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世界军事史(1-3)

西方世界军事史(1-3)

  • 字数: 146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J.F.C.富勒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43296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身份。既有实际的战争经验,又有深厚的历史学养:英国陆军少将,享誉世界的英国战略大师、军事历史学家、军事理论家,坦克和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创始人,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优选荣誉——切斯尼金奖获得者,被称作“20世纪克劳塞维茨”。 内容全面。本书为当代战争史大师富勒的不朽名著。从古希腊人的战船到蒙古人的骏马,从滑铁卢的烽烟到中途岛的火焰,全面展示了西方3500年中决定性战役的详细经过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经典重现。经过再次的编辑,恢复了第一卷英文的原书名《从远古时代到勒班陀会战》(之前译名为《从萨拉米斯会战到勒班陀会战》),同时校译修订了部分译文,译文更为准确。设计师长时间的精心打磨,更好地呈现了本书的经典性。 "
内容简介
《西方世界军事史》是英国有名的世界军事史大师富勒将军的传世之作。作者穷三十年之工,成就了这部卷帙浩繁的西方战争通史。全书以西方历史上的决定性会战为主结构,详细描述了其经过与影响、将领人格个性、政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等,同时以大事记串联各会战间的政治发展与战争的由来。会战各章好像海浪的高峰,大事记则像夹杂其间的低谷,如此这般高低起伏,形成了长达3500年的西方战争史。《西方世界军事史》共分三卷。第一卷:从远古时代到勒班陀会战;第二卷:从西班牙无敌舰队失败到滑铁卢会战;第三卷:从美国南北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书约150万字,从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罗马,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囊括西方历史上所有的经典战事,内容翔实,分析精辟,见解独到,被公认为西方军事通目前无出其右的典范巨著,是研读西方战争和历史的推荐阅读经典。
作者简介
钮先钟(1913-2004年),战略研究泰斗,有名军事史学家、中西方战略研究学者,被誉为“蒋百里之后人”。生于江西九江,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曾任台湾《新生报》总编辑、国防计划局编译室主任、军事译粹杂志社发行人、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荣誉教授等职和三军大学荣誉讲座教授。一生著、译近百种,译作近九十种,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西洋世界军事史》《岛屿浴血战》《希特勒征俄之役》《二十世纪名将评传》《战争艺术》《战争论精华》《战略论》《战争指导》《战略绪论》等。在著作方面,涵括战史及战略,包括《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略漫谈》《现代战略思潮》《西方战略思想史》《战略研究入门》《历史与战略》《战略家:思想与著作》《孙子三论:从古兵法到新战略》等书。
目录
《西方世界军事史Ⅰ》
译序i
原序iii
导言帝国主义的兴起001
第一章萨拉米斯会战和普拉蒂亚会战031
大事记(一)希腊内部的争雄061
第二章叙拉古的围攻和伊哥斯波塔米会战068
大事记(二)马其顿的崛起093
第三章高加梅拉会战101
大事记(三)罗马的兴起和它与迦太基的冲突130
第四章米陶拉斯会战和扎玛会战138
大事记(四)罗马帝国的兴起165
第五章彼得那会战172
大事记(五)罗马帝国内部的争霸191
第六章迪拉基乌姆的围攻和法萨卢斯会战198
大事记(六)罗马共和国的灭亡225
第七章菲利皮会战和亚克兴会战231
