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养一缸荷.养一缸菱/从前慢书系
字数: 12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许冬林 著
出版日期: 2019-08-01
商品条码: 978755981904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张爱玲式的才情+李清照式的闲愁,赏赏花看看草,与自己相处,这是繁忙的都市中人可借鉴的慢生活读本。许冬林的文字有着丰富的宁静。这样的文字来自于她对故乡的深情与守望。也因此,隔着屏读文字,我们也能嗅到山中桂子香,听到黄麻深处的唧唧虫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行走,你常常觉得心里无光不知何往吗?那么读读这本书吧,至少会在这个盛夏让你在心里洒下一片清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与众不同且无法效仿的关于乡野、关于自然的暖心随笔,散发着草木的清香、氤氲着往事的色调,岁月的清凉与舒缓从字句间润润洇出,令人读来欢喜又轻叹,仿佛回到宁静如处子的从前,回到月光朗照下的故乡。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在对草木花朵的描述与解读中,或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或呈现一幕幕悠然清寂的旧时生活场景。文章像水墨画一样清淡深远,像民歌一样深情悠扬,令人沉迷。
作者简介
许冬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安徽省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读者》《特别关注》《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一碗千年月》《桃花误》《菊花禅》《旧时菖蒲》《植草香里素心人》《栀子花开时》等多部。文字多次入选各类选本以及中高考语文试卷。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辑:守候在绿窗前的花影 芭蕉过雨绿生凉海棠好媚花开如笑桃花不静不养富贵花陪着昙花盛开像柳一样妖气与竹为邻栀子花,旧庭院朝颜村有杏花桐花如常像紫藤萝一样旧时菖蒲沙家浜的芦苇素色夜来香菊花禅第二辑:生长在古诗里的草木中国梧桐南方的荷花开满相思风吹乌桕西北有白杨莲阴遇见过葇荑把酒话桑麻的麻第三辑:摇曳在风俗里的香草小城姜花寒枝梅花不急清贵养一缸荷,养一缸菱樱花一直在开凤仙花开初试妆第四辑:轮回在味觉里的植物一素到底南瓜头当归山有桂子一架扁豆,一架秋风知母,知母紫苏杜仲那么疼和气萝卜独活前世慈姑花少年芦笋
摘要
芭蕉过雨绿生凉至今不忘的是同桌送我一张风景明信片,画面是一丛芭蕉,翠色欲滴,上面有水珠滚动,扑面的凉意。记得画面一角还印有诗句,最后一句叫“芭蕉过雨绿生凉”。我喜欢得紧,后来一直收藏着,直到离家读书后才弄丢。多年后才知道这诗句是白石老人的。齐白石画过一幅水墨芭蕉,叫《雨后》,上面题了诗句:安居花草要商量,可肯移根傍短墙。心静闲看物亦静,芭蕉过雨绿生凉。我欣赏过白石老人的一幅芭蕉图。是好大的一片芭蕉叶,墨色浓郁,湿意透纸。叶柄处一只小蚱蜢爬来,翘起一对触角,好像在喝芭蕉叶上的凉水,又好像是坐在叶面上临风纳凉。用笔有静有动,墨染处,既横阔又细致,真是生动有趣。一看,就想起童年,想起故乡,想起旧时物事。童年时,外婆家门后也有一丛芭蕉,长得高过屋顶,远看是一片丰硕壮阔的绿。外婆家住在濒临长江的一个沙洲上,我那时每到假日就去。穿过一片平坦开阔的沙地,远远看见外婆家屋后的芭蕉叶围得像座绿色古堡,心里就沁出喜悦来。葱绿的芭蕉丛后面,是一扇木门,上面方方一块红对联还没有接近褪色。红绿映衬之下,觉得日子也是斑斓多彩的。那时候,还没接近体会到贫穷的哀戚,只是以为,在尘世之间,有那样的一户人家,跟我永远亲密,便觉得满足。外婆家屋西边还有一棵高大的杏树,树下堆着柴垛。五月里,杏子黄黄熟透,三舅喜欢爬到柴垛上,然后由柴垛再爬上杏树枝桠间,在那里摇,外婆张开藏青色的大围裙在下面兜着落下的杏子。初夏的午后,还没有瞌睡,就在那芭蕉荫下洗杏剥杏,吃过不舍得扔核,沿着篱笆一圈圈地埋核,希望来年有更多的杏可吃。外婆的晚饭总是很早,太阳还悬挂在远处的沙丘上就开饭,于是就把桌子也端放在芭蕉叶下,好躲掉夕阳。后来看电视剧《西游记》,看到《三借芭蕉扇》那一集,竟是痛恨起孙悟空来,且还替芭蕉公主感到委屈和不公。芭蕉公主的扇子用嘴一吹,就大起来,扇起来忽忽有风,那就是我外婆家的芭蕉叶呀。外婆就像个芭蕉公主,一个人带着舅舅和姨娘一群孩子,日子过得清贫寂寞,却也闲淡安静。在那样一个濒江的沙洲上,我融进了外婆一家的日子里,觉得我们过得也像一丛芭蕉,在风雨里摇摆,也在露水里寂静。