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向歌而行

向歌而行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吴歌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378616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记录成长与爱的散文集,收录作者多年来记录生活、工作的文章五十余篇,分为诗文情深、向歌而行两部分。“诗文情深”是对于童年、自然、故乡的摹写,充满爱的温度;“向歌而行”以时间为序,记录作者从求学到工作中一路的艰辛与奋斗。书稿题材丰富,是一部充满深情和怀想的温暖之作。
作者简介
吴歌,原名吴爱敏,1972年生人,河北行唐人。热爱生活,以爱做笔,用心写作,一直在路上……
目录
《向歌而行》无目录
摘要
     石碾子 有人说,乡愁是一碗水;有人说,乡愁是一间房;有人说,乡愁是一壶酒……而在这里,我要说,乡愁是一个石碾子。 老家的村北口,还有当年的石碾子。每次回家,它都会映入我的眼帘,进入我的脑海。 它现在孤寂地在那里蹲着,旁边是无人处理的杂草。它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光华。套石碾子的那个木架框,也因为破旧,显出了一些沧桑。石碾子周围的转道,也因年长日久的沙土堆积,使石碾子显得矮了许多。 可是,我却看到了它的欢笑,它似乎还在等着有人用它来碾东西。我还能听到石碾子滚动的欢快的声音。 偌大的碾盘直径近两米,厚厚的,中心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窟窿。不知道它有多重,当年人们如何全部用人力把它抬到四个高约一米的石墩子上,中间又立一根粗铁棒,用木楔子固定住。碾盘上的石磙子与大碾盘完美结合。石磙子两侧各有一个凹槽,然后是一个粗大的木材制成的木架,套住石磙子。木架两侧边框的中间有两个圆形的铁质锥状体,紧紧地扣在石磙子两侧的凹槽处。木架一侧的中间套在中心的铁棒上,另一侧接近碾盘外缘。在外缘的木架上插上木杆,逆时针推动石磙子,石磙子就在大碾盘上陕乐地滚动起来。在碾盘上放上东西,那些东西就会被碾碎。 在非机械化的年代,它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妈妈说,在那个年代,他们经常是出工回来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再用石碾子碾上一些玉米或者山药干,回去熬粥,或者蒸窝头吃…… 为了这个家,妈妈和已故的父亲操碎了心。每当我看到这个石碾子,就仿佛看到父母拖着疲惫的身子推碾的身影。 在我记事的时候,石碾子还经常用到。春天夏天用得少,秋冬季节,是石碾子最忙的时候。 新的玉米收获了。晒干后,常是用这个碾子碾二三十斤玉米,再用细箩筛成玉米面。经妈妈的巧手,这些面会变成香喷喷的锅贴饼子。一家人吃得可香了。 深秋,天气转凉的时候,园里的韭菜被悉数割下,择净,再切上些苹果、梨,放上些辣椒、姜、蒜、盐等,放到石碾子上碾碎。这就是口感不错的韭菜花,是很可口的佐餐小菜。就着韭菜花,你能多吃几个锅贴饼子。 到年关了,家家户户蒸年糕。蒸年糕用的米面也是用这石碾子碾成的。每到此时,几乎每天都有许多人聚在这里排队碾糕米面。大家互相帮忙,有说有笑。伴着石碾子滚动的声音,这里呈现出一片喜乐祥和的景象。 石碾子不忙的时候,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坐在上面,趴在上面玩游戏;把石磙子当马骑;躺在大碾盘上看天上的星星、天上的云;甚至碾盘底下也成了捉迷藏很好的藏身之处。 ……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使用石碾子了。石碾子有的被拆散,分了家,石磙子被立在了房屋的墙角处,充当了卫士,大碾盘被栽在了地上,镂空的中心冲向道路,充当了辟邪的器具;有的被整个迁移到旅游区,充当了旅游景观,帮助人们回忆过往…… 而我们村口处的那个石碾子,依旧存在,只不过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功用。再也看不到父亲在那里推碾的身影,再也听不到石碾子滚动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孩子们在上面玩耍的情景…… 但是,每当看到它,我就会听到它诉说的过往故事,我就会感受到它内心的欢乐! P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