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决胜小康 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仰徐村卷

决胜小康 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仰徐村卷

  • 字数: 1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作者: 苏静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92035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达成之际,我们推出这套“决胜小康”系列丛书,通过10个村庄的小康之旅,描述中国乡村的振兴之路。本书为丛书之一,从印象仰徐村、全村传统产业发展与转型、产业与集体经济、村民的日常生活与钱袋子、乡村医疗与养老、乡村社区文化、乡村教育、乡村治理、美丽乡村、仰徐村的领头人10个方面进行内容安排,总结仰徐村的成功经验,以向同类乡村进行经验输出。 全书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紧接地气、文字简洁,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强,介绍了仰徐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典型案例,鲜活样本,为推动乡村战略实施提供示范与借鉴。为相关党政干部或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从印象仰徐村、传统产业发展与转型、产业与集体经济、村民的日常生活与钱袋子、乡村医疗与养老、乡村社区文化、乡村教育、乡村治理、美丽乡村、仰徐村的领头人10个方面进行内容安排,总结仰徐村的成功经验,旨在向同类乡村进行经验输出。
作者简介
苏静,男,1984年04月生,汉族。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师,博士。长期从事旅游景区开发,乡村旅游地变迁,休闲农业项目设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在旅游目的地管理、乡村旅游地发展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业务经费探索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同时参与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民委委托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先后在《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等多个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本。
目录
主编寄语
01 印象仰徐村
一、村史略览
二、村情概要
三、发展优势
四、发展需求
02 传统农业发展与转型
一、种植业
二、林业
三、副业
四、科技兴农
五、科技推广
六、成果介绍
七、现实意义
03 产业与集体经济
一、经济发展前的仰徐
二、“村级企业”引导的经济腾飞
三、劳动力就业与收入
四、村集体经济发展
五、仰徐工业先驱——荣泰集团
六、乡村旅游发展
七、旅游+农业
04 村民的日常生活与钱袋子
一、村民日常之生产、住、行
二、村民日常之集中居住
三、村民日常之政治生活
四、村民日常生活之仰徐人
05 乡村医疗与养老
一、仰徐村医疗事业发展
二、仰徐村养老助残
三、仰徐村健康养老志愿服务
06 乡村社区文化
一、礼仪习俗
二、节庆文化
三、谚语、歇后语、土语
四、道德文化
五、文艺活动
六、文化建设
07 乡村教育
一、学塾教育
二、扫盲教育
三、幼儿学前教育
四、普通小学教育
五、初高中教育
六、成人教育
08 乡村治理
一、村民自治
二、乡村法治
三、党员队伍建设
09 美丽乡村
一、乡村绿化发展
二、环境保护
三、污水处理及河道整治
四、生态环境建设
10 仰徐村的领头人
一、回望——改革前的仰徐
二、“今非昔比”——时代的见证者徐继昌
三、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荣泰集团董事长徐荣春
四、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附录
仰徐村大事记
摘要
     初次了解到盐城市盐都区仰徐村是在2014年,我参加仰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之时。那时,仰徐村在苏北欠发达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给规划组一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早在20世纪末.全村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改造。截至目前,全村已经完成4批次的农民集中居住,无论是村民的居住条件,还是当地产业发展水平,都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此次,课题组一行从南京驱车3个半小时,在仰徐村长住多日.