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好方法成就好孩子

好方法成就好孩子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 作者: 童童老师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017182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孩子为什么需要父母? ·孩子的自信心,是不是越强越好? ·孩子闹情绪,家长应该如何做?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我的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怎么办? 如果您特别擅长与孩子正确引导、和谐相处,您正相守亲子关系带来的愉悦,我们衷心恭喜您;如果您正在为面对和处理家庭亲子关系而发愁苦闷,那么不妨翻开这一本《好方法成就好孩子》,从头读到尾,就可以了解那些您不可理解、给您带来无数烦恼的来自孩子们的奇怪行为了。 孩子迈出的每一步,都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是在探索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他们的心并不难懂,他们的问题也曾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跌跌撞撞。
内容简介
孩子引发冲突,是因为需求没有被看见。孩子失去学习动力,是因为遇到了无法跨越的困境。孩子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是因为不够认识自己。孩子没有自信时,就更需要大人的肯定。孩子的情绪还无法自我调节,因此需要有人引导、陪伴面对。孩子还在探索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但他们的心并不难懂,甚至他们的问题,也曾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跌跌撞撞。本书将从建立依附关系开始,到认识自我,再到情绪议题,带你一步步拨开笼罩孩子心头的云雾,直击孩子的心灵,再一步步解决你与孩子的各种冲突。
作者简介
童童老师,本名童隽哲,毕业于中山医学大学职能治疗学系、台湾大学脑与心智科学研究所,现任幼思职能治疗所负责人,专长于神经科学、感觉统合、儿童发展、职能治疗与评估、教养咨询、儿童情绪调节与训练、阿斯伯格特质儿童人际训练、过动与注意力不足的评估与治疗。他学养深厚,经验丰富,为人谦和,疏导显著,广受家长好评
目录
第一章 依附建立需求
1-1 作为父母的定位
孩子为什么需要父母?
1-2 孩子是怎么认识主要照顾者的?
婴儿期前六个月的大脑:适应这个世界的感觉讯息
触觉:抚摸会给婴儿带来愉悦感
练习1:建立与孩子互动时的触觉仪式
1-3 主要照顾者该如何响应孩子的依附需求?
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依附需求
依附关系确认期:六个月到一岁半
依附关系发展期:一岁半至十岁
主要照顾者该如何响应孩子的依附需求?
练习2:响应孩子的依附需求,分开处理“情绪”与“行为”
第二章 自我发展需求
2-1 自我概念介绍:我为什么是“我”?
我是如何成为“我”的?
2-2 自我建构系统:我是谁?
不懂自己,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么事
如何带着孩子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与“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练习3:画“自画像”
2-3 自我评估系统:我好不好?
我的孩子怎么这么没自信?!
自信心是什么?
社会回馈
预期与结果的落差
自信心、自尊心与挫折忍受度
练习4:如何在不影响孩子自我评价的状态下设立规范
2-4 自我评估系统:自信心越高越好?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练习5:让孩子赢过自己
2-5 自我动机系统:我想要!
还记得我们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想要”吗?
学习动机与行为动机
练习6:动机状态分析
2-6 自我动机系统:启动孩子做事的开关
孩子九岁之前的行为,基于“趋赏避罚”
行为类事件:毫无动机,趋避型
学习类事件:无学习动机型
练习7:给孩子选择权
2-7 自我动机系统:如何让孩子自动自发?
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外律→内摄自律
内摄自律→认同自律
练习8:从外在动机驱使,转换成内在动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