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刘胡兰

刘胡兰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22506166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该丛书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用他们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构筑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用英雄典型讲故事、树榜样、传能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内容简介
本书系《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丛书之一。书稿内容描述了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参加儿童团、从事妇女工作、入党、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等一系列光辉事迹,解读了她从一个普通农村姑娘成长为革命英雄的人生历程。全书不仅让读者看到党的力量、毛泽东思想的力量,使刘胡兰从一个普通农村姑娘成长为真正的无产阶级英雄,而且还让人们更加具体真切地了解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深刻内涵。
作者简介
魏鹏,笔名韦芃,男,1964年4月生于徐州睢宁,江苏省作协会员。曾在《雨花》《芒种》《青海湖》《上海文学》《天津文学》等刊物发表大量作品。著有诗集《魏鹏诗选》,散文集《缤纷世界》,小说集《白与黑》等。
目录
两个妈妈一样亲
世上没有救世主
难忘一位勤务员
做人要做硬骨头
办冬学脱颖而出
观音庙里剁军鞋
路见不平一声吼
没有党旗的宣誓
党员会上的发言
一块手帕表深情
危难时刻显身手
两个人的不眠夜
怕死不当共产党
刽子手难逃天网
摘要
     两个妈妈一样亲 刘胡兰原名叫刘富兰,生于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英勇就义。毛主席闻讯后,为她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烈士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2009年,刘胡兰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胡兰的生母王变卿是山西省文水县王家堡人。王家堡是一个大村庄,也是一个英雄的村庄,600多户人家,出了200多位抗日英雄。王变卿的父亲王耀龙生于1876年,母亲王郝氏生于1884年。他们在村子里有三间瓦房,一个小院子。老两口勤劳俭朴,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在王家堡,王耀龙爱干净是出了名的,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打扫院落,把小小的土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屋外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就连到地里锄草,也总要比别人家多锄两遍。 1918年夏天,汾河发了一场大水,这给王家堡带来了多年不遇之灾。王耀龙的家具、粮食、被褥、衣物、锅灶和多年的积攒,全被大水冲走了。顷刻间,王耀龙家一贫如洗。王郝氏悲痛交加,连气带病,第二年春天就去世了。那一年,她的三女儿王变卿只有四岁。 1931年,17岁的王变卿嫁到了云周西村(已改名为刘胡兰村)o王变卿憨厚老实,孝敬公婆,勤劳能干,是大家眼里公认的好媳妇。第二年,生下了长女刘胡兰。 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和王变卿一样为人忠厚。刘胡兰的大爷(伯父)刘广谦常年在外,挣点现钱补贴家用。大娘和妈妈一样跟着奶奶纺线织布,烧茶煮饭,料理家务。奶奶生活简朴,勤俭节省,是过日子的能手。奶奶也一贯迷信,信鬼信神,家里香火不断,还常带着刘胡兰求神拜佛,烧香许愿。 爷爷刘来成是一家之主,村里的捐税派款都是向他催要。 爷爷、大爷和爹爹都称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为老阎。阎锡山民国初年投靠袁世凯,任山西督军,后任山西省长,后又任绥靖公署主任。他当权期间,不仅苛捐杂税多,而且各种证件也多如牛毛。阎锡山在山西颁发“好人证”,好人分三等,证也分三样:头等好人是圆形证,带这种证的人都是地主、乡绅、富商。云周西村的村长石玉璞带的就是这种圆形证,石玉璞就像赵太爷在未庄似的,走路只看天,目中无人。带上这种证去哪里都畅通无阻,遇到军警哨卡概不盘问。二等好人是方形证,带这种证的人大都是富农、富裕中农、中等商人。带上这种证,除了进城出县境,到处都可走动。刘胡兰的爷爷虽然有祖上留给他的40余亩薄地,还养着一头老牛,但也不配带这种方形证,只配带三等好人的三角证。带三角证的人一般都是中农、下中农、小商人以及一部分贫农。带上这种证的人只能在附近村里行走。至于一些领不上好人证的穷人,统统算作是“嫌疑分子”了,随时都有被当作红军探子抓起来的危险。 刘胡兰三岁时,妈妈又怀孕了。奶奶天天烧香许愿,求神拜佛,盼星星,盼月亮,盼着第二胎能生个男孩,可事与愿违,妈妈又生了一个女孩,这女孩就是刘胡兰的妹妹刘爱兰。 如果说第一胎生下一个女孩还情有可原,连生两个女孩简直就是罪过。奶奶不仅脸色难看,还常在人前人后不断地唠叨:“生一个是‘赔钱货’,又生一个,仍是‘赔钱货’,真不知还要生多少个‘赔钱货’!” 妈妈生刘胡兰时,享受过坐月子的待遇,月子里还能吃到白面疙瘩汤和红鸡蛋;生刘爱兰时,连坐月子的待遇也没有了,除了看家人的脸色,洗衣、做饭,家务活一样都没少干。 “我真是个受罪的命!”奶奶不敢抱怨观音菩萨不灵,只能抱怨自己,时常当着王变卿的面,指着两个孙女说“窗户再大不是门,女子再能不是人”。王变卿听到婆婆说出的话,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四岁的刘胡兰已经非常聪明伶俐了,她听到奶奶的牢骚和抱怨,不由得想起爷爷给她讲过的黄鳝。黄鳝小时候是女的,长大后就变成男的了。刘胡兰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学黄鳝,我长大了一定变成个男子汉!”妈妈只是笑了笑,把刘胡兰紧搂在怀里。刘胡兰又天真地问妈妈:“妈妈,女孩子不好吗?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女孩子呢?” 面对孩子的疑问,王变卿也跟婆婆一样叹气说道:“我真是个受罪的命!” 也许是终日受气,再加上月子里受累,妈妈自从生下妹妹爱兰之后,不仅奶水不足,而且体质也每况愈下,还生出好多病来。先是腰酸腿疼,后来就咳嗽气喘,20多岁的妇女一下子变得像七八十岁的老人。夏天还好一些,一入冬就咳嗽不止。在刘胡兰四岁那年的冬天,竟咳出一摊血来。 那时,爷爷每天要去听“好人团”训话,阎锡山说谁不去谁就是坏人。爹爹要去“防共保卫团”操练,还要学唱《防共歌》,阎锡山带头唱,命令人人都必须唱,不会唱就要受罚。奶奶要照看妹妹刘爱兰,大娘要料理家务,只有四岁的刘胡兰负责卧病在床的妈妈。刘胡兰给妈妈倒痰盂,给妈妈打洗脸水,给妈妈洗脸梳头,给妈妈端吃端喝,给妈妈捶背按腿,一步也舍不得离开,整天守候在妈妈的炕前。 妈妈看到刘胡兰这么懂事,这么孝顺,心里既高兴又难过,就爱怜地摸了摸刘胡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