大事记(七)罗马帝国疆界的建立260
第八章托土堡森林会战265
大事记(八)罗马的和平281
第九章亚得里亚堡会战289
大事记(九)民族的迁移306
第十章沙隆会战312
大事记(十)东哥特人征服意大利331
第十一章提卡米仑会战和塔吉那会战337
大事记(十一)伊斯兰教的兴起和扩张361
第十二章君士坦丁堡之围和图尔会战367
大事记(十二)西欧帝国主义的再生383
第十三章哈斯丁会战393
大事记(十三)伊斯兰帝国的衰颓和拜占庭帝国的复兴417
第十四章曼齐克特会战422
大事记(十四)基督教国家对于伊斯兰教徒的反政440
第十五章哈丁会战447
大事记(十五)西帝国的瓦解和法英的兴起473
第十六章史路伊会战与克雷西会战480
大事记(十六)中世纪的瓦解506
第十七章奥尔良的解围515
大事记(十七)奥斯曼帝国的兴起534
第十八章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与陷落541
大事记(十八)西班牙的再征服和统一564
第十九章马拉加的围攻和格拉纳达的征服569
大事记(十九)西班牙和奥斯曼两帝国的争雄591
第二十章勒班陀会战597
《西方世界军事史Ⅱ》
大事记(一)英格兰与西班牙的争霸001
第一章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009
大事记(二)基督世界的分裂040
第二章布莱滕费尔德会战和吕岑会战051
大事记(三)英国的宪法战争077
第三章内斯比会战086
大事记(四)法兰西的称雄113
第四章布莱尼姆会战123
大事记(五)莫斯科帝国的兴起152
第五章波尔塔瓦会战158
大事记(六)普鲁士的勃兴与扩张184
第六章罗斯巴赫会战和鲁腾会战190
大事记(七)不列颠帝国在印度的扩张214
第七章普拉西会战219
大事记(八)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斗争239
第八章亚伯拉罕平原会战244
大事记(九)美洲殖民地的叛变266
第九章萨拉托加的投降275
大事记(十)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302
第十章切萨皮克会战和约克敦之围307
大事记(十一)法国革命的来临331
第十一章瓦尔米的炮击337
大事记(十二)法英两国间的海上争霸361
第十二章特拉法尔加会战368
大事记(十三)英法两国的陆上斗争(第一阶段)398
第十三章耶拿会战和奥尔施泰德会战405
大事记(十四)英法两国的陆上斗争(第二阶段)442
第十四章莱比锡会战449
大事记(十五)1814年的战役488
第十五章滑铁卢会战494
《西方世界军事史Ⅲ》
大事记(一)工业革命与美洲帝国主义的兴起001
第一章七日会战015
大事记(二)美国内战的进展054
第二章维克斯堡的围攻和查塔努加会战060
大事记(三)普鲁士的扩张096
第三章色当会战106
大事记(四)日本帝国主义的兴起和俄国在远东的扩张144
第四章旅顺港的围攻150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础179
第五章马恩河会战和坦能堡会战192
大事记(六)战术上的僵局和目标的改变243
第六章沙里拜尔与苏弗拉湾会战247
大事记(七)战争的进展(1915—1918)281
第七章亚眠会战292
大事记(八)意奥之间的斗争316
第八章维多利亚威尼托会战322
大事记(九)俄国革命346
第九章华沙会战354
大事记(十)第三帝国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380
第十章第二次色当会战和法兰西的沦亡393
大事记(十一)巴巴罗萨作战和租借法案432
第十一章莫斯科会战440
大事记(十二)苏联问题和战争向太平洋的发展472
第十二章中途岛之战484
大事记(十三)北非的战争505
第十三章阿拉曼会战和突尼斯会战512
大事记(十四)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基础547
第十四章斯大林格勒会战555
大事记(十五)政治战场与第二战场575
第十五章诺曼底会战586
大事记(十六)太平洋战争的进展625
第十六章莱特湾会战636
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前瞻665
摘要
