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自行车与近代中国
字数: 33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徐涛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条码: 978720812568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06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6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自行车作为一种西洋舶来器物,百余年间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但与中国“自行车王国”地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自行车的历史却几近无人知晓,成为一项学术空白。徐涛著的《自行车与近代中国》是在“西物东渐”历史大视野下,“自行车与中国”议题的拓荒填白之作,是一部视角独特、研究扎实、框架新颖、内容丰富的力作。
作者简介
1982年生,山东五莲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2012年度上海“晨光计划”学者,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创新工程青年人才、城市史学科团队成员。专业为中国近代史,主要从事交通史、城市史与孙中山等方向的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孙中山与上海》,参与撰写论著《上海的美国文化地图》等十余种,于Urban History、Transfers《社会科学》等海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目录
序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叙事框架
第一章 是为何物:自行车技术与中国认知
一 自行车技术之流变
二 自行车技术源自中国说
三 最早接触自行车的中国人
四 Bicycle的中文译名
第二章 外车入华:自行车进口状况研究
一 自行车进口之海关数据分析
二 日产自行车的崛起与倾销
三 以“抵制日货入华案”为中心论述
第三章 踏车而飞:骑车人的日常生活史
一 形象演变与传播进程
二 中国皇帝与自行车
三 中国女性与自行车
第四章 一车多能:自行车所呈现的多面性
一 环球之车
二 运动之车
第五章 以为生计:自行车营生群体研究
一 卖车人的生意经
二 瓶颈与新生
三 底层生活
四 对斯皮瓦克的回应
第六章 同业之谊:自行车同业组织研究
一 近代上海的自行车同业公会
二 新行业同业组织的新特点
第七章 管制双轮:公权力与自行车
一 新挑战
二 新秩序
余论 自行车的西物东渐之路
一 城市节奏的现代化
二 价格与消费
三 自行车独特性能――与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竞争
附录
附录一 《黄履庄小传》
附录二 1908-1910年上海江海关进口“自行车及其零件”数据统计表
附录三 1908-1948年中国内地进口自行车价值数据统计表
附录四 1923-1948年中国内地进口自行车数量数据统计表
附录五 1908-1946年中国进口自行车输入口岸价值数据统计表
附录六 1923-1946年中国进口自行车输入口岸数量数据统计表
附录七 1950年上海自行车各厂名称、产品、产能一览表
附录八 上海市脚踏车商业同业公会1946年度工作报告
附录九 近代中国各地自行车管理规则
自行车与中国大事记(1627-1956年)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郭布罗?润麒认为自己是“真正引进紫禁城的人”同样也难以立论。在郭文中,溥仪接触自行车显然是在其1922年大婚之后,而对于润麒家中为什么会有第一辆自行车归结于自己的母亲,并没有交待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家中会有自行车。与之相左的一条史料记载,来自光绪同父异母弟、溥仪叔父载涛之第二子溥佳的回忆。
溥佳是溥仪之堂弟,年幼即进宫陪溥仪伴读,与溥仪关系最笃。据溥佳回忆,1922年溥仪大婚时,他送了溥仪一辆自行车作为礼物:
我送溥仪的礼物是一辆自行车。因他从未骑过自行车,看了十分高兴,就开始练习起来,不料陈宝琛得知后,把我狠狠申斥了一顿:“皇上是万乘之尊,如果摔坏了,那还了得。以后不要把这些危险之物进呈皇上。”他还劝溥仪不要骑,幸而溥仪并没有摔伤,练了几天就会了。他后来自己又买了许多自行车,时常我们以骑车为乐。
据我分析,溥佳赠车给溥仪的史料显然更贴近历史事实。一是赠车时间较之润麒则更早,时问在溥仪大婚之前夕,即使是有同时赠车给溥仪的行为,也是溥佳占先;二是事件亲历者溥佳之父载涛以玩车有名,是京城中最早接触自行车的玩家,前后因果更为明晰。据《末代皇叔载涛沉浮录》的记载,“载涛生性好动,除了爱马骑马,还酷爱骑自行车,从十几岁开始学骑车,一直骑到八十岁。当时,自行车在北京还很稀罕。载涛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皇宫内看到一个民间艺人表演骑车术。这位艺人精湛的表演深深吸引了他,促使他下定决心去尝试驾驶这件神奇之物。如果说王公大臣及遗老们对子弟学骑马还表示赞同,而对骑车则无不认为有失体统,不符家规。然而载涛对这些全然不顾。他冲破重重阻力,终于掌握了这种新玩意儿――脚踏车。当时,经常可以看到骑着自行车的涛贝勒爷,在大街上快活地溜来溜去。……载涛为了骑车游玩时有人陪伴,他让家里人都学骑车。载府里的成员,不论大人、孩子,男的、女的,夫人、格格,下人、听差,都得学骑车。而且不论哪个学习骑车,他都要一个个手把手地亲自教。涛贝勒爷骑起了自行车,带动了京城一大帮王公贵族子弟,甚至影响了居住在紫禁城内的小皇帝溥仪。”
溥仪一下子就被自行车所吸引,据御前外随侍从周金奎1965年回忆:1923年夏天,紫禁城曾有一场大火,这次把“建福宫及其附近的静怡轩、延春阁、积翠亭、凝辉楼等全部烧完。”清理完毕后,溥仪索性就“在这里开了一个运动场,每日在这里打网球,练自行车。为了学自行车,他(指溥仪――引者注)特以每月100元的工资,聘请飞车小李三教他骑车玩儿。”可见,溥仪对于骑行自行车的热爱。
末代皇帝溥仪与自行车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他在《我的前半生》回忆录中的短短一句话,他说:“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我们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方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溥仪是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天性懦弱,一生为各派政治势力所利用,并无甚伟大而可称道之建树。也许他敢于把祖宗不肯动的门槛锯掉,是少数几件被后人所反复书写的历史情节之一。对此,溥仪自己也颇为骄傲,晚年他在重游故宫时,“在经过没有门槛的宫门时,他一边指给人们看,一边笑着说:‘这是我的成绩,为了骑自行车,我敢于把祖宗不肯动的门槛锯掉!’这时可以看出他对童年生活也有一些有趣的回忆。”
溥仪究竟锯掉了多少门槛?据实地勘察,门槛被锯掉的主要部分在东西六宫和御花园,约有20余处。另外,储秀宫的东侧门的门槛南端只锯了一半,锯口犹在。以此想象,当时溥仪骑行自行车活动的大致范围:“通过西一、西二长街到御花园,到东一、东二长街,可进东六宫一些宫殿庭院,南头出东一长街内左门或西一长街内右门可到乾清门外广场,以及景运门外和隆宗门外的区域。”
当然,溥仪锯掉了多少门槛,并不是最重要。在中国的自行车文化中,溥仪学习骑行自行车的故事有着独特的地位和魅力,以至于成为本书所无法回避的一个议题。
P131-13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