对全村的村情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深刻地感受到仰徐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这股春风下,正在成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样板村落。 一、村史略览 (一)仰徐村村名由来 仰徐村原名“四徐舍”。朱元璋削平了西南陈友谅和东南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南京建立了明王朝。当时盐城一带因连年战乱,加之水旱灾害,使得田荒灶废、民众逃亡。明统治者于洪武元年至洪武三十一年(1368一1398年),先后从苏州、浙江一带迁移近万人来苏北盐城等地拓荒垦殖(群众称之为“洪武赶散”)。当时盐城的徐金宝、徐金鼎两兄弟迁至徐马庄定居,共同创业。后两兄弟分家,徐金鼎迁到离徐马庄不远的介均口(现宝才村南、沟河东)拓荒垦殖,后子孙繁衍,逐步向马沟河东南、西南一带扩展。据《徐氏宗谱》记载,有徐氏五世祖徐宗甫迁来仰徐落户,仰徐村始称“四徐舍”。明代晚期有一个叫徐仰山的人,此人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好武勇,对残暴统治极为不满,就带领当地农民起义,受到广大劳苦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起义军攻占城邑,后被明军打败,徐仰山逃回故里隐居,不久被查获,后被处死。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故将“四徐舍”改名为“仰徐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伸徐村”,1958年后改为“仰徐大队”,马沟建镇后又改为“仰你村”,后更名为“仰徐村”。 附:仰徐建置沿革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淮安府盐城县; 清顺治元年(1644年)属淮安府盐城县; 1912年至1936年属江苏省城厢市; 1936年9月属江苏省盐城县第一区冈中乡; 1940年10月属江苏省盐城县第一区民友乡; 1946年4月属江苏省叶挺县潘黄区马冈乡; 1950年9月属江苏省盐城县潘黄区马沟乡; 1957年8月属江苏省盐城县马沟人民政府; 1958年9月属江苏省盐城县潘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59年4月属江苏省盐城县马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8年4月属江苏省盐城县马沟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8月属江苏省盐城县马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8月属江苏省盐城市郊区马沟乡; 1987年10月属江苏省盐城市郊区马沟镇人民政府; 2002年2月属江苏省盐都区潘黄镇人民政府; 2010年9月属江苏省盐都区潘黄街道办事处。 (二)20世纪初一1949年 20世纪初,仰徐村经济十分落后,既无工业,也无商业,土地贫瘠,盐霜遍地,田地荒芜,荆棘丛生,河道淤塞,环境恶劣。全村只有一条小土路贯穿东西,河上只有3座杂树钉成的小桥。全村只有地主徐学怀一家的房子有外墙砖,其余住户全部是泥墙草盖,村民生活十分困苦,一片凄凉。村里人十有六七携家带口去无锡、常州、浙江等地为他人打山柴、扛山货、罱泥、扦砻、打长工、做短工,也有的逃去北方拾山芋、草根充肠塞肚,人民生活在极其困苦与无助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片国土沦陷。1940年10月中旬,盐城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仰徐村属盐城县第一区,马沟辖区分设冈东、古亭、南冈、冈中、民权、新民6个乡,每乡设副乡长、粮管员、民兵中队长各一人。仰徐村隶属冈中乡,当时的冈中乡辖吕家垛、蔡庙西庄、蔡庙庄、仰徐庄、周家舍、陈家墩、北三舍、西唐刘河、东吴舍、诸家舍、庙徐舍、后徐舍等自然村,即合并前的新徐、仰徐、蔡庙、蔡徐、薛桥、联垛、吴舍7个村,每村设村主任、财粮员、农会长、妇救会长、民兵分队长各一人。经村民回忆,在此期间,仰徐村有村主任徐兆林、财粮员陈学伟、农会长徐怀楼、妇救会长徐扣巧、民兵分队长徐兆宽等人。1940年前后,当地还没有党组织,地下党员只有个别人,地方党群工作由民运工作队来兼做。 1941年秋,日伪大扫荡开始,抗日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更强有力地开展游击战争,袭击敌人据点,第一区民运工作队深入到各乡村,发动群众,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苦大仇深的百姓参军入伍。第一区民运工作队负责人胡特庸指派潘克、黄炜带领章力、刘云、穆林、张南、周临水等人深入各乡村开展工作,当时民运工作队队员绝大部分是爱国青年学生、抗大五分校学员。1941年秋后,张菊、刘云等同志发动启发教育后,首先吸收了新民村东陈庄、李梅庄的陈广侠、陈监山、陈荣福等人入党;1942年7月,在周临水、黄东平、王干成等人的教育培养下,仰徐村徐飞余、徐文魁、徐兆琪、徐兆林、徐兆宽加入了党组织。当时冈中已建立党的支部,主要成员有李济浓、徐兆余、徐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