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导读德里达论文字学

导读德里达论文字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亚瑟·布雷德利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891489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雅克?德里达不仅变成了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最知名的当代哲学家,而且他的名声远远超出了大学的围墙而变成了某种媒体现象。他的哲学方式迅速获得了其有名的或臭名昭著的招牌名字:“解构”;它几乎影响了从艺术史到动物学的每个学术领域。 ★如果说,没有多少人读过像《论文字学》这样令人生畏的晦涩大部头的话,那么,一个似乎是绝对普遍的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听过德里达,并且对他的思想有自己的看法。在《论文字学》出版后的四十年间,德里达的解构已经获得各种赞赏和批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试图摧毁西方文化所看重的所有事物的知识恐怖主义,而另外的人则认为这是差异的、自由的或个人选择的解放政治。 ★不管我们是否清楚,我们对阅读日常的、普通的观点依赖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这是德里达用整本《论文字学》去质疑的传统。这并不是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但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事物存在方式”的“自然”或“客观”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的哲学最后迫使我们去问这样的问题:我们所说的“意义”是什么意思?
内容简介
在这本导读中,将会对这个重要的当代文本作一个介绍,希望为第一次进入《论文字学》的新读者提供他们的一切所需。首先,第1章介绍了德里达哲学,尤其是他批判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的哲学语境。在分析过这个文本的历史根源之后,第2章将会一章接着一章地评论这个作品。最后,《研究辅助》部分提供了一个术语表,归纳对这个文本有影响力的那些解读,并且给出一些关于作答的论文和测验问题的建议,以帮助新读者掌握德里达文本中的一些重要的关键问题。 这本书只是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一个导读。在这个有限的篇幅中对整个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评论是不可能的。相应地,这本书绝不应该看作能够代替阅读《论文字学》的。 这是一本质疑导读书的可能性的导读作品。它会尽优选的努力,以清晰、简单和容易进入的方式去呈现德里达的思想,但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不停地抵达我们自身在理解阅读、作者、历史、政治,甚至书本的概念时的局限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亚瑟?布雷德利(Arthur Bradley),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语和创意写作系教授。其主要作品有《否定神学与现代法国哲学》(Negative Theology and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导读德里达〈论文字学〉》(Derrida’s of Grammatology: An Edinburgh Philosophical Guide)、《新无神论小说》( The New Atheist Novel: Fiction, Philosophy and Polemic after 9/11)等。 译者简介 孔锐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自由译者,评论者,在《读书》等中外刊物发表文章。出版有《导读利奥塔》、《导读德曼》、《疯狂的谱系》(合译)、《深度思考》等译著。
目录
译者前言   丛书编者前言   致谢   有关文本的说明   导言        《论文文字》       论点   总结   1 历史语境     超越形而上学? 在现象学与结构主义之间 总结   2 文本导读   书写的开端   索绪尔,书写与踪迹   列维?斯特劳斯与文字的暴力   卢梭:替补的逻辑   卢梭与语言的( 多重) 起源        总结:《论文字学》 之后   3  研究辅助      术语表     进阶阅读书目   应对论文和测验问题   参考文献   索  引  
摘要
    在这本导读中,我将会对这个重要的当代文本作一个介绍,希望为第一次进入《论文字学》的新读者提供他们的一切所需。首先,第一章介绍了德里达哲学,尤其是他批判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的哲学语境。在分析过这个文本的历史根源之后,第二章将会一章接着一章地评论这个作品。首先,我们将会分析德里达对“书写的科学”的考察。然后,我们会回到德里达对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作品的阅读,尤其是他试图阐明一个“原初”踪迹或书写的概念。接下来的部分讨论的是哲学家对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讨论,以及他更普遍的对书写与暴力的讨论。 这个讨论之后是更提纲切要地讨论德里达在《论文字学》 中对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人物的分析:让-雅克·卢梭。最后,《研究辅助》部分提供了一个术语表,归纳对这个文本有影响力的那些解读,并且给出一些关于作答的论文和测验问题的建议,以帮助新读者掌握德里达文本中的一些重要的关键问题。 但是,这本书仍旧只是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一个导读。在这个有限的篇幅中对整个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评论是不可能的。相应地,这本书绝不应该看作能够代替阅读《论文字学》的。但是,如果德里达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话,那么,之所以像这样的一本书并不能公正地对待他的文本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直接地说,德里达的文本质疑了在“阅读”自身活动背后的逻各斯中心的计划,而问题是,这本书不可避免地仍旧是这些逻各斯中心先见的产物。首先,在接下来,这本书将不可避免地假设了我们能够在书写的文本中确定一个原初的逻各斯、意义或意思,并且认为这就是历史中存在的作者自己的一个真正声音(phone):雅克·德里达在说话。 更为广泛地,这个前提自身带着一整系列的其他前见:例如,德里达在说什么不说什么,哪个观点是重要的哪个不重要,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历史、哲学语境而不需要知道哪些。 如果上述的这些都没有什么内在错误的话——德里达的文本确实牵涉到一系列重要的观点是绝对可以去阅读、理解和讨论——那么,我们要了解德里达的作品时就必然带着一些我们对意义理解的前见。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任何的《论文字学》的“导读”是可靠的。 于是,这是一本质疑导读书本的可能性的导读作品。它会尽优选的努力,以清晰、简单和容易进入的方式去呈现德里达的思想,但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不停地抵达我们自身在理解阅读、作者、历史、政治,甚至书本的概念时的局限性。正如我已经简略地提及过的,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在《论文字学》中恢复德里达自己的原初意图、意义或目标,这样必然会错过这本书所提出的整个语言理论的要点。对于德里达,所有的语言,不管是说话的语言或书写的语言,都存在于一种不可还原的调解状态中: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回到语言的使用者、言说者和作者活生生的意图、意识或“在场”中。换言之,从我们开始言说或写作开始,我们已经启动了一台复杂的语言机器,它拥有独立于我们的“生命”:我们称之为《论文字学》的事物只是在那个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如果我们不能回到德里达文本真实的、原初的或意向的意义,这意味着阅读、分析和阐释的过程并没有终结:文本的意义并不在我们之先,不在一个遥远的过去,换言之,它在我们的面前,在未来,好像某些还没有被决定的事物一样。 在所有这些意义上,我想阅读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任务只能是无尽的,但至少,让我们开始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