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植被动态学方法在荒漠化检测中的应用

植被动态学方法在荒漠化检测中的应用

  • 字数: 23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张克斌,李瑞,王百田
  • 出版日期: 200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38559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2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结合国家荒漠化定位监测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植被动态学理论 和方法在荒漠化监测中的运用。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县为例,从植物种群、群落及景观等三个不同尺度对盐池县草地植被的动态特征及其在荒漠化监测中的运用进行研究。种群尺度上,结合生态位原理、种群分布格局理论等对盐池主要种群近年来的波动特征进行探讨;群落尺度上,研究盐池盐池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群落结构近年来的波动特征。同时在生态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上,构建草地植被波动测度的定量测度模型,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植被波动定量测度方法;景观尺度上,运用MODIS数据,采用植被指数(NDVI)对近年来盐池县植被景观波动特征进行研究。此外,本书对湿地一草原交错带,这一盐池县特殊的生境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交错带边缘效应。
目录
第一章全球及中国荒漠化状况
第一节荒漠化概念
第二节全球及中国荒漠化概况
第三节荒漠化防治研究状况
第四节荒漠化监测概述
第二章荒漠化监测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荒漠化监测体系
第二节宏观监测方法
第三节荒漠化典型定位监测
第三章植被动态学方法及其在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第一节植被动态学研究现状
第二节盐池县植被动态研究方法
第三节植被动态学方法在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第四章盐池县概况及荒漠化状况
第一节盐池县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节盐池县荒漠化状况
第五章盐池县草地植被主要群落类型及分布特征
第一节群落分类与排序概述
第二节盐池草地植被数量分类及主要群落类型
第三节盐池草地植被群落分布特征
第四节小结及讨论:
第六章盐池草地植被主要种群分布格局波动
第一节植物种群及动态研究概述
第二节盐池草地植被主要种群波动
第三节小结及讨论
第七章草地植被数量波动探讨
第一节植被波动概述
第二节植被波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草地植被波动测度公式的初步构建
第四节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波动-盐池县实例研究
第五节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盐池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波动
第一节群落结构及其波动研究概述
第二节盐池县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波动
第三节小结及讨论
第九章封育等植被保护与恢复措施对盐池植被波动的影响
第一节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研究概述
第二节不同植被恢复与保护措施草地群落特征
第三节不同植被恢复措施草地群落结构波动
第四节小结及讨论
第十章盐池半荒漠化地带湿地-草原群落交错带边缘效应
第一节边缘效应研究概述
第二节四儿滩湿地概述
第三节湿地一草原生态系统群落边缘效应
第四节小结及讨论
第十一章基于NDVI理论与方法的盐池县草地植被动态
第一节NDVI研究概述
第二节基于NDVI的草地植被反演模型建立
第三节基于NDVI的盐池草地植被数量特征波动
第四节草地植被波动的主要影响因子探讨
第五节小结及讨论
第十二章植被动态与荒漠化研究展望
附录1发表文章
附录2
参考文献
摘要
    靠前章 优选及中国荒漠化状况
    荒漠化是优选性的重大环境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引起靠前社会的广泛关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防治荒漠化列为靠前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 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靠前社会履行《21世纪议程》的重要行动之一,体现了靠前社会对防治荒漠化的高度重视。土地荒漠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经济贫困,巳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优选威胁,因而,防治荒漠化不仅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影响优选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靠前节 荒漠化概念
    一、荒漠化的由来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 —词是由法国植物学家奥不立维尔(A. Aubreville)在法属西非潮湿热带研究土壤侵蚀时抢先发售使用的,于1949年首先提出的,他把由于滥伐和盲目烧荒造成的非洲热带森林向热带草原演化的过程称为"荒漠化"。到1977年,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上对"荒漠化"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在此之后,科学家们围绕荒漠化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相继提出了100多个定义。直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才提出为世界各国所认可的荒漠化定义,该定义经过1993和1994年"靠前荒漠化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D)"的多次讨论,在正式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荒漠化得以准确的定义(张宏,慈龙骏,孙保平,1999)。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