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刘铭传文献汇笺(全3册)

刘铭传文献汇笺(全3册)

  • 字数: 1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61938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第一,本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翔实的刘铭传传世文献与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除收录已公开的小部分奏议外,还有国内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朱批奏折》《奏折录副》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刘铭传折件等近一千件。这些档案均经仔细辨析与核对,其底稿个别内容与成形的奏折不同,且奏稿中的具奏时间时有阙载或讹误,尤其是今天所见部分奏稿经后人整理,存在脱漏或有意删改的情况,其中的疏漏须做考订、补苴工作,目的是向晚清史、边疆史研究者提供准确而完备的第一手文献。 第二,有助于晚清海疆制度的研究。作为清政府边疆政策的执行者,边臣疆吏的思想及政绩也影响着清边疆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且大部分奏折均附有皇帝或朝臣的批示意见,真实地体现了晚清朝廷的内外政策和在边疆、民族问题上的方针,是研究晚清外交、民族政策和策略,尤其是有关边界、民族治理、民族关系等重大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第三,刘铭传文献为研究晚清福建台湾地区的社会制度及社会阶层的变动状况的第一手史料,为研究近代以来边陲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提供了宝贵资料。因此,其文献在研究中国近代史、边疆史及民族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次对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的传世文献与藏于海峡两岸的馆藏档案文献进行全面的汇集、整理与研究,并编纂成集,名之曰《刘铭传文献汇笺》。本书所收奏议、诗文等文献近九百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民生、地方治安以及宗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真实地记录了刘铭传在稳定海疆、发展生产、督修水利、奖励农桑、酌改田赋、捐资助赈、关注民生、兴办学堂、改革军事、废除旧制、修治铁路、完具城池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充分显示了清王朝与地方官吏对福建台湾地区的治理情况,其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史料丰富齐备。
目录
前言
凡例
上篇奏议
同治三年(1864)
一奏为补授直隶提督谢恩折
同治三年九月初三日(1864年10月3日)
同治六年(1867)
一奏为赏赐物件谢恩折
同治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868年1月4日)
同治七年(1868)
一奏为赏赐轻车都尉世职谢恩折
同治七年正月十九日(1868年2月12日)
二奏为晋封一等男爵谢恩折
同治七年七月十九日(1868年9月5日)
同治九年(1870)
一代奏刘铭传恭谢天恩折
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九日(1870年9月24日)
二奏报督师陕西请训缘由折
同治九年十月(1870年11月)
三奏报由津起程日期缘由折
同治九年十月十九日(1870年11月11日)
四奏报刊刻木质关防缘由片
同治九年十月十九日(1870年11月11日)
五奏报星速赴陕并渡黄河情形折
同治九年闰十月二十二日(1870年12月12日)
六恭报到陕日期并暂难扼守缠金折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八日(1870年12月29日)
七奏请李承先一军仍归北路调度片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八日(1870年12月29日)
八请饬山西抚臣派员帮同护解驼只片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八日(1870年12月29日)
九奏报分防扼要筹商大略情形折
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六日(1871年1月6日)
十奏为御赏福字等项谢恩折
同治九年十二月十五日(1871年2月4日)
同治十年(1871)
一奏报陕北防务并陈北山防剿情形折
同治十年正月初七日(1871年2月25日)
……
同治十三年(1874)
光绪二年(1876)
光绪六年(1880)
光绪七年(1881)
光绪十年(1884)
光绪十一年(1885)
光绪十二年(1886)
光绪十三年(1887)
光绪十四年(1888)
光绪十五年(1889)
光绪十六年(1890)
光绪十七年(1891)
光绪二十年(1894)
光绪二十一年(1895)
中篇外交函牍
下篇诗文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