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戴季陶一生
字数: 27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作者: 范小方,包东波,李娟丽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1268121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戴季陶天赋极高,孙中山说他日本话说得比日本人更好,民国的国旗歌就是戴季陶填的词。戴季陶是国民党的理论家,他的著述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日关系、边疆、国家、世界等紧扣时代脉动的主题。作为晚清民国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戴季陶敏锐把握各种纷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主张和解决办法。通过梳理戴季陶心路历程,不仅能够窥见那个时代中国的政局纷乱、思潮激荡以及国家民族危机的跌宕起伏,而且可以从前人因应时势的态度、做法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内容简介
戴季陶(1891-1949)清末留学日本,归国后作为孙中山的心腹、机要秘书兼日语翻译,始终活跃于近代中日关系第一线,后成为中国国民党目前有名的政治家。并且,他还以其一部《日本论》闻名于世。《戴季陶一生》讲述了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的传奇人生。戴季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历任大元帅府秘书长、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宣传部长,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长等职。先后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文章,是国民党右派的“理论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他被称为“国民党的理论家”,他被冠名为“蒋介石的谋士”,在中国近现代目前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作者简介
范小方,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工程与学科建设”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国史研究所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导师组组长等职。
目录
第一章 “蜀中野人”
1.衰落家世
2.幼年时期
3.坎坷学道
4.留学日本
第二章 “穷达利眼识天仇”
1.年轻教官
2.笔挟风雷
3.美满婚姻
4.革命年代
5.反袁下狱
第三章 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1.初谒总理
2.亡命日本
3.讨逆护法
4.再揭旌旗
第四章 共产党的同路人
1.粗识马列
2.歧路徘徊
3.自杀未遂
4.分道扬镳
第五章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1.貌合神离
2.三度离粤
3.北上侍疾
第六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理论家”
1.戴季陶主义
2.西山会议
3.主持中大
4.出访日本
5.清党前后
第七章 执掌考试院
1.春风得意
2.考铨建制
3.创业初期
4.国难伊始
第八章 在抗战的岁月里
1.战争前夜
2.西安事变
3.惨淡经营
4.出访印度
5.痛失贤妻
第九章 在失败的歌中死去
1.重庆谈判
2.鞍前马后
3.考院卸职
4.抱残守阙
5.苦海无边
6.死而有憾
第十章 思想与著述
1.政治思想
2.哲学思想
3.边政思想
4.教育思想
5.佛教思想
6.恢宏著述
后记
摘要
