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忏悔录

忏悔录

  • 字数: 53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法)让-雅克·卢梭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39603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卢梭《忏悔录》,一本真实的精神自传,给迷茫的青年人以指引 近代自传体文学的奠基之作。卢梭在书中袒露人的本性,表达真诚。 ◎时代先驱 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青年译者法文直译本 典雅醇厚,注释详细,帮助青年读者了解此书。
内容简介
《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自传。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但直到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有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童年时给别人当过学徒。由于生活过于困苦,卢梭在16岁那年离开家,开始四处流浪和漂泊的生活。后来,卢梭搬到法国巴黎定居,并在那里开始他的写作生涯。卢梭是近代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思想家。他崇尚以顺应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为此,他创作了有名教育理论小说《爱弥儿》。书中,他深化了爱和友谊的情感表现,让父母的教育思想摆脱陈旧的教育理论观的束缚;他使儿童睁开双眼,观察美丽多彩的大自然;他使自由成为一个儿童成长的目标;他对后来人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卢梭还著有《新爱洛伊斯》《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目录
《忏悔录》无目录
摘要
     第一卷 发自肺腑,由内而外。 现在,我要做一件少有、后无来者的事:将一个人的全部真相展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只有我。 我能感知到自己的心,也了解别人。我和我见过的任何人都不同,我甚至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另一个跟我一样的人。也许我并不比别人优越,但我至少和他们不同。大自然创造我之后便打碎了模具,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只有读完我这本书才能作出判断。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会拿着这本书走向至高无上的审判者,我会大声说:“我所做过的一切,我的所思所想,都在这本书里,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以同样的坦诚记录一生中的善与恶,既没有隐瞒任何坏事,也没有凭空增加任何好事;也许某些地方做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但那只是为了填补记忆中的空白;我可能会把自己信以为真的事情当作真实发生的现实,但绝不会明知是假却硬说成真的。当时的我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在我卑鄙龌龊的时候,我就写下自己的卑鄙龌龊;在我善良忠厚、品格高尚的时候,我就记录自己的忠善和高尚。万能的上帝,我将内心接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世人和您一样清晰地看到我的内在。上帝啊,请让我的同类聚集在我周围,让世人倾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可耻行为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悲惨遭遇而羞愧。让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您面前,以同样的真诚剖析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做得更好!” 1712年,我出生在日内瓦,父亲伊萨克·卢梭和母亲苏萨娜·贝尔纳都是瑞士的普通公民。祖父生育了十五个子女,原本就微薄的财产分到父亲手里几乎不值一提,我们全家只能靠父亲做钟表匠挣钱糊口,他的手艺也确实非常灵巧。母亲是贝尔纳牧师的女儿,家境相对富裕。她聪慧美丽,父亲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才和母亲终成眷属。我父母的感情差不多从两人出生时就开始萌芽,伴随他们一起长大。从八九岁开始,父母每天傍晚都一起在特莱依广场上散步玩耍。十岁时,他们已经再也离不开彼此了。两人彼此欣赏,十分默契,让他们从习惯中产生的感情愈发牢固。他们都是天性温柔而敏感的人,都在等待着发现对方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一刻,或者不如说,是这个时机在等待着他们。两人都心照不宣,谁也不愿先开口,命运似乎在阻挠他们的感情,却反而让爱火更加炽热。热恋中的青年得不到心爱的姑娘,在相思之苦的煎熬中日渐憔悴。她建议他去旅行,在旅途中把她忘记。他踏上旅途,最后却无功而返,回来后反而爱得更加深切——他发现自己的心上人还是那么温柔而忠诚。经过这次考验,他们终于决定厮守终身。于是他们海誓山盟,在上帝面前立下了婚姻的誓言。 我的舅舅加布里埃尔·贝尔纳爱上了我父亲的姐妹,然而我的这位姑母提出了一个条件:只有他的姐妹肯嫁给她的兄弟,她才同意嫁给他。于是,爱情成全了一切,一天之内定下了两桩婚事。这样,我的舅舅成了我的姑父,他们的孩子是我双重意义上的表亲。一年后两家各诞下一个孩子,后来两家因故分开了。 贝尔纳舅舅是一位工程师。他为匈牙利和神圣罗马帝国效力,在欧根亲王麾下供职,后来在贝尔格莱德围城战中立下了很好功勋。而我父亲在我专享的哥哥出生后,便应诏前往君士坦丁堡担任宫廷钟表师。 父亲不在家的那段日子里,母亲的美貌、气质和才华吸引了许多崇拜者。法国公使德·拉·克洛叙尔先生是最殷勤的一位。当时他的感情一定非常强烈,因为三十年后他和我谈起母亲时,依然为之动容。不过我母亲坚决地拒绝了所有仰慕者,不仅仅是因为品德高洁,更是因为她深爱自己的丈夫。她催他赶紧回来,他便抛下一切回到了家。我就是父亲这次回家种下的不幸果实。十个月后,母亲生下了我这个孱弱多病的孩子。为了让我来到人世,母亲付出了生命,出生本身便是我一生无数不幸中的第一场悲剧。 我不知道父亲当时是如何忍受丧妻之痛的,但我知道他一生都没有释怀。他觉得在我身上看到了母亲的音容笑貌,却又无法忘记是我让他失去了她。每当他拥抱我的时候,我总能从他的叹息和近乎痉挛的拥抱中,感受到爱抚与凄楚交织的悔恨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亲昵反而愈发温柔。每当他对我说:“让一雅克,我们来谈谈你的母亲吧!”我便说:“好啊,爸爸,那我们又要哭一场了。”每每这么一说,父亲就开始抹泪。他常哽咽着说: “唉,把她还给我啊!让我心里好受一点,减轻一些失去她的痛苦。她走了,我心里空落落的。填补我内心的空虚吧!孩子,假如你不是你母亲生下的,我还会这么疼爱你吗?” 母亲去世四十年后,父亲在第二任妻子的怀抱中死去,临死之前却始终呼唤着发妻的名字,心里始终眷恋着她的音容笑貌。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