     第一章萨拉米斯会战和普拉蒂亚会战 希罗多德曾经这样写道:“现在,在雅典有这样一个人,他新近才升到第一等公民的地位,他的真名叫作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但是通常大家都称他为尼奥克利斯(Neocles)之子。”他比他的多数同胞更具远见,认为马拉松只是波希间长期战争的一个开始。他也认清了除非雅典能够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足以赢得爱琴海的控制权,否则它的覆亡即将成为定命。 每当伟人出现,通常总是有一种时势来帮助他,而地米斯托克利又可以算是伟大人物中的一个,其情形也正是如此。(1)雅典与埃伊纳(Aegina)之间的战争,证明了拥有强大海军的必要性。(2)尽管大流士的决心比过去更坚定,一心想继续进行对希腊的战争,可是由于埃及发生叛变,把他牵制住了,暂时无法采取行动。(3)马罗尼亚(Maroneia)矿区发现了丰富的银矿,优选大家主张把这些财富平分给雅典每一个公民,最后地米斯托克利却终于说服了人民大会,把它用来建造100艘有3层桨架的战船(Triremes)(4)大流士尚未把埃及的叛乱压平,他本人又死了,王位由他的儿子薛.西斯(Xerxes,前485一前465年在位)继承。这又使希腊人获得了更多的喘息时间,因为薛西斯不仅要平定这个叛乱,同时还要巩固他自己的王位。 等到埃及的秩序恢复,薛西斯于公元前484年即开始准备这个延误已久的希腊入侵战。虽然希罗多德的记载不免夸大,可是经过了4年的准备,这一次的远征行动实在是声势浩大。每一个省区要负责供给一定量的兵额。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全部的亚洲民族,都已经出兵对希腊作战。莫里斯爵士(Sir Maurice)估计这次征兵的总数为15.05万人,孟罗则认为战斗人员共有18万人,可是比起希罗多德的记载264.161万人,似乎还是很渺小的。不管实际的数字到底有多大,由于人数太多,绝对无法用船只来运输,于是采取了陆上进攻的路线。而这一次渡过欧洲的地点为赫勒斯滂,而不是博斯普鲁斯。为了避免马多尼奥斯在公元前492年曾经遭受的灾难,薛西斯下令在连接阿索斯山与卡尔西德斯(Chalcidice)大陆之间的狭窄地峡上,开了一条运河。此外他也下令在斯特里蒙河上架桥,并且沿着部队所要经过的海岸道路上,一路设立兵站。 从阿拜多斯(Abydos)到西斯塔斯(Sestus)之间的赫勒斯滂大浮桥,就当时而论,可以算是一个惊人的成功,即令到了今天来说,也不是一个轻松的工程。第一次尝试失败,而第二次在希腊工程师哈巴拉斯(Harpalus)的指导之下终于成功了。3层桨架和50桨座的船(penteconters)一共搭成了2座浮桥。它们之间由6条长缆联系着,2条是麻绳(Flex),4条是纸草(papyras)纤维所织成的。在船上又建造着一条木制的道路。西端的浮桥一共用了314艘船,东端的浮桥一共用了360艘船。 到了公元前481年的冬天,一切准备都已完成,薛西斯把他的司令部设在萨迪斯,向所有的希腊国家发出通牒——只有雅典和斯巴达例外——向他们要求土和水,也就是“臣服”的象征。次年春季开始进兵,陆军向阿拜多斯进发,依照希罗多德的记载,早已集结了1207艘战船和3000艘运输船。在阿拜多斯,薛西斯检阅了他的陆军,此后陆军就通过浮桥进到了西斯塔斯,向切尔松尼斯进发,绕过了米拉斯湾(Melas),到达了多里斯卡斯(Doriscus)。在那里他们与舰队会合,之后舰队就要通过阿索斯山运河前进。薛西斯检阅了他的舰队之后,就启程前往塞尔迈(Therma,即萨洛尼卡),这是远征军休息之地。于是波斯王乘船先行,去侦察滕比(Tempe)隘路的情形,它的位置是在奥林波斯(Olympus)之南,奥沙山(Ossa)之北。 在尚未叙述此后的发展之前,应首先把这个时期希腊人的战争艺术,略加检讨如下。为了使这问题的讨论完整,遂一直包括到公元前5世纪末的发展为止。 到了这个时候,方阵组织在斯巴达已经发展到了最完美的程度。依照斯巴达的法律,这些公民军人的责任就是“征服或战死”。对于他们而言,战争是一种节日,而战斗即为勇敢的比赛。每一个斯巴达的军人,都有一个背负防盾的人员随伴着,因为他的装备差不多有72磅重。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蒂亚会战中,每一个重步兵(Hoplite)都有7个农奴(Helot)跟着他,于是整个方阵有了8个人的纵深。对于负伤的敌人,这些农奴用棍棒将他处死,假使他们的主人负伤了,他们也就负责救护。为了保持战斗的行列,士兵们的步伐以军笛吹奏的音乐为准绳。 P31-3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