《O2O未来就绪》《共享单车》,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目录
趋势篇 社交是新商业时代优选的营销
第一章 被颠覆的大营销环境
从“企业为王”到“用户为王”
消费者“进化”带来的营销变革
消费场景与消费痛点的变化
流量的变迁:从公域到私域
渠道下沉——新零售时代来临
需要回归本质的营销
第二章 无社交,不营销
“指尖”上的营销革命
互联网不是扁平化,而是更圈层化
无社交,无精细化营销
得1000个铁杆粉丝者得市场
比粉丝经济更有黏性的社群经济
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本质就是社交营销
第三章 社交营销重塑商业格局
先圈人,再圈钱
可以造景的社交营销
用口碑塑造品牌
分享即营销
服务即销售
可以裂变的用户
去中心化的“人人电商”
架构篇 社交营销要做好顶层设计
第一章 社交营销主流模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短视频营销:有料更有效
“双微”营销:流量圣地,实力圈粉
线上+线下的社群营销:体验+购买的闭环营销
直播营销:“润物细无声”中做营销
联动营销:资源联合的营销狂欢
互动小测试:好奇心引发的全新营销模式
拼团模式:利用用户关系链进行裂变
第二章 活用社交平台,实现精准营销
微信朋友圈: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鱼塘”
微信公众号:私域网络,高效传播
微商城开发:以商会友
微博:深挖粉丝经济的潜力
QQ社群:每一个QQ社群都是一个社交圈子
抖音:不一样的短视频“烟火”
百度贴吧:因兴趣而聚的互联网“部落”
豆瓣:文艺青年聚集地
知乎:高质量的问答社区
第三章 社交营销的黄金法则
数据才是你的资产
……
展望篇 社交营销将成为未来营销的新风口
摘要
     可以造景的社交营销 现在的消费者,无不渴求着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达成自己的购买心愿。例如,消费者想要吃汉堡时,总希望服务员能在最一时间将汉堡递到他们手上;消费者吃完饭想要结账时,总恨不得马上付钱后走人,谁也不愿意排队。 面对这样的消费者,商家要做的就是制造让他们感动的场景,也就是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感。这就好比航空意外险之所以在机场卖得特别好,是因为乘客来到机场后,会突然想到飞机有坠落的危险,这个场景便激发了乘客购买意外险的需求。也就是说,特定的场景激发了购买的欲望。 营销也是如此,而社交营销又在造景上有着独特的先天优势。 在造景的过程中,大数据是社交营销优选的帮手。商家可以利用大数据,轻易描绘出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喜好及所在地域的特征,然后根据其特征,打造相应的场景来吸引顾客购买或消费,这是最简单的造景。 场景的构建源于商家对目标人群的有效洞察。社交营销全面互动的交流特征让商家可以随时掌握用户消费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在情人节、春节等节假日,商家就可以设置相应的场景,使用户沉浸其中,从而激发其购买欲。例如2020年年货节期间,京东设置的大焕新、囤年货、送年礼、买洋货、办土货;阿里设置的走亲访友、聚惠轰趴、新年大餐、旅游过年、新年焕新等,都是具有场景性质的导流活动,这些场景化的设置同样可以用到我们的社交营销中。 另外,社交营销有着强大的社交聆听功能,这让商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并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策划出具有针对性的沟通内容和场景形象。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可以随时分享商品信息和对商品快速做出反馈,这就让商家应对用户的临时需求成为可能。有时,用户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有时从用户对商品的评论中我们也能看出端倪。对于商家而言,不要盲目向用户推送信息,而是要通过分析推测出用户想要的场景,然后去制造场景,进而引导用户消费。 例如,当商家在社交聆听中得知有用户要去参加酒会时,那用户就可能基于酒会这一活动产生出衣着、打扮、自我表现等强关联的需求,从而产生消费行为。商家可以通过构建酒会这一场景来烘托自己的产品进而刺激消费者,使其产生消费行为。 此外,商家可以根据消费者所在环境的不同,做出相应的推广活动营销,这样也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像前面例子中,在机场售卖的航空意外险一样。 当然,有效的社交聆听还能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商家要做的就是不断关注用户对产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并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另外,在营销时,在微博中“卖萌”,在最中分享干货,都不如在产品的体验感上下功夫,因为用户最关心的还是产品体验的好坏。如果这一点得不到满足,那营销就很难进行下去。既然社交营销为我们设置了“与用户做朋友”窗口,我们就需要始终把提升用户体验感作为自己的宗旨,而这也是其他营销手段所不具备的。 做社交营销其实也是做人情,现在的消费者都不喜欢冷冰冰的营销模式,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社交这个窗口,为用户制造相应的场景,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感。有场景、有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增值服务。对于商家而言,这种增值服务是能打动用户、提升产品口碑的。 P44-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