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存在的片段

存在的片段

  • 字数: 15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书店
  • 作者: (法)阿尔多·纳乌里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80768347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位儿科医生的生命拾忆录。如烟的经历,在后来构建了他作为一个男人和医生的存在。 记忆的碎片,或幽默或惆怅或辛酸,勾勒出一个人的独特生命。 与往事共舞,与灵魂对话,有你我的影子。
内容简介
家族的流离、种族的歧视、战争的残酷、与家人的关系、亲人的死亡、朋友的聚散、学医的传奇经历、语言文字的力量、多元文化的影响……本书记录了一位一生致力于救护、照顾儿童的知名医生的生命历程。作者就是故事的讲述者,他与我们分享他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些过往因其引发的情感而在记忆中不可磨灭。这些被压抑的经历,其深刻的意义只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被理解,然而这些经历解释了人们如何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对这些生命片段的思考,亦可启发我们梳理、反观和调整自己的人生。在阿尔多.纳乌里的逝水年华中,体味生命的丰饶和时光的味道。本书既有故事的趣味性,又有引人深思的思想性。翻译水平高,文笔流畅细腻。
作者简介
阿尔多·纳乌里,知名儿科医生及社会观察家,已出版著作包括《母亲与女儿》《夫妻和他们的孩子》《教育孩子》《爸爸和妈妈》《健康的孩子》《掌控生活》。他的书在法国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享有盛名。
目录
写在前面2
记忆与回忆3
讲故事44
浮现71
班加西72
浓雾79
无年无日107
字词的分量108
伊斯利大街120
一足着地141
哀悼的尾声142
初中岁月151
穆阿马尔168
肉桂182
哈德良、维吉尔和高中会考192
第一步205
好大的医院!206
花束219
波舒哀238
警长242
围裙251
缝针264
石膏273
油布284
快活快活298
后来呢?311
后来?312
致谢319
摘要
     班加西 1940—1942 噢,我可都记得呢!每当我对母亲说,我对那个年纪的事都有回忆时,她总是惊讶无比。 首先,是我们家的房子。 要是站在门前的路上看,它右边贴着妮娅(Njyia)家,左边贴着祖拉(Zoula)家;而门前的路,是一条通往大海的断头巷子,地面铺着灰色的小方砖。对妮娅,我记得的更多,之后会细说。而对祖拉,我只记得每天早上,母亲总会把我们派去——要不就是我两个小姐姐中的一个,要不就是我——让我们拿着一柄汤匙,去要一块星子炭,好把家中火盆里的木炭点起来。我们得说:“Ya Zoula,qalaq omi a’telah chouia‘aria.”意思就是:“哎,祖拉,我妈妈请你给她一点儿火。”回来的时候,我们的汤匙里总盛着一大块火炭。很久以后,我们拿这句话玩了好多年,彼此间重复地喊,还特别加上了恳求的语气。 家里的大门是绿色的、高高的,两扇门扉对开,每扇的正中间都有一个黄铜做的圆把手。门的上端呈半圆形。打开门,是一条宽阔的露天走廊。走廊的地面是轧得分外紧实的泥地,尽头的墙上安了一个我们几乎不用的水龙头。在这条走廊左边靠中间的位置,有几级台阶。拾级而上,就会来到一片水泥砌成的天井,中央有一口围着井栏、带着手摇柄和木桶的井,打上来的水被我们拿来饮用和洗漱。水井边放着一个tennour(炉灶),母亲每天都会用它为全家烤饼。这种口袋饼,外形类似于黎巴嫩或印度人又圆又软的烙饼,我们叫它ftira。每年逾越节的前一天,这个炉灶都得毁掉。我还记得,每到这时,母亲都会弄来几筐黏土,造出一个新的炉灶。按照犹太教规把它净化后,母亲就拿这个炉灶来做matsoth(犹太人逾越节期间食用的无酵饼.此处为复数。单数形式为matsa。——译者注),随后把它一直用到来年为止。天井的左边是一间洗衣房兼厨房,稍远处则是matmour(我很喜欢这个词。在阿尔及利亚,人们叫它轫矿),就是厕所。每当如厕完毕,我们都必须把门开着,以免惹恼djnoan、导致它们气急败坏地横行肆虐——因为djnoun虽然喜欢待在这种地方,但时不时仍会想要出来逛逛。天井最靠里的地方是两间卧室。大家都睡在左边较大的那间,房间里还隔出一层阁楼,地上铺着薄薄的床垫。每晚,我们便会爬上阁楼,睡在床垫上。最年长的哥哥布拉米诺(Bramino)不和我们一起睡。他一个人用右边的那间小卧室,卧室门的左下方是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细节都有些困扰我。“Afrit kassar beb elbith”,就是“魔鬼弄破了卧室的门”——这句奇怪的话,我是从哪儿听来的?我不晓得了。但自从我听到以后,我每次看着哥哥就会满心起疑。他会不会就是那魔鬼?我不禁自问。他真的是的话,我该怎么做?我记得有一天,我鼓起勇气挪到他卧室的门槛边上。那时候是中午。他正在沙发上坐着。他戴着一副墨镜,一边翻看报纸。他对我笑了笑。请我坐到他身边去。我转身就逃,深信自己戳穿了他的诡计。我已经不记得这件事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了。 P72-7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