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 字数: 19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歌德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8076934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代德国文豪歌德最负盛名的成名之作,作者以自己的初恋经历为原型,以书信体的形式塑造了一个向往自由、多愁善感、率真坦诚、思想偏激的少年――维特。他在一次舞会上偶遇绿蒂,对她一见钟情。然而夏绿蒂已为他人未婚妻。这种看不见未来的爱情苦海让维特苦苦挣扎、痛苦不已,最后只能在绝望中为爱饮弹自杀。
书信体的体裁善于披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整部作品就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真实、不做作,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1774年秋天该书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不仅当时“名噪一时”,现在也是“经久不衰”。
《少年维特之烦恼》全书文字精致唯美,附录 “歌德的生平和时代”更是配以经典插图,图文并茂,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的敏感心灵,也了解到了诗人生活的大环境,堪称最值得收藏的歌德经典读本。
作者简介
歌德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优选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很优秀的文艺作品。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现在的黑森州)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他年轻时曾经梦想成为有名画家,在绘画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但是在他看到意大利有名画家的作品时,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与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1786年6月他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
歌德是德国狂飙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土德》的雏形《原<浮土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歌德在魏玛市的最初十年,埋头事务,很少创作。到意大利后,他陆续完成了早已开始的一些作品,写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重要的如自传性作品《诗与真》、《意大利游记》、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土德》第二部。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地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灯吧。”这体现了他作为大文豪的乐观精神。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优选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录
生平经历
童年家庭经历
“美丽的怪物”
《赛森海姆之歌》
《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作品
成就及荣誉
名言集录
歌德短篇小说欣赏
一对邻人儿女的奇缘
天涯痴女
褐姑娘
新帕里斯――一个男孩的奇遇
美丽的女店主
女歌唱家安托奈丽
50岁的男人
歌德名言
成就及荣誉
知识链接
莱比锡大学
院系设置
专业设置
有名教授讲师
知名校友
知名中国校友
法国大革命
摘要
    歌德短篇小说欣赏
     名师导读
     歌德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和喜爱的德国作家。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全译本问世后,曾在中国青年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歌德也写过一些短篇小说,而他的短篇小说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得也不够。下面选编的几篇歌德的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态、理想和追求,以及道德观念,也流露了歌德对社会的认识和憧憬。通过阅读,你会对歌德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对邻人儿女的奇缘
     两个均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小邻居,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年龄相当、门当户对,将来有一天接近可以结为百年之好。人们怀着这种温馨的愿望让他们二人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双方父母极想促成这一对儿女的亲事,期盼着他们长大成人后能够成为终身伴侣。然而很快人们便发现,这种指望似乎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这两个出类拔萃的孩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相互之间经常流露出一种非同一般的憎恶情绪。也许是他们彼此的性格太相似了。他们两个人都有些自负、任性、固执己见;他们各自都受到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的热爱和尊敬,但是两个人只要在一起,他们就是死对头;每个人都总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因此两个人碰到一起便互相攻击;他们不为一个目标竞争,但是却总为一个目的争斗。其实他们本都是绝对听话可爱的孩子,只是两人之间总是互相仇视,甚至有时彼此恶狠狠的,大有不共戴天、努小两立的劲头。
     两人之间这种奇特的关系在童年时代的游戏中已经有所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没有丝毫改变。男孩子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他们经常分成两队人马,互相进攻并进行顽强的抗击。这个勇敢倔强的女孩也喜欢参加他们的游戏,而且还成为其中一队人马的首领。他们以无比的顽强,甚至拳脚相加,与另一方进行了一场激战,对方差点几被打得狼狈逃窜,多亏那男孩英勇善战一直顽强抵抗,最后挺身而出解除了她的武装并将她捉住,他们才免遭失败。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那女孩仍在猛烈地挣扎反抗,又打又抓,那男孩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也为了不伤害他的女对头,不得不扯下自己脖子上的丝绸围巾把女孩的双手在背后绑起来。
     为这她永远不能原谅他;更有甚者,她还一直在不停地、秘密地寻找机会伤害他。双方的父母早已注意到这种少见的对立情绪,相互达成协议,决定把这一双互相敌视的冤家对头分开,放弃结成儿女亲家的美好意愿。
     那男孩在新的环境中不久便崭露头角。每一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他的监护人的意愿和他自己本身的爱好决定他要成为一名军人。他无论出现在什么地方,都受到喜爱和尊敬。他那很好的天性仿佛唯独对他人的健康和舒适才起作用,他常常为失去这个世界给他安排的专享的对头而内心感到非常高兴。
     相比之下,那女孩的情况却忽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她的年龄,不断接受的教育,还有内心所产生的某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迫使她脱离了过去常喜欢与男孩子们一起嘻戏玩耍的疯疯癫癫的生活。她总觉得好像缺了些什么,心里没着没落的。在她周围,似乎再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她去憎恨,也没有哪一个人使她觉得可爱可亲。
     这时有一个青年男子对她一见钟情,他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她身上。他年长于那个过去与她是邻居的冤家对头,有地位、有家产,是举足轻重的要人,在社交界深得人心,受到大家的爱戴,不少女人都在追求他。这女孩有生以来头一次有了一个男性朋友,一个对她如此鞠躬尽瘁的追求者和奴仆。在许多比她年纪大,比她更有教养,更出色,更讲究的姑娘当中,他优先选择了她,这简直是她的福气。他不断地向她献殷勤,却从来不死命地纠缠;在各种偶然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中,他总是忠实地维护她,帮助她。使她摆脱各种尴尬;他坦诚地,但却心平气和、满怀希望地向她的父母提出了,求婚,因为她的年龄还小,他愿意耐心等待;这一切都使她对他产生了好感,加之世人对他们的关系已经认可,因为大家对此已习以为常,于是她常常被别人称为他的未婚妻,甚至到最后连她自己也自认为,她就是他的未婚妻。不管是她,还是其他什么人,都没有想到,除了他们之间交换结婚戒指之外,似乎不需要任何考验了,因为他被众人视为她的未婚夫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很长一段时间了。
     他们的事情进展平稳,即使是通过订婚也没加快事情的进程。双方都继续顺其自然。他们愉快地相处在一起,都心安理得地把这一段美好的时光当成未来较为严肃的婚姻生活的春天来尽情享受。
     在此期间,远在异地他乡的邻人之子已出落得一表人才,并且步入他……
     P16-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