这日子不够浓墨重彩,可是素静的,清凉的。多年以后,我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妇人,为人处世,我依旧秉持着这种清凉的气息。觉得清凉里,才有情意久长。工作调整之后,上班路上会路过一个小区,小区里栽有一丛芭蕉。因了那丛芭蕉,竟一下子喜欢上那个小区,觉得里面的空气也一定清凉静谧。希望那个小区里会住着一个朋友或某个熟人,这样可以借故去他家而顺便路过那丛芭蕉。游苏州园林时,在那些亭台轩榭之间,会看见夏荷修竹,还有角落里的蔷薇和芭蕉。我喜欢那些百年园林里的芭蕉,回家翻相机,一相机的绿叶子。竹子是江南旧式的文人士大夫,荷花是杜丽娘那样的大户人家的闺秀,蔷薇很有丫鬟的泼皮喜相,只有芭蕉,总是寂静含蓄的。芭蕉懂得守静,可是也洒然,也婆娑摇曳。芭蕉更像是一个情怀深深的古意的女子,安然在市井烟火里。黄昏时,抚镜看自己,俨然是岁月已深,而心也静。如果安居可以商量,我想要一所带庭院的房子,要种一丛芭蕉。深秋的凉夜里,在枕畔,听窗外风雨萧然,听雨打芭蕉点点滴滴。在中年之后,伴一丛芭蕉度流年,也横阔也细腻地度过。将过往的红紫芳菲的岁月在内心过一遍,在芭蕉的绿里过一遍,过到往事也有了芭蕉的绿意。人生就这样清凉寂静,不悲戚,也不念念。与竹为邻竹为邻,日子一定清凉有古意。童年时,大伯家屋子西边有一丛竹子。竹林旁边还有一大丛野生的忍冬。夏日暮晚,忍冬开花,一阵阵清香鼓荡着,穿过竿竿翠竹,殷勤招引路人。那时,大堂哥常常捧着书本,在竹阴下读书,后来才知道那读书叫备战高考。他捧着书,围绕那丛竹子,一圈又一圈地转,头也不抬,脸贴着书本。我觉得堂哥也是绿色的了,像一竿瘦竹。堂哥考走之后,竹荫下很有些寂然。只有黄昏时,夕阳的金光映照湖面,连湖边的那丛竹子也在夕阳的金光里,蒙上了一层灿灿的喜气。我很羡慕大伯家,无端觉得过日子要有竹为邻才好,那日子才有些含蓄蕴藉的深意。所以,每日黄昏,放学后的我每走到那丛竹荫下,总要故意收住步子。有时是手摇竹竿,逗枝上的鸟。有时踮着脚,在那里攀折竹枝。下雨天,路过竹荫下,有时故意移开伞,等竹叶上的雨滴落下来,落进脖子里,落在眉眼间,落在手臂掌心,一身的葳葳凉意。觉得自己就要凉了,就要凝结了,凝结成一块古玉,透明无瑕。村子里有一位老先生,饱读诗书,为人耿介,但据说他是地主的儿子,从前挨过批斗。他家屋前屋后全是竹子,三间破旧的房子卧在竹林深处,真像一个多缝的蝉蜕。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竟就喜欢那样的人家,白墙黑瓦,翠竹环绕。每上学,总是喜欢绕路经过他们家的竹林。清秋天的晨晓,透过一竿竿的竹子,会看见老先生穿着米白色的褂子,端然坐在门前吃早餐,像位老中医。我轻悄悄地走过,只觉得那是不一样的人家。鸟在竹林里鸣叫,声音回荡振颤,越发清脆干净。露水掉下来,湿了我的刘海,还有我的书包,还有我的裙子,我想长大后定要种一篱修竹。时光荏苒,人是长大了,那样直插青空的竹子却没种成,因为住楼,没有自己的土地,像私房钱一样珍贵的土地。可是,种竹的梦还在,月光一样夜夜覆盖心上。后来,买郑板桥的画册赏览,看他画的竹,三五根,或一两丛,疏影横斜,枝叶婆娑,湿淋淋的墨意,将一颗心也漫漶得潮软生了苍苔。在那幅《墨竹》里,他题句子:茅屋一间,新篁数干,雪白纸窗,微侵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石砚,一张宣德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未来,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面上,绝可怜爱,何必十二金钗,梨园百辈,须置此身心于清风静响中也。看墨色游走宣纸,读散淡清奇的句子,真恨自己,恨不能生在板桥那样的年代。若能与板桥为邻,多好。浣过衣,弄好炊,然后装作去散步,隔墙看他在竹荫下喝茶,看他在纸窗边研墨画竹,院子里,竹声飒飒,秋蝉鸣噪。做他的家僮和侍女也好啊,扫完地,来焚香,竹荫下来去悠然,闻墨香,萧淡度光阴。板桥与竹为邻,我与板桥为邻。我把板桥的画册置于案头床边,即使不翻,即使只是闻着那纸墨散发的细细幽香,已觉得日子芬芳。到桂林旅游,坐筏子从桂林到阳朔,在漓江飘荡,看两岸青山嵯峨层叠,看河滩上竹子婆娑,美得呀,觉得我们是乘船往天河去,那青山上住着神仙,那竹林里住着仙女。桂林多的是凤尾竹,一丛一丛地长,好像一个个的竹子部落,都有自己的姓氏。凤尾竹是很柔美的一种竹子,我就想,在这样的凤尾竹下,多适合和姐妹们一起团团簇簇地坐下来,聚在一处做做女红,说说女儿家的小心思,那时都还未嫁,都还是阿爸阿妈乖巧的小女儿呀。然后,与情人相会也在凤尾竹下,恋情就像这翠竹,一辈子团在一起,一辈子心意不变。无土可种竹,只能以水养竹。清水养竹,养富贵竹,看那一小丛幽幽绿意在停泊在斗室里,就觉得日子也清幽起来。想要与竹为邻,想要遇一个竹一样的禾本科的人,清洁又野逸,与我在水边在林下,一起话话这清凉自得。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