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饥饿的猿人/袁博

饥饿的猿人/袁博

  • 字数: 7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袁博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395744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5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袁博以相对客观、冷静的处理方式,辅以洗练、刚劲的语言文字,描绘出多彩的动物形象、迷人的动物天性、旖旎神奇的自然风光和悱恻悲壮的情节故事,让读者在惊讶、赞叹、感动和倾慕之余,获得心灵的升华。这既是袁博动物传奇的核心魅力,更是读者观察人类以外的大自然的一面窗口。
内容简介
本书袁博全新创作的史前动物小说力作,全书由《饥饿的猿人》《伤齿龙大眼睛》两篇作品组成。《饥饿的猿人》中,袁博以细腻的文字将猿人时代的生存竞争展现得淋漓尽致。与今天的人类不同,昨天的猿人面临的优选难题是食物问题。食物,关系到猿人部落中每个成员的生存。在猿人生存的时代,文明的萌芽就像黑暗中微弱的火苗,在饥饿的威胁下,可以那么轻而易举地被扑灭……《伤齿龙大眼睛》里,我们得以看到的是伤齿龙大眼睛一家的故事。大眼睛和它的妈妈、六个弟弟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北极地区。这里树木茂盛、四季分明,是众多恐龙的家园。到了冬天,极夜来临,大眼睛一家将如何度过漫长的黑夜?它们能成功找到食物吗?
作者简介
袁博,1991年生于深圳。动物小说作家,复旦大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福克斯国际学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访问学者。修读过生命科学、人类学、文学三个专业,与多处重量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袁博童年时生活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从8岁开始创作动物小说,在动物小说中展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理解,书写动物种群在自然变迁中的生命际遇,被誉为“动物小说王子”。
出版了《霸王龙兄弟》《剑龙不流泪》《三角龙之阵》《梁龙的家园》《特暴龙生死录》等动物小说。作品先后获得五项冰心儿童文学奖:《火烈马》和《狼群的覆灭》获2014年冰心儿童图书奖,《狮子的心》和《野牛的故事》获2015年冰心儿童图书奖,《星宿海上的野牦牛》获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狮子的心》获2015年月度“中国好书”。《鸵鸟家族》获深圳青年文学奖。
目录
饥饿的猿人 001 伤齿龙大眼睛 106 自然博物馆——猿人 147 作者后记: 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151
摘要
    雪子像米粒一样密密麻麻地撒下来。莽趴在洞口,馋馋地用舌头接住了天上落下来的冰粒,居然尝出了一丝甜味儿,好像它最喜欢吃的草籽儿。
     “哇,哇”,莽嚷嚷着。它摇起挂在脖子上的月亮石,叮当作响。莽的妈妈咕咚,立即从洞穴的石槽里掏出一把草籽儿,扔进猛犸头骨内;又转过身,在洞外的石壁上抓了一把雪,覆在草籽儿上;随后,把猛犸头骨架在洞里的篝火上方。
     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诱人的香气。
     袅袅炊烟,沿着狭长的裂谷,向上升腾……
     巨大的山脉伸出一道道由青黑色的山石和浊黄色的泥土拧成的枝干,绵延至大地的尽头,深邃的山谷便处在山峰最很好的枝权上。眼下,无边无际的冰雪填满了整条峡谷。花与叶都在遥远的秋天落尽了,只留下一排排光秃秃的树干,突兀地插在陡峭的山脊上。 在幼猿莽的印象里,它们家一直生活在这里。家里一共只有三名成员:莽,莽的爸爸叉,莽的妈妈咕咚。莽是叉和咕咚的独生子。它们家族过去应当有过其他成员,但莽从未见到过。在这里,春天可以捕野鸡,夏天可以收集草籽儿,秋天可以采摘足够度过一整个冬天的坚果,食物丰足。因此,这个小小的猿人家庭便一直在山谷里活动,渐渐地与外界隔绝了。
     猛犸头骨咕嘟咕嘟地响起来,草籽儿熟了。咕咚一把将莽抱回了洞穴,这对母子臃肿的体态显得与这个以饥馑著称的冰川时代格格不入。
     食物的香味将叉引了回来,它扛着一柄树权制成的猎叉,猎叉上挂着一条小小的鱼。叉凑向猛犸头骨,把食指伸进热气腾腾的烟雾中,急不可待地拈起一撮草籽儿。
     “啪!”一个耳光落在了叉的脸上,咕咚恼怒地把丈夫推到一边――草籽儿是为儿子准备的,叉自然没有权利分享。咕咚掂了一下猎叉上的小鱼,不满地哼哼着,把小鱼丢进煮东西的猛犸头骨中。猛犸头骨又咕嘟咕嘟地响起了煮食物的声音。
     叉搔搔头皮,惭愧地重新扛起猎叉,向洞外走去。它知道,它必须去猎取更多的食物。在万里飘雪的冬季,凿开冰面抓鱼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叉踱到洞口,微微探出头。但它马上转身回来了,跟在它身后走人洞穴的,是一只、两只、三只……, 食物的香味不仅将叉引回了洞穴,也引来了一大群不速之客。猿对食物的嗅觉格外灵敏,因为那种暖暖的、混合着阳光的香气的炊烟气味,与冷冷的、麻麻的冰雪味断然不同。有烟味,就有同类的定居点,就有食物,这是流浪猿群的生存经验。
     转眼间,五十几只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身披沾满草渣、枯叶和尘埃的长毛猿全部拥进了洞穴,原本对一家三口而言很宽敞的洞穴顿时显得拥挤不堪。
     “呜噜噜”,一只毛发花白的老年母猿伸出手掌,嘴唇夸张地动起来。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