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湖与元气连

湖与元气连

  • 字数: 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作者: 余一鸣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068324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知名作家余一鸣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彼此映照的方式刻画塑造出了刘四龙、陈玉田以及陈大先这样三位带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英雄形象,并通过对既往历史的回顾,由眼前的现实生活进一步探向相对遥远的历史图景。同时,小说关注当下的自然生态,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了生态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是近期内一部内涵丰富、品质优秀的中篇小说。 小说卖点在于小开本,便于携带,有效填充大众读者的碎片化时间,机场候车、乘坐地铁等时间段,读者可以抛开手机进行深入阅读。当代作家的近期新中篇不仅带有时代性、现实性,而且可以使读者站在小说阅读的最前沿,了解小说这种文学发展的新契机,对阅读时间、场地的要求进一步减少,鼓励大家去阅读,也符合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 这本书是百花社倾心打造的一款可以成系列的既长销又畅销的中篇小说单行本。依托《小说月报》的号召力,以最快的速度出版作者新近刊发的有寓意、有思想、有内涵的中篇小说单行本。
内容简介
《湖与元气连》记述了一位学中文出身的大学生王三月,前往丹阳湖南边的村庄上元村出任村干部的故事。作品以彼此映照的方式塑造了刘四龙、陈玉田以及陈大先三位身先士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形象,并通过对既往历史的回顾,由眼前的现实生活进一步探向相对遥远的历史图景,在结尾处巧妙呼应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姑孰十咏·丹阳湖》:“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同时,小说关注当下的自然生态,关注环境保护,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生态的恢复,可视为一篇颇为典型的生态叙事文本。
作者简介
作者余一鸣,男,1963年生。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出版有小说集《淘金三部曲》《余一鸣小说选》等。作品多次入选各种选刊选本。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淘金三部曲》《余一鸣小说选》等。曾获人民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金陵文学奖等奖项。现为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湖与元气连》无目录
摘要
     一 公元二○一九年 王三月到上元村上任那天,是乡长老杜亲自送他来的。上元地处本县的西南,属丹阳乡,南边是南漪湖,隶属另一个省份,北边是水阳江和丹阳湖。丹阳乡其实是个圩子,不过,这个圩子有些历史了,据说当年周瑜训练水军和饲养军马就在此地,现在依旧保留的地名,如拴马桩、饮马渡,印证了这个传说。王三月来之前,专门查阅了本县县志,有这说法。车在圩堤上行驶,王三月坐在副驾驶座上,视野开阔,左侧是沉静的江水,隐约可以看到江对岸的村庄,右侧是郁郁葱葱的稻田,稻田之间,是纵横的水沟。这里的稻田被称为垛田,因为本来是平坦的湖底,先民们掘土成河,垒土成田。这一个丹阳圩,拥有良田五万多亩,近水,种植水稻条件得天独厚,本县有二十多个圩子,历朝历代都视此地为粮仓,所谓鱼米之乡。杜乡长指着前面树木掩映的村庄说,快到了,前面就是上元。王三月说,不对呀,上元应该在丹阳湖湖畔呀。看那左侧,依然是混浊的江水,只是江道变窄了,对面还是相对而立的长堤。杜乡长说,你认的是老皇历,丹阳湖早筑成了新圩,胜利圩,丹阳湖只剩一个名号了。王三月是学中文的,李白曾途经丹阳湖,赋诗一首——《姑孰十咏·丹阳湖》,王三月特意背下了。“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那莲叶呢?那芦花呢?那浩难止的风波呢?杜乡长哈哈大笑,说,李白是李白,王书记是王书记。假如现在的丹阳湖还像李白诗中那样,那只有是新圩破了,重回,那我这乡长你这书记,都当到尽头了。杜乡长朝窗外连呸了三下。 没进村,小车就遇到了“拦路将军”,是一群水牛,它们聚集在圩堤中间。司机不停地按喇叭,水牛却不理睬。堤下有一个老头儿,冲水牛吆喝了几声,牛群才不紧不慢地散开。剩下一头体格魁伟的黑色公牛,却转过身,瞪着一双牛眼睛与小车对峙。堤面是土路,来往的车轮轧出了两条凹槽,中间凸起了一溜路脊,不熟悉路况的司机一不小心,车就会被架在路脊上,四轮空转。黑公牛站在路脊一侧,肩胛骨一边高一边低,肌肉紧箍,牛头下压,气势汹汹。杜乡长怕了,说,倒车,倒车,别惹急了它。王三月早拉开车门,从堤下绕到了公牛的侧边。杜乡长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轰的一声,那牛突然就侧翻了,路面腾起一团土尘,黑公牛顺势打了个滚儿,灰溜溜儿地小跑几步,朝堤下逃去。一只庞然大物迈着女人的小碎步逃奔,看上去狼狈,也可爱。杜乡长想不到王三月还有这一手,便朝王三月竖起了大拇指,说,就该派你来上元,没错。王三月谦虚地说,练过几年格斗,三脚猫功夫,那水牛四脚站位有高有低,重心不稳,借势欺了它一把。说话间,堤下的老头儿已上了路面。王三月心里慌了,他曾经开车不小心轧死一只鸡,赔了五百元,这可是一头牛,主人说把他的牛摔坏了,漫天要价,他怎么办?好在边上有杜乡长,杜乡长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说,别担心,本地民风彪悍,但以取之不武为耻,没人会在自家村口耍赖皮。老头儿敲开车窗户,朝王三月说,好拳脚。说完转身就走,任杜乡长怎么喊也不回头。看他年纪,也有六七十岁了,戴一副近视眼镜,穿一件褪色的BOSS外套,不像是本地老农民。可他肩上挑着两只粪筐,粪筐里装着新鲜牛粪,还冒着热气,手里拄着长柄粪铲,分明就是一个拾粪老头儿。杜乡长说,陈疯子,也是上元一个人物,以后你会领教他的。此人姓陈,上元全村刘姓,陈姓当是外来户。王三月在心里记下了这位拾粪老头儿。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