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语》人物评传

《论语》人物评传

  • 字数: 3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卞朝宁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2141511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孔子为什么褒柳下惠而贬臧文仲?历史上的卫灵公与《论语》中的卫灵公有何不同?孔子与鲁国“三桓”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是非恩仇?子禽、公伯寮是不是孔子的入室弟子?……卞朝宁编著的《论语人物评传》是一本关于《论语》人物研究的工具书,书中159个人物一人一传,一传一评。史学视野,哲学思辨,文学描述,帮助您精读《论语》,进而准确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目录

一、上古帝王及贤相名流(19人)
1.尧
2.舜
3.禹
4.稷
5.皋陶
6.羿
7.夏
8.汤
9.伊尹
10.高宗(商王武丁)
11.纣
12.微子
13.箕子
14.比干
15.伯夷、叔齐
16.泰伯
17.周文王
18.周武王
19.周公
二、春秋诸侯及公室成员(14人)
20.鲁公(伯禽)
21.齐桓公
22.公子纠
23.齐君(齐庄公)
24.齐景公
25.齐简公
26.晋文公
27.卫灵公
28.卫君(卫出公辙)
29.鲁昭公
30.鲁定公
31.鲁哀公
32.南子
33.吴孟子
三、卿大夫及士人(51人)
34.管仲
35.伯氏
36.召忽
37.陈(田)文子
38.晏平仲
39.崔杼
40.陈成子(恒)
41.臧文仲
42.柳下惠(展禽)
43.季文子
44.臧武僻
45.季平子(季氏)
46.季桓子(季孙)
47.季康子(康子)
48.季子然
49.孟庄子
50.孟公绰
51.孟懿子(孟孙)
52.孟武伯
53.子服景伯
54.孟之反
55.孟敬子(孟氏)
56.叔孙武叔
57.卞庄子
58.阳货(虎)
59.公山不狃
60.孺悲
61.甯武子
62.公叔文子
63.大夫馔
64.公明贾
65.遽伯玉
66.史鱼
67.卫公子荆
68.孔文子
69.祝鮀
70.宋朝
71.王孙贾
72.卫公孙朝
73.棘子成
74.子西
75.子产
76.裨谌
77.世叔(子大叔)
78.行人子羽
79.桓魅
80.令尹子文
81.叶公
82.陈司败
83.子桑伯子
84.佛胖
四、孔门弟子(31人)
85.有子
86.曾子
87.子夏
88.子禽
89.子贡
90.樊迟
91.子游
92.颜回
93.子路
94.子张
95.冉有
96.宰我
97.公冶长
98.南容
99.子贱
100.冉雍
101.漆碉开
102.公西赤
103.申枨
104.原思
105.闵子蹇
106.冉伯牛
107.澹台灭明
108.巫马期
109.牢
110.颜路
111.孔鲤
112.子羔
113.曾皙
114.司马牛
115.公伯寮
五、其他人物(42人)
116―119.古之“逸民”(7人)
120―127.“周有八士”(8人)
128―135.宫廷乐师(8人)
136.老彭
137.周任
138.微生高
139.微生亩
140.左丘明
141.师冕
142.林放
143.太宰
144.原壤
145.阳肤
146―150.“隐者”(5人)
151―159.佚名人物(6人)
征引古籍部分书目
摘要
    尧是我国历史传说中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帝尧或唐尧,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距今约四千多年。
     古代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带,号称“膏壤沃野”,许多原始氏族部落生活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我国的古代文明。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发展,部落群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领导地位不断发生战争,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人物不断涌现,恩格斯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作“英雄时代”,《史记》中的“五帝”实际上就是这个“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
     “五帝”经历了黄帝、颛顼、帝喾之后,唐尧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唐尧是帝喾(高幸)的儿子,而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帝喾去世后,先由长子挚继承帝位,十五岁的放勋在唐县封山下(今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被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民同甘共苦,发展农业生产,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爱戴,也赢得不少部落首领的赞许。可是帝挚在位九年却没有取得什么突出的政绩,各部族首领对他很不满意,他们有事都去找放勋,挚后来不得不把帝位让给放勋。放勋即帝位,帝号为尧,因初封于唐,故以唐为朝代号,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
     唐尧在位七十多年,他顺应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政勤勉俭朴,定历法,施德政,抗天灾,建国制,选贤能,功绩卓著。孔子赞其“巍巍乎”、“荡荡乎”,崇拜之情达到很好!
     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时期,认识自然并征服自然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唐尧当政时期,天文历法很不完备,百姓经常因此而耽误农时,于是他任命羲氏、和氏两族为执掌天文事务的职官,让他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这就是“敬授民时”。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南方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作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昂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最终把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农时正确,不出误差。
     编制历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说明当时唐尧统治的区域已经非常辽阔,因为只有在幅员广阔的范围内才能精准地测定出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同时也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像羲氏、和氏都是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对于历法有着现实的需求。当然,唐尧时期编制的历法不可能是一人一时完成的,它是上古时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唐尧只是这种集体智慧的象征。
     上古时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山火、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唐尧时期就曾发生过严重的水灾,“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倡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滔天的洪水汹涌肆掠,淹没平原,荡平高岗,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唐尧深以为忧,寝食不安。他为了解除人民的疾苦,组织人力进行抗洪,连续治水九年,疏浚九河,虽然最终因用人不善(根据“四岳”的意见起用鲧负责治水)而“功用不成”,但他这种率领族人与天灾抗争不息的精神是令人敬重的,故而孔子盛赞他“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