1.衰落家世 出了川北重镇成都,再往北不远就是汉州城,即今天的广汉县。 汉州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东南群山连绵,西北河水回转,城池坐落在山水环抱之中。清朝嘉庆年间付梓的《汉州志》云:汉州“连山环拱,耸半壁于东南;沱水潆洄,跨长虹于西北。地当孔道,势巨上游,作诸郡之臂膊”。《读史方舆纪要》则这样描述汉州:“连岭矗矗以蔚霞,沱江翩翩而翔雁。其东则涌泉万斛,其西则伴月三星,南邻省会,民物殷繁,北拱神京,轮裳络绎。”由于汉州城所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很早就成为南北交通的一个中间站,往来行客大多以此为栈。到清朝,汉州已经是川北地区颇有名气的政治、经济中心了。 清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即公元1891年1月6日,戴季陶出生在广汉。其时,戴氏家族已在广汉定居近百年之久,到戴季陶这一辈,正好是第五世。 1927年戴季陶访问日本时,曾在东京太平洋俱乐部的欢迎会上说:“我,是蜀中野人。”何有此说呢?戴氏先祖并不生息于四川,而是出自安徽徽州府休宁县的隆阜小镇,以后迁居浙江湖州府吴兴县。族谱中并没有记载生息于隆阜的先世为何要徙迁吴兴,或谓躲避南山文字狱,戴氏先祖家业如何亦更无从知晓。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就是戴氏先祖,无论男女,作古之后皆有私谥,如戴季陶的高祖闻天谥敏谨公,曾祖跃龙谥崇节公,祖父廉谥洁轩公,等等。由此可以断定戴家必定深具复古之风,若无相当的家底,又非名门望族,何能有此番思古之幽情? 清朝乾隆末年,戴季陶的高祖戴闻天只身流浪到四川。起初,他在夔州、开县一带为人帮工,勉强度日。以后几经辗转,从川东闯荡到了成都北不远的汉州,靠一个浙江同乡的接济和帮助,他跑起瓷器买卖来,这是戴家在四川的开业之始。戴闻天孤身一人,饱经风霜,以苦力和投机,使得挑担买卖日趋兴隆。几度风雨之后,戴闻天扔掉了挑篓,开了一间小店,名“昌泰瓷号”,以“昌泰”求生意兴旺发达。戴闻天在生意上颇有一套,他根据各方主顾的要求,专营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而其他非名牌产品一概不销,以质取胜,收项颇丰。一时间,“昌泰瓷号”名声大噪。从此,戴闻天在广汉定居下来,娶妻得子,建家立业。由于勤劳刻苦、善于经营,戴氏家业兴旺,很快成为广汉一带举足轻重的人家。尽管富裕起来了,可戴闻天并没有忘记早先的流浪生活,他常常对儿子跃龙讲起自己早年的奋斗史,特别是在那艰苦的年月里,每岁除夕祭祖,连买一对蜡烛的钱都舍不得多花。总是用一盏油灯配上一支蜡烛摆在祖先灵位前,一连数年如此。 戴跃龙是个聪明的人,他牢记了父亲的创业史,每岁除夕之夜,父亲以灯烛祭祖的情形就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丝毫不敢也不愿铺张,仿效父亲,用一灯一烛祭祖,以此来鼓励自己不断地奋进。父亲死后,他显示出了很好的经济头脑,生意更加兴隆,不但老昌泰财源滚滚,而且还扩大了经营,又开了一爿新昌泰瓷号。戴氏家业更加兴旺,达到很好。同样,戴跃龙把父亲早期奋斗的故事又传给了儿子,告诫他们,今天的富裕兴旺是来之不易的,讲得最多的是一灯一烛祭祖的故事。此后,一灯一烛祭祖就成为戴家的家规,以纪念先祖、勉励后世。到戴季陶身居民国要职时,他仍然念念不忘,时时给自己的儿女讲述这个神圣的故事。 家业传到了戴季陶的祖父戴廉手中。戴廉是个天性纯孝之人,尊师重道,为人慷慨尚义,远近皆赞美其具有义侠之风。他精绘画,却不善于理财,晚年由于商业不景气,干脆关闭了两家瓷号,闲居在家,沉溺于丹青之中,过起了宁静淡泊的生活。他能画一手不错的海棠图,远近闻名,为时人所知。他曾写下一副言志的对联: 注礼有余闲,诗酒两般寻乐事; 传家无别业,丹青一幅作生涯。 看来戴廉乐于风雅远胜瓷器生意。受父亲的影响,戴季陶的父亲戴小轩也精于绘画,但他受人秘传更擅长外科医术。戴小轩娶妻黄氏,黄氏受其指点,也精通治疗。黄氏是湖北黄州人,世代经商,在兄妹中排行最幼,16岁就与戴小轩成亲。戴季陶回忆其母“秉性慈祥,持家勤俭,侍尊嫜以孝,抚儿女以慈,族戚里邻曾无闲言”。 他们夫妇医术精湛,远近闻名。有一年,广汉县衙有个捕快在追捕强盗时,被强盗砍伤五十余处,奄奄一息。人们把伤者抬到戴家,戴季陶的父亲略视一番,胸有成竹地为他敷上药草便让人抬走了。开始人们还怀疑是否有效,可只过了三天,县衙就传信来说那个受伤的捕快已经痊愈,人们不由得深深敬佩戴小轩的医术。戴小轩先于黄夫人作古,以后黄夫人独自行医,“每年施诊贫苦,不可胜数”。戴季陶曾亲眼看到有一个帮工的苦力因背上起疮,“袒卧家门外,气咻咻将死,先母出见其状,命人敷以药剂,并给以资,送之于逆旅,不十日,其人即起而步,再药而病若失,其神效如此”。 黄夫人笃信佛教,虔诚之心莫有能比。幼年的戴季陶也常常跟随母亲烧香敬佛,但他多出自好奇之心,并不能深领之意。许多年后,戴季陶突然醒悟,皈依佛门,幼年的敬佛即是契机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