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友谊的辩证法 阿多诺、本雅明通信集 1928-1940
字数: 32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德)西奥多·阿多诺,(德)瓦尔特·本雅明
出版日期: 2022-08-01
商品条码: 978755984989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4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前后,阿多诺一直在想方设法帮助本雅明逃出欧洲,遗憾的是最终没有成功。本雅明背着自己的手稿翻越比利牛斯山后陷入绝境,他1940年9月的绝笔信为这段书信维系的伟大友谊画上了句号。这句号带给阿多诺的伤痛可想而知,也撕裂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心。 书信作为一种书写形式,充溢着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个体与时代的辩证性。阿多诺曾称本雅明是一位伟大的、狂热的写信人。在打字机已广泛使用的时代,本雅明仍终生保持手写信件的习惯。他视书信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文体,本身就具有无可比拟的认知价值。 作为年长者和导师,本雅明是命途多舛、更需帮助的那一个。他总是那么落魄、谦恭、含蓄和犹豫不决。思想成熟后的阿多诺则显得咄咄逼人,他判决、参与着本雅明的写作,也将本雅明的思想融入自己的写作中。关于两人迥异的性格和彼此的交往,有赞颂,也有争议。也许最接近真实的答案,就藏在这121封幸存下来的信件里。 "
内容简介
作为德国20世纪举足轻重的两位大思想家,本雅明和阿多诺之间的友谊一直被学界津津乐道。本书收录了两人留存至今的全部121封信件,并附有详细注释。这些书信记录了两人非同寻常的深挚友谊和思想碰撞,从侧面描绘了一幅动荡时代的历史画卷,见证了犹太知识分子在黑暗历史时期的悲惨遭遇。 阿多诺比本雅明小11岁,初遇本雅明便被其独特思想所吸引,并一直受其影响。纳粹上台后,本雅明逃亡到巴黎,在那里艰难继续着他的写作和拱廊街研究计划;阿多诺先是到牛津莫顿学院,后来追随霍克海默到了美国,成为法兰克福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骨干。 阿多诺不仅在经济上和实际事务上,更从精神上始终支持着本雅明;两人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同盟,相互信任,彼此激发,这些都反映在1928—1940年间的通信里。这些信件也为理解本雅明后期著作,特别是他未完成的拱廊街计划以及在阿多诺批评建议下成稿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一手材料。
作者简介
"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1903—196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音乐社会学导论》等。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学者、作家、批评家、翻译家,20世纪前半期拥有影响力的思想者和作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单向街》等。 ◎译者简介 刘楠楠,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耳曼文学系和艺术系。后留学德国深造,获得德国美因茨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本雅明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目录
辑一 1928-1933
1本雅明致阿多诺1928年7月2日
2本雅明致阿多诺1928年9月1日
3本雅明致阿多诺1930年3月29日
4本雅明致阿多诺1930年11月10日
5本雅明致阿多诺1931年11月10日
6本雅明致阿多诺1931年7月25日
7本雅明致阿多诺1932年3月31日
8本雅明致阿多诺1932年9月3日
9本雅明致阿多诺1932年11月10日
10本雅明致阿多诺1932年12月1日
11本雅明致阿多诺1933年1月14日
辑二 1934-1935
12本雅明致阿多诺1934年1月29日
13阿多诺致本雅明1934年3月4日
14本雅明致阿多诺1934年3月9日
15阿多诺致本雅明1934年3月13日
……
摘要
本雅明致阿多诺 1931年7月17日 柏林,Wilmersdorf,Prinzregenten大街 66号 亲爱的维森贡德先生: 我从南法回来以后,终于有机会坐下来给您写信。这封信的前提是:我一口气读完并认真研究了您的就职演讲稿。我已经跟布洛赫聊过了,他还把您写给他的信给我看了。对我而言,毫无疑问,这篇文章整体上是成功的;它的精练恰恰有力地体现了我们这个小圈子的基本思想;这篇文章在各方面都颇有水准,正如阿波利奈尔所说的那样,是个“里程碑”。布洛赫认为这里涉及的思想与唯物主义的关联有些牵强,我觉得他说的虽然对,但是在思辨的前提下,它却又是充分合理的,而且在马克思主义不被条条框框地套用,而是被用来思考——或者对我们所有人而言,被用来努力奋斗——的地方或许是经得住检验的。我认为他关于您对维也纳学派的分析的意见似乎更有说服力。您在这里表达出来的无懈可击和委婉巧妙,我想我是懂的。但是从这儿能走多远就很难预料了。而您对现象学发展的分析则更显得无可厚非;您对海德格尔关于死亡功能的阐释是关键。另外,您的那种方式与其说是外交态度,毋宁说是细腻深远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所展现出的权威姿态,简言之,您用这种方式在某些地方成功避开针锋相对的学院派哲学传统的那种自信,特别触动我。 现在谈谈布洛赫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否应该提我的名字。我个人对此并不曾敏感——希望也没有冒犯到您的任何感受;但在认真研读完您的文章以后,其重要性让我觉得有必要澄清版权这种我平时不想提的问题:我想撤回我在法兰克福说的话。能够明确体现您对学院派哲学立场的那句话是: 科学的任务不是探索隐匿的和存在的现实意图,而是阐释无意图的现实,其方法是借助对孤立的现实元素的形象和意象建构,以消解科学的任务这个问题。 这句话我愿意署我的名字。可是要写这句话,就不能不提“巴洛克”这本书的导论,我在那里已经表达了这一——显然的,从相对和谦逊的意义上来讲的——新思想。就我而言,我肯定会提“巴洛克”这本书。毋庸赘言:假如我是您,更不会不提它。 请您从这里读出您的重要演讲所唤起我的极大兴趣。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始终保持这种纯粹的哲学同盟关系。有个请求不知该不该讲:如果这篇演讲稿将来要出版,而且您打算——如您暗示的那样——援引我的话,还烦请事先通知我一下。我愉快地读完了《无歌之言》,第四段和结尾两段格外出彩。万分感谢您寄来的烟草袋!一如既往的诚挚问候! 您的 瓦尔特·本雅明 33 阿多诺致本雅明 1935年6月5日牛津,莫顿学院 亲爱的本雅明先生: 我能向您提个请求吗?您手稿的宽页边如此诱人,让我很想用铅笔去作旁注,如果您允许我这样做的话,会让我对《拱廊街提纲》(我还是习惯用以前的名字)的回应,不管从材料上还是从时间上省很多事。我自然知道铅笔旁注可以擦掉,但是在得到您的同意之前,我还是不敢妄为。 另外,在仔细阅读了提纲以后,我可以告诉您:我接近消除了之前关于研究所的顾虑。我相信,研究所可以——不,应该——接受整篇论文;它有权利在研究所出版,至少比弗朗兹·博克瑙 1的论文更有权出版;您不需要向研究所妥协,反之研究所亦如此。如果霍克海默在某些地方强调具体到社会问题上,那么它肯定对我们都有好处。首先是商品这个范畴,它在提纲里(其实在我的《克尔恺郭尔》中也如此)过于概括,所以无法揭示其19世纪的特殊性;而且,仅从科技的角度,即从“工业制造”的角度阐述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追问其经济功能,即前期发达资本主义时代——作为狭义上的现代——的市场规律。另外一个概念当然是“集体意识”。但是对这一概念的探讨将会把我们引向核心问题的讨论,鉴于研究对象的巨大难点和它所承载的责任,我不想在此轻率地评头论足,而只想冒昧地发表以下意见:马克思主义对这样一种非辩证的集体意识结构——不融合阶级因素的集体意识——的反对,也许与另外一点重合,即它要求辩证意象既不被置于意识的领域,也不被置于无意识的领域。但不管怎样,毫无疑问的是,这里实证的准确性始终都要涵盖阐释的精准。——我这就给霍克海默写信,要求他们接受整篇论文,当然还有对论文的资助。 鉴于拱廊街计划对我的重要性,任何赞美之词都是对它的亵渎。但我在这里还是忍不住挑选出最打动我的几点来谈谈。首先是“新奇理论”和您对这一范畴深远影响力的洞见,您把它与寓言作对照是接近正确的(至于17世纪与19世纪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正是《巴洛克》与《拱廊街》的关联所在——仍有待进一步讨论)。另外还有对拜物教的讨论,它让我重新意识到,虽然我们分别两年,但仍旧心有灵犀。因为我大概三个月前刚给霍克海默写过一封长信,最近又跟布洛克谈过,我跟他们说,与弗洛姆和赖希不同,我认为社会与心理学的真正“中介”不在于家庭,而是在商品特征即恋物癖这里,商品拜物教才是物化的真正呼应。另外,可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