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风范:科学家创新.勤廉故事

大家风范:科学家创新.勤廉故事

  • 字数: 19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上海市科技党委 编
  • 出版日期: 2012-11-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106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真实记录了分布在本市各行各业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32位工程院院士、科学家、创新型企业家的感人故事。32篇纪实文章有血有肉、情节生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全书自始至终贯穿两个字:奉献。
目录
为业――求实创新、勤奋创业篇
创业者的传奇人生
――记“振华重工”原总裁管彤贤
永不止步的抓斗大王
――记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包起帆
我的成就出于“偶然”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文英
创新是自尊
――记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荣明
从实验室到企业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
科学的道路没有捷径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徐至展
追梦游艺机
――记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游艺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明
“鼠国”里的超越
――记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王铸钢
为学一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篇
一生和两件事搏斗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
“过河卒子”的无悔人生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景坤
为了气象卫星的“千里眼”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桂林
在瓶瓶罐罐中收获人生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毓元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
碧海行舟梦不还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
坚持就是胜利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维善
为师――廉洁奉公、甘为人梯篇
我只是做了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搌义
九句梦不断,造船到修史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杨□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
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元森
让中国从“浅蓝”走向“深蓝”
――记我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艺南
百战不殆克难题
――记中煤科工集团上海研究院研究员周常飞
“双重”身份的使命
――记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蓝柯
谦逊的长者
――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昊士杰
后记
美国宇航局和波音公司管理技术系统的方法,以及国内神舟飞船技术攻关和
摘要
    “什么是‘光刻机’?还要是‘高端’的。”外行人肯定被问得云里雾里。贺荣明介绍说,要把一块体积小巧、功能强大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出来,除了很好的电路设计外,更离不开将设计图形转换成高性能芯片的制造设备,而其中最为关键的设备就是光刻机。在摩尔定理的推动下,光刻机的精密程度走向以纳米为单位。人们常说,制造一块芯片,其精细程度比在一根头发丝上“绣花”还要高。他更形象地比喻说:用光刻机在硅片上刻电路,如同在一架时速1000公里的飞机上向另一架以同样时速飞行的飞机上写米粒大的字,同步精度在3纳米左右。要制造出如此高精度的芯片,对光刻机本身的各项精度要求就更高,以重要零件镜片面形误差为例,必须在5纳米以内,相当于整个足球场的高低误差不超过0,5毫米。
     10年前,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还是一方浅浅的鱼塘,是贺荣明与十几名员工出发的起点,他们不再顾盼大都市的繁华,10年如一日默默地扎根这里,为早日实现“制造中国人自己的光刻机”的梦想,贡献着青春岁月。贺荣明告诉我们,我国每年优选宗的进口物资不是石油,也不是粮食,而是集成电路、高端芯片、成套工艺及高端装备。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从制造工艺到装备再到材料,都严重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额高达1200亿美元。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手机、电脑、电视等各种电子移动终端都离不开集成电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芯片”。而光刻机是半导体芯片制造业中的最核心设备。
     2002年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我国从事光刻机研究的人员很少,相关基础很弱,国内集成电路生产用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并且还受到不同程度的。2002年3月,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怀揣着科技报国梦想和一颗不服输的心,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集聚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在贺荣明的带领下,开始了中国人研制高端光刻机的艰辛历程。认识到光刻机战略实施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在国内各方面基础条件均不太完善的情况下,他们专心致志精心组织团队,卧薪尝胆、不断创新、“十年磨一剑”,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放眼世界,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否能用自己的关键装备生产集成电路,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首台优选封装光刻机于2009年实现销售,在用户生产线运行至今,连续封装了几十万片硅片,得到客户较高的评价和认同。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形成小批量产能,并实现了海外市场整机销售零的突破,获得大批市场订单。优选封装光刻机获国家2010年度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半导体行业2010年度创新技术产品成果奖、2011年度重点新产品项目、上海市2010年度技术发明二等奖。“如果10年前我知道搞光刻机有这么艰难,可能就不会坚持到今天。”面容显得有些疲惫的总经理贺荣明玩笑间流露出创业的艰辛。
     光刻机精神
     “干我们这行当太单调,所以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贺荣明说,“我们在上海这大都市里,外面的诱惑太多了。我们不但需要连续攻克科技难关,还要塑造企业文化,让我们的人才留得住。”通过10年的持续努力,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培养和汇聚了一批光刻机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关键技术单元、复杂大型项目的管理等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近干人,团队中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和上海市干人计划等专家。
     “l0年前,有国外公司放言,就是把整套图纸给你们,你们也做不出。10年后,通过在光刻机方面的科技突破,公司已具备复杂大系统过程控制与工程实现能力。”总经理贺荣明对此深有感触。10年来,从跟踪国际专利到不断掌握具有接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光刻设备的总体设计技术、集成技术和关键单元技术,并形成系列完整的产品,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填补了国内光刻机在该领域的空白,并且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处于优选水平,大大缩短了我国半导体设备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光刻机人才既需要丰富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实际经验;既需要系统工程师,也需要高级技工等高水平的能工巧匠。而光刻机很好人才被少数公司垄断,且鲜有高端光刻机海外华人人才,光刻机高端人才流动困难,且受国外政府监控。因此,光刻机人才在少量引进的情况下主要依靠自身的培养。
     通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公司培养和汇聚了光刻机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关键技术单元、复杂大型项目的管理等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近于人,并在海外设立了技术研发基地,为国产光刻机的研发、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决策咨询。
     这些经过不断锤炼形成的人才团队,是国家和上海的财富,也是提升上海优选制造业和高技术装备的生力军。
     贺荣明在人才培养上有独到举措。他把人才培养比喻为高楼大厦的“隐蔽工程”,认为只有地下工程的基础扎实了,万丈高楼才能坚固。他表示,公司培养人才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培养一批能解决工程难题的一流工程9币队伍;二是培养一支研发光刻机的重量团队;三是培养一支能与国外一流团队PK的国际化研发团队。他用“创新是一种自尊”、“坚守是一种美德”的企业文化激励科技人员耐得住寂寞、吃得了干辛万苦,在艰难的科技攻关征途上不断攀登新高峰。同时,他坚持顶层设计、制度安排,每年选送一批科技人员远赴海外学习,推荐科技人员到国际很好论坛“谈剑论道”发表论文,让科技人员在“战争中学会打仗,在战争中成长为将军”。现在,公司研发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2岁,管理骨干的平均年龄为36岁。按工程师生命周期理论,这支队伍接近可以承担“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专项攻关任务,再攀微电子装备领域新高峰。
     贺荣明始终注重系统集成技术与系统组织能力的培育。P